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822106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 组歌 (新版)新人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歌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 ,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 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 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 人以启迪。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 人、散文作家、画家。是阿拉伯现代 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 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 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上世纪20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 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 “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 )曾闻名全球。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和节

2、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 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学习浪之歌 (一)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不同与散文,也不同于诗歌, 却又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从内容上看 ,它追求叙事描写的完整性,从表达目的 来看却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再从表达形式 上看,讲究诗一般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 。它有着奇特的想象,有着高度的抽象与 概括,更有灼烈的情感元素。散文诗是以 散文的形式表达着抒情诗的内容。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二)整体感知,把握形象。 老师范读朗读浪之歌,学生听读 想象画面,学生自读,小组展示。 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 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 你的理解。 的浪 如:热

3、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 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 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 等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海浪是 一个怎样的形象? 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宽广博大 的人间情歌。 热恋中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的形 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 世界的守护者。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小组讨论海浪和海岸的关 系,并思考这其中蕴含着作者 怎么样的情感。 答案:“海浪”是诗人的 化身,借助“海浪”的形象,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诚挚的 感情和热烈的衷肠。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学习雨之歌 (一)检查预习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二

4、)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1.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找出相关语句并 回答。 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 联结起来(是云彩和田野的传情的信使)。 有了雨,大地万物将会充满生机;有了雨, 花草树木将会绽开笑脸;有了雨,云彩和田 野成了一对情侣。 雨,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 的形象。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2.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都说明雨是一个美好 的事物,是一个奉献者和爱的使 者的形象。 (三)品味语言 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修辞方 法和诗句呈现的画面等方面来谈。 (1)“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 赏析:“偷”字,巧用拟人,

5、写出 了雨的珍贵。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 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赏析:写雨以自己的”哭“换来山河、花草 的欢乐。“昂起”,“挺起”可见雨水的润物之 功。 (3)“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 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 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迷人。” 赏析:把雨写成鸟的形象,“吻”“拥抱” 写出雨对万物的滋润,富有情味。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四)感受情感(四)感受情感 整首诗歌,表现 作者对自然、生活的 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 的歌颂。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 拓展链接拓展链接 积累有关“雨”的诗文诗句。 、好雨

6、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由“雨”的形象,你联想到现实中哪些事物或 人物? “蜡烛、春蚕、父母、老师”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 当时,我;曾有多少次 ,当时,我;曾有多少 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 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 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 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 文诗中的佳句。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 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 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 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里 ,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 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 者。在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 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 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