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18385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分题材阅读 方法指津及练习反馈 栟茶高级中学高语组 旧知回顾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 文科 (二)古代诗文阅读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 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新知指津 古代诗词常考题材分类: 1、边塞诗 2、羁旅诗 3、山水田园诗 4、送别诗 5、咏物诗 6、咏史怀古诗 新知指津 一、边塞诗 【考点阐述】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 的“边寒诗派”,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 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

2、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 奇葩。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边塞诗,范围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 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来看。主要有边塞风光: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们: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 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从主旨来看。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有将士久戍 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也有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等。 从风格来看,主要有雄壮豪迈、豪放旷达、雄壮悲慨、委婉清丽 等。 新知指津 一、边塞诗 【知识梳理】 1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为王维、李颀、高适、

3、岑参及王昌 龄。其中王维、高适、岑参郁有过铰丰富的边塞生活经历,其从 军、出塞生活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创作题材,边塞的壮丽风光,边疆 的地理、交通、民俗、民族交往,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在他 们诗中均有充分的反映。他们的诗作中有些气势磅礴、雄奇高亢, 充满爱国激情且词采飞扬,同时怀念家乡及边地生活的艰辛在其诗 作中也有较深刻的反映。李颀、王昌龄虽无从军与边塞生活的经历 ,却以乐府题写出新意,把盛唐气象融汇到其边塞诗作中去。 2边塞诗常用意象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 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 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 有

4、勇武豪情。 新知指津 一、边塞诗 【方法点拨】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 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 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上加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 宗用兵,对当时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 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 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 。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 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 ,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 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

5、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 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鉴赏时要注意区别选用。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 。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有的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字句的体会,才 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 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艺术风格。 示例体味 一、边塞诗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要素赏析】 1、内容梳理: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 激战场面。誓死杀敌,但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 “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

6、身精神。接着,笔 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 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 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 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 的悲剧力量。 示例体味 一、边塞诗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要素赏析】 2、情感主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痛苦和灾难,有同情慨叹、有抨击批判。 示例体味 一、边塞诗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7、要素赏析】 3、技巧点拨:对比手法。现实“无定河边骨”和梦境“ 春闺梦里人”的对比;悲哀凄凉的枯骨,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凝聚了诗 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 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 ,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 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 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 的悲剧。 作业反馈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

8、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 疆罗布泊附近。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 作具体分析。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 析。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业反馈 答案举举隅: 孙孙曾梅:“黄沙”写出了战战争环环境的恶恶劣,黄沙漫天飞飞舞。“百战战” 说说明战战役的频频繁,“穿金甲”说说明将士积积极、奋奋勇迎敌敌的状态态。短 短七个字将战场恶战场恶 劣的环环境、战战役的多,紧紧急,将士的奋奋勇表现现 得淋漓

9、尽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蔡嘉楠:在黄沙飞飞舞的战场战场 上,战战士们们穿着黄金甲在英雄战战斗。 描写了一幅雄浑浑壮阔阔的战战争场场面。此处还处还 运用了夸张张的手法。 自我诊诊断: 理解偏差 答非所问问 表述欠妥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 分析。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业反馈 参考示例: “黄沙”形象点出边边塞战场战场 的特征,“百战战”极言战战事 之频频繁,“穿金甲”是说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时间 之 长长,战战斗之艰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边地之 荒凉、条件之恶恶劣、时间时间

10、之漫长长、战战争之频频繁艰艰 难难。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业反馈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案举举隅: 缪缪小晶: 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悲壮、寂寥的边边塞之景,渲染了 肃飒肃飒 的气氛,从而写出将士生活环环境的艰艰苦。 以恶恶劣、孤寂的 环环境,从侧侧面凸显显将士英勇无畏,誓死报报国的品质质。 陈陈奕蓉:一二句写景,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青海、长长云、 暗雪山、孤城”这这些凄凉景物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围,突出表现现了 戍边战边战 士内心的孤寂思乡乡情,却又饱饱含报报国情,想为为国家效力的 两面心理

11、。 自我诊诊断: 硬伤较伤较 多。 缺乏术语术语 无中生有表述冗余。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业反馈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参考示例: 通过过境界壮阔阔、环环境恶恶劣的景物描写, 衬衬托戍边边将士不畏艰难艰难 ,守卫边卫边 疆的豪情 壮志。 作业反馈 从军行 唐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这首诗一、二句的环境描写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人们评价这首诗“展示了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作业反馈 从军行 唐 刘叉

12、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这首诗一、二句的环境描写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举举隅: 冒慧文:描绘绘了大风风吹裂海畔泥土、枝折叶落、天气寒冷的恶恶劣 环环境,渲染了悲壮氛围围,烘托军军士们们的不畏艰难艰难 困苦,勇往直前 的伟伟大形象。 王蔡男: 交代了所写季节为节为 寒冷的冬季,人物活动环动环 境的恶恶 劣。为为展示所写行军军者的刚刚毅、不畏艰难艰难 的性格品质质起衬衬托作 用。 自我诊断: 基本符合。 作业反馈 从军行 唐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这首诗一、二句的环境描写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3、? 参考示例: 一、二句写从军军将士面对对的环环境极为严为严 酷恶恶 劣。交代了人物活动动的环环境,为为下文写将士行军军的 艰难艰难 做铺垫铺垫 ,反衬衬将士不畏艰险艰险 、勇往直前的大无 畏精神。 作业反馈 从军行 唐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人们评价这首诗“展示了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你同意吗 ?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自我诊诊断:丢丢失区间间不能转转化题题目提问问生硬单单薄 答案举隅: 李慧君:我同意。一二两句作者描写了一幅在极其寒冷的冬天,万 物都冻结的场景,三四两句描写了戍边将士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毅 然进军的场景,以此表现

14、将士们的坚强和大无畏精神。 丁雪琴:同意。诗的三四句,通过试听结合,描写了在天寒地冻的 背景下,闻笛声、见红旗,表明风雪中有军队在前行,展示了一幅 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作业反馈 从军行 唐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人们评价这首诗“展示了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示例: 同意。前两句的环环境描写为为抒写壮美的诗诗情提 供自然背景。后两句用横笛、红红旗表现现行军军的声势势 ,用“不见见人”写出山之大、雪之大,“直上”写出了 势势不可挡挡的意志,境界宏阔阔,蔚为为壮观观。所以说说 是一幅壮美的风风雪行军

15、图军图 。 新知指津 二、羁旅诗 【考点阐述】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 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 亲访友,他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由此触发灵感 ,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 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或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大多抒发 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凝聚了诗 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这类诗情真意切,真实地表现了客居他乡 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 憧憬,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 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备受命题 人的青睐,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 新知指津 二、羁旅诗 【知识梳理】 一、羁旅诗常见主题: 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 爱友谊。 二、羁旅诗常见意象: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 乡思亲。 孤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