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2074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篇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 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 继续教育的调查研究 邱林昊霞黄俐晔 胡良成陈林。全国明 ( 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广州 5 1 0 6 4 0 )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对于带动我国 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增长,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开发利用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 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 时期,短缺经济时代已基本宣告结束,剩余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我国加入W T O 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面临 着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新的经济时代必将呼唤与造就大批高素质 的劳动者。目前,

2、我国农村青年多数人有文化,但科技素质仍然 较低,接受和消化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 转化利用。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继续 教育,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大军,进行农 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长期而又 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我国现有1 2 5 亿人口,近7 0 是农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 根本大计。因此,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农民继 续教育,是农业、农村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 此,我们课题组深入广东农村,对粤北、粤东、粤西、珠江三角 洲提高农民科

3、技文化素质,推动农民继续教育问题做了一些调查 4 8 7 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 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报告。 农民科教文化素质及农民继续教育,包括已转移的农民、正 在转移的农民以及尚在大农业领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的科 教文化素质及继续教育问题。本文侧重于第三类情况的调查 研究。 l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 意义 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在城乡自由择业的权利,他们从 乡村流向城市,一方面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学会了 本领,更新了观念,增长了才于。他们在市场经济的风雨中得到 锻炼,科技文化素质得以迅速提高,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增长的重 要力量。 随着农

4、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 了可喜的变化。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农业在G D P 的比重已从 1 9 7 9 年的3 1 2 下降到1 9 9 8 年的1 8 。同期,农业劳动力在 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也从7 0 下降到1 9 9 8 年的5 0 ,今后还会 继续下降,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据有关 研究,我国农业在G D P 的比重不应超过1 5 ,农业劳动力在 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不应超过3 5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 然要求。因此,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不断提高农民 科技文化水平,大力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 然要求。 1 1 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

5、化素质。是发展中大国面临的历 史任务 一国的劳动力供给量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人口规模和由此 决定的适龄劳动力数量、劳动的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拥有9 亿多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6 8 左右。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1 9 7 8 一 4 8 8 第五篇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 1 9 9 6 年,农村劳动力增加了64 5 6 万人,年均增长1 1 。农 村劳动力年龄构成低,劳动参与率高。1 9 9 4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 口在总人口中占5 9 7 ,其中1 6 2 9 岁的人口为2 6 5 。而农 村劳动力中1 6 2 9 岁的人口达3 5 。1 9 9 6 年我

6、国总人口的劳动 参与率为5 7 3 ,而县以下的总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6 0 多, 远高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到2 0 世纪 9 0 年代中期已具有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产 生了显著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农村劳动者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 统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受优生优育水平、营养水平、教育水平 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侧重于对劳动者科技文化 素质的研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 高,文盲、半文盲比例不断下降,但扫盲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 2 0 世纪9 0 年代初,在现役6 亿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达2 3 ,其中

7、农村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3 5 5 。在非文盲就业 人口中,5 0 以上的人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 的需要。 1 2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是广东经 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广东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 0 3 公顷,农村工业 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强省。改革开放2 0 多年以来,已经转移了 10 0 0 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吸纳了近千万外省民工。然 而,目前广东农村还有数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尚待流动。在新增 劳动力日益加大供给压力的同时,南下流动的民工潮为广东农村 劳动力的转移构成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迫切要求大力提高广东 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

8、新形势的需要。 1 3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是我国 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所证实 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 4 8 9 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 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同时,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互为依存 关系。通过拉动经济增长,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就业 问题。改革开放2 0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乡镇企业迈上了一个 新台阶,并推动了我国小城镇的高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结 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一个国家、 部门或区域的经济增长已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 力资本的作用。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

9、便形成了密不可 分的联系。 2 农民继续教育的内容与主要形式 农民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 力量。因此,在当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过程中,提高农民素 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根据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特点,现阶段农民科技文化教育 特别是继续教育的重点应是1 6 4 5 岁中青年农民。造就成千上 万合格的劳动力大军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 1 农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1 ) 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广大农民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当前特别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宣讲党和国家在农村中的 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各项法规法令,增强农民遵纪守法

10、意 识。要经常性地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农 民破除封建迷信,消除功的危害,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 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走勤劳致富之路。 ( 2 ) 文化知识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的基础上,力争有5 0 以上青年农民达到高中、职高毕业 水平,城镇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有1 0 2 0 的农村青年接受 高等教育。教育的重点是使农民能够通过自学,掌握一定的农业 科技知识,便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操作。 ( 3 ) 科学技术教育。农业科技的发展,种养生产已由过去的 4 9 0 o 第五篇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 单纯追求广度到现在依靠科技进步向纵深发展,由单纯追求产量

11、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这就要求农民不只是掌握一门种养业 技术,而要掌握多种技术。 2 2 广东农民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 9 4 9 - - 1 9 9 8 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 5 6 2 元增加到 35 2 7 1 4 元,增长6 2 4 倍,平均每年递增8 7 。随着收入的提 高,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也随之增加。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转 变,广大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乡镇企业员工和农民, 迫切需要学习新的科学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因此,农业继续教 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并逐步形成规模、日趋成熟。“八五”期间, 全国共培训各级各类

12、农业管理干部3 7 0 4 万人次,县处级农业领 导干部1 6 万人次,乡镇村干部1 6 8 9 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 继续教育6 6 2 万人次,其他各类农业干部1 3 3 6 万人次,为造 就拥有科技文化知识由新型农民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1 ) 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绿色证书”即农民技术资格证 书。它是农业部在借鉴国外对从业农民实行技术许可证制度的基 础上,通过试点并于1 9 9 7 年制定了“绿色证书”制度管理办 法,以农业部令颁布实施的。截至1 9 9 7 年底,全国共有12 0 0 多 个县开展了“绿色证书”教育,广东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 2 ) 以文化技术学校为

13、基地,以农村实用技术为突破口,全 面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如广州从化市神岗镇并岗村结合本地实 际,于1 9 9 0 年9 月率先在全县成立了村文化技术学校。几年来, 该校分别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 ( 3 ) 走专家现场指导、上门观摩学习、“公司+ 学校+ 农户” 的产学结合道路。 ( 4 ) 农村职校及农业大专院校不断调查专业设置,培养实操 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如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近几年来根据 社会需求,不断调查专业结构,开设了如畜牧兽医等实操性较强 4 9 1 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 的专业,并采用长短结合的办法,举办“绿色食品”培训班、经 营管理干部培训班等,培育

14、了一批实操型人才,+ 为推动农民继续 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 5 ) 开展全省“科技进步月”活动。每年6 月份是广东科技 进步活动月,通过广泛的组织与发动,使此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 成效。 ( 6 ) 成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或研究会。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i J i I ,使农民提高了完成各种工 作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加工和处理外来信息资源以及采用新 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能力。 3 农业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教育程度得到不断提高,但与国际先进 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低素质的劳动力较多,高素质的人却十分短 缺;农村劳动者过早参加社会劳动,未能在学校接受足够的基础 教育和专业教育

15、,农村青少年辍学率高,目前青少年劳动参与率 和妇女就业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 1 农民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对农业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农民难以分享必要的公共 教育。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世界平均是5 5 ,我国 只有3 2o A ,教育特别是农业和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结果 是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农民不能享 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教育,农民人力资本提高缺乏必要的 物质保障。 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农村存在一大批“农盲”。我国 过去的教育模式,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主,学校课程主要 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应用和独立

16、思考。对人 力资源培养的最佳成果是升学,使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脱离了初 衷,导致升学无望的多数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兴趣不大 4 9 2 第五篇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 或因经济困难而拒绝投资。而考试落榜的农村知识青年,由于缺 乏专业知识和劳动锻炼,对农业生产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就业困 难。据统计,农村每年由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返乡的青年有 11 0 0 万人,许多人是“农盲”,造成教育的浪费。 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水平不高和力度不大,使农业新 技术推广严重受阻。放眼世界,各国农业增长对科技的依赖正在 日益加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虽不断 提高,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提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农 业增长的落后面貌。究其原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首当其 冲。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农民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至关重 要的原因。 农业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比较单一,重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