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821407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语言文化笔记【海事大专属手打感想不具名的无私奉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引言一 语言研究之甘苦1. 孤独的研究者+“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曲高和寡,遭人冷落,人之常事。众人皆用,无人响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勇气,要有独行的勇气。2. 艰苦的研究者+“为伊消得人憔悴”,语言研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若想有一星半点的收获,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 和寡的研究者+“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感悟:“望尽天涯路的苍茫”,经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磨难二 何谓“汉语言文化”1.“汉”为何义1)本义:汉之本义为汉水。水是生命之源

2、,以水为汉之本义,这说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都是离不开这生命之源水。2)银河:成语:气冲霄汉。气者,气概,精神也;霄者,云天,天空也。汉者,银河也。以汉为银河,这足以见得我们祖先的想象力,形象,生命。而这银河岂不是宇宙之广褒无垠的形象化身? 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都离不开人之气概,精神,而人之气概,精神源于生命之源,!又与宇宙万物相连,这或许也是我们祖先的意愿?3)男人之义:母系社会几乎没文字,男性主掌这个世界是否与父亲承传的家族观念有关。4)朝代之名:我国文化的大繁荣首次出现无疑是春秋战国时代,而文化的系统化成熟化时代的到来则无疑是汉朝。+一个在世界上占四分之一的民族宣告诞生,一种世界上近四分之一

3、人使用的语种:汉语的得名。+汉民族,汉语言,汉文化+生命之源,宇宙之广,男人之威,朝代之盛,民族之雄。2.“语”为何义1)本义:谈论之意+什么都可谈,什么都论。2)告诉,祭告,向神明祭告。3)言论也,言者,论者,评也。4)谚语,俗语也+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学问博而不精者,说出的话往往肤浅;专长一门的人,说出的话往往悖理。鲁迅名人和名言:你是何人,我是问者。+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即只有穷苦的读书人,没有穷苦的当官者。秀才只取得进学的资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言”为何义1)说,谈话,上面是舌头,下面口中一横。言从口出,言由舌生。谈话与谈论(“语”之本义)似乎很相似,实则不同。

4、谈论如前所述,语之所及,无所不包。谈话则是侧重于言的各方面。2)字,文字,一字为一言。3)话,言既为话,话可数。4)言论,言既是话语,语表心声。+总之,汉语言是汉文化体现的第二讲 何谓文化一 文化与教化:社会统治者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方式,手段。+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梁,昭明文选晋,束广微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二 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文化程度+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三 考古用语同一种文化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一分布地点为转遗的遗址,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例: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爱琴文化,黄色中

5、央色,南红(赤),北黑,黄土地带,轩辕氏四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财富总和:广义文化泛指文化:长城,金字塔,东西方文化特质文化:精神,思想意识等沉淀 如哲学,文学等五 人类文化的精神结晶:狭义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已经沉淀下来和正在沉淀着的思想,意识,道德,风习的结晶。第三讲 中西文化起源与背景一 两种中国文化起源说的谬误+中国古代文明(化)西来说:法国历史学家拉克伯里在中国古代文化西源说+中国古代文化迟起说:以“胡适”为代表,应把中国“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实质:西源说:民族偏见,目的是证明西方文明源远流长,影响巨大。迟起说:缺乏历史史实而就事论事的实事求是态

6、度二 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特色A. 旧石器时代 猿人古人新人 广西抑江人 四川资阳人 北京山顶洞人(新人代表)B. 新石器时代 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右国(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其文化起源呈现 【多源,多方位,多根系大融合】 文明之源埃及 中华文明中国五大文化1) 仰韶文化:700年 小米文化2) 河姆渡文化:7000年 稻米文化3) 大改口文化:6000年 小米和稻米的融合,贫富悬殊加剧,中华文明黎明时代来临4) 红山文化:5000年 原始国家雏形的文明社会5) 龙山文化: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广大中原地带,5000年,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奴隶社会来临,文化出

7、现史前大融合现象,标志着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第二节 西方文化源头探微一 爱琴文化西方文化之源+爱琴文化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克里特文化:古希腊文明发祥地 5000年)文化特征:1)多山,徒弟肥沃而有限,迫使岛上多米诺人向外拓展,发展海上贸易 2)海上交通方便:北达希腊大陆,南到埃及,东道叙利亚与赛浦路易斯 3)自然,地理,交通等环境迫使多米诺人必须摆脱原始农业文化迈锡尼文化:弃旧图新二 古希腊文化1. 古希腊概貌+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的爱琴文化是前希腊时期和希腊历史的黎明时期+城市兴起的意义:A.城邦的兴起 B.城邦的演进 C.中心城邦的演进 D城邦的性质2.古希腊的文化结晶+哲学 杰出代

8、表 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德谟克利特: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幸福好。2)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 (苏:灵魂不灭论)+文学 杰出代表:盲诗人荷马,三大悲剧家和一大喜剧家 主要特色:歌颂英雄,颂扬民主精神+艺术+史学汉语词汇文化+当联想意义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语言社团的文化概念时,语言联想意义就变得极为重要 词义的联想意义在任何场合,任何层次上都会使文化的含义丰富而有活力三 语言型式的变化引起文化相应的变化+语言型式与文化型式是平行发展的+文化型式变化难以引起语言型式变化+语言型式变化又是能引走文化型式变化显而易见,语言的核心是它的语

9、言和语法的结构模式而不是词汇第三节 文化制约语言风格+言为心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包含了它和心理,文化,社会诸方面相关的因素。+语言交际一般分书面与口头交际两种,事实上与这两种新形式密切相关的还有非语言表达语,如:体姿语。一 语言特征受制于文化的内涵因素1) 语言交流: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受制于文化2) 会话结构:方式受制于文化+中国人习惯把要点放在首位: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而英国人常常把次重要的论点放在最厚,最厚的一般不会是最不重要的。3) 轮换顺序:受制于文化+谈话过程中。(1) 说话者想方设法让听话者听清,听懂。简化,放慢语速(2) 听话者则为了听清听懂对

10、法的话,要求放慢语速等(3) 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会妨碍人们自如的运用这些手段二 非语言交际特征也受制于文化一般说来,非语言交际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 体姿语:传递交际信息的姿态与动作体姿语释义相同有预期效果取决于文化背景(1) 身姿语:身体呈现的样子 胡文仲:非语言交际学(2) 动作语:是指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传递语言信息2) 环境语A. 亲密距离:大约18英尺B. 个人距离:184英尺C. 社交距离:410英尺D. 公众距离:约12英尺以上空间观念后天习得空间的领地观念特有的规则和程序第四章 对拥挤的态度+拥挤时人们觉得空间受到限制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拥挤感源于个人空间受到了他人侵犯,个人行

11、动自由受到了妨碍+由于文化所造成的环境特征最主要的内容还在于人本身+中英之间对拥挤的不同感受不仅会成为对其它所有非语言行为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同一空间发生矛盾时领地观念+空间观念的核心就是领地的所有权和对这种权利的保护。领地观念(或者说是领地语)所明确的领地范围是维护人的完整自由、独处和安全所要求和必须的身体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空间+ 。文化不同领地观念也会不同+环境语中还有像灯光、颜色、标识、符号等都受到文化的一定控制+非语言交际语中,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修饰、衣着、和化妆的修饰和及个人用品等都有交际作用,而将它们成为客体语+总结: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是一个设计诸多学科,需要系统,也值得

12、研究的重大课题远不止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或想得到的那么简单1) 我们做不到把语言符号系统和文化系统分割2) 语言是一种非本能的,它是一种获得性的文化的功能3) 一个人一生中习得的母语系统的同时,他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只不过大多数人是非自觉的)4) 树立文化语言观第七讲 中西文字形成与发展对比概述一 中西文字起源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同1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语言的社会交际动能凸显促进文字生产+语言自身形式系统的完善需要文字的帮助2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需要文字改变口说心记+社会阶段的形成是人类拥有了私有财产+部落间的战争,社会分工,劳动细化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3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真正进入

13、了文明时代二 汉字起源与特点1汉字起源:1)仓颉造字的传说是原始的先人崇拜的体现 2)人类在慢长的实践中共同创造了文字+距今最早是5500年前的大汶口陶文。仅见六个,被认为我国文字形成期的甲骨,金文的前驱 3)聪明的“仓颉”们统一了早期文字的雏形+历史表明:系统化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成成熟阶段,总会有顿悟者发现、发明使之系统化。比如,语音和文法系统+仓颉只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众人的发明创造的文字加以系统化了 4)陶文甲骨文金文 是文字从起源到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历时约3000年2汉字文字构造的基本特点*汉字是一个完整的而符号系统1)香型:描摹事物的造字法+按实物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

14、出一个具有形象感的符号+利用文字象形的造字法,可以理解某些难解字2)指事:即以象征性符号在象形字上加一个指事性符号3)会意: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则4)形声:(1)比喻 (2)了解 例:“江、河”+有些字兼表音义 “娶”5)转注:是某一词源派生了新词、新义 就另外再造新字的法则 同族说6)假借形声说文解字的出现时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精辟的总结了汉字造字的基本规律二系统地揭示了汉字内部特征三永久地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本方向四奠定了汉字长久保持基本形态的理论基础五永久地影响了汉语及汉文化诸因素的发展 一 九种汉字形体:陶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行1陶文:2甲骨文:卜辞,殷实:60%象形、会意,形声27%假借10%3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人把铜叫做“金”,故作“金文”“钟鼎文”出现在殷商时期,盛行于西周时期4大篆:广义大篆和狭义大篆 广义:甲骨文、金文和籀文(zhouwen)(秦文)及山东六国文字狭义的大篆和狭义的大篆专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文字,大篆是在金文基础上演变而来 笔画笔金文更匀称、结构比金文工整、匀称5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6隶书:第一:贝为简化,便于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