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8379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28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 姓名:唐七元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陈立中 20050401 3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湘方言出发, 重点抓住方言词和方言俗语, 分析研 究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独特之处。 首先介绍选题情况, 湘语及其 分区情况和农业及农业生产习俗的内涵; 接着把反映湘语区农业生 产习俗的湘方言词语分成两大类, 一类为湘方言词, 一类为湘方言 俗语; 然后重点从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述湘方言 词语中反映出来的农业生产习俗; 另外还从方言词语中运用的修辞 手段情况分析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 以及阐述和分析反映湘语区 农业

2、生产习俗的方言词语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本文把方言与民俗结 合起来研究, 分析湘方言与当地民俗, 特别是与农业生产习俗之间 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全面展现湘语区的独特的农业生产习俗, 从而更进一步了解湖湘文化的社会历史底蕴。 通过对反映农业生产 习俗的湘方言词语的搜集、整理、分析,可以追溯有关方言词语俗 语的词源, 对丰富和发展全民词汇, 以及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 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湘语区的方言词语的研究,有利于口语交 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关键词:湘语 方言词 方言俗语 农业生产习俗 4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mbarks from Xiang dia

3、lect, holding the dialect words and the dialect proverbs with emphasis,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area.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and explains some problems about selecting topic of this paper, Xiang dialect and its di

4、strict situation and 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connotation; Then this paper makes Xiang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 refl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area divide into two big kinds, a kind for Xiang dialect words, a kind for Xiang dialect proverbs; The

5、n this paper with emphasis analyzes and elaborat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ligious belief in Xiang dialect area.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

6、t area in terms of utilization rhetoric method situation in the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well as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flect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area. This paper unifies the dialect and the folk custom to research, ana

7、lyzing inalienable inner link between Xiang dialect and the local folk custom, specially with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comprehensively unfolding the uniqu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area, thus further understanding Hunan culture social history inside story. Collectin

8、g, reorganizing, analyzing the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flect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in Xiang dialect area, may trace the etymology of the related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has the vital role to enrich and develop all of the people glossary, as well as the entire Chi

9、nese glossary history . At the same time, studying diale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Xiang dialect area, is advantageous to smoothly carrying on of the spoken language human relations. Key words: Xiang dialect dialect words dialect proverb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第一节 选选 题题 一、本选题研

10、究的主要内容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选题是从方言词语看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其实, 也就是打算从微观上研究方言与民俗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 言与民俗都具有地域性,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可以了解某一特 定地域的独特民俗。本文试图从方言词语这一个角度来观察湘 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 二、国内对于民俗与语言关系问题的研究概况二、国内对于民俗与语言关系问题的研究概况 一般而言,操同一种方言的人,他们的社会生活、民俗风 情都有一致之处。民俗学所说的“民俗周圈”与方言学中的方 言区在地域上虽然未必完全重合,但可以肯定地说,两者有很 大部分是相交或重叠的。古人的论述中常将“习俗” 、 “言语” 并提,如吕

11、氏春秋 贵直论中伍子胥说: “夫齐之与吴也, 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 习俗同,言语通”这说明,民俗不同,方言就不同,反之 亦然。又如北魏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云: “古今言语,时俗不 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 ” 礼记 王制也云: “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由此可见,方言与民俗是相生相伴,密 不可分的。 我国的方言研究,从一开始就与民俗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汉扬雄采集编纂的方言就是通过深入民间采风,记录了 周秦至西汉末年的方言语汇,为汉语方言研究的“悬之日月不 刊之作” ,里面大量的方言词语也体现了许多民俗方面的内容。 尔雅 、 释名 、 说文解字等书中,

12、也有大量从习俗或文 化方面对词语所作的解释。我国最早研究地区方言词语的著作 则是明代李实所著的蜀语 ,全书共收六百多条明代四川方言 7 词语,并一一释义,对有关民俗方面的词语解说也尤为详细。 另外明代还有杨慎的俗言解字 、方以智的通雅等书,都 十分注重从民俗方面来考释词语。到了清代,学者们更是热心 于方言俚语的集录和考证,出现了一大批关于方言俗语的著作。 如翟灏的通俗篇 、钱大昕的恒言录 、杜文澜的古谣谚 、 顾雪亭的土风录 、郝懿行的证俗文 、胡文英的吴下方 言考等。这些著作大部分从民俗的角度对地域方言词语和俗 语作了记录、解说和考证,为后人研究当时的方言与民俗提供 了丰富而鲜活的民间材料。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 后来又先后成立了风俗调查会和方言调查会,注意把方言与民 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且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为之专门撰文进 行呼吁,如沈兼士的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 ,魏建功的搜 集歌谣应注音并标语调之提议等。 一些方言词语俗语辞书常常把方言词语俗语与风俗编排在 一起。屈朴在俗语古今中指出: “明清俗语辞书,或未设有 关风俗掌故门类,或合为本体,笼统一揽,多数条目均与民俗 相关联。这也是我国古籍中有关俗语文献的普通特点,如通 俗篇 、 古谣谚等即是。 ”1我国的地方志也常常把方言和风 俗合在一起列为一章。正如语言学家黎锦熙在方志今议中 所说: “ 方言一

14、门,旧志多附庸于风俗 。 ”黎先生曾倡导 把方言单独立志,但在现当代的地方志编纂过程中,大多仍将 方言和民俗放在一起。 方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大而言之,就是语言与文化的关 系。因为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分支,而民俗则是民间传承文化, 是一种下层文化和基层文化。在我国现当代,对方言与民俗的 研究是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语 言大师罗常培的代表作语言与文化 ,是研究语言与文化两者 关系的开山之作。他在书中大声呼吁: “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 8 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 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 的功能, 阐扬语言学的原理

15、。 ” 2他还在 中国人与中国文 中说: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 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3正是由于罗常培先 生的倡导和实践,我国现当代语言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一条新的 道路。 但此后的三十多年里,跟随罗常培先生所倡导的道路走的 人却廖若晨星。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一股“文化热” 的推动下,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对语言与文化深入研究,并产 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其中周振鹤、 游汝杰合著的 方 言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 的著作。其它较为重要的相关著作还有:陈原语言与社会生 活社会语言学札记 (三联书店,19

16、80) ,申小龙中国句 型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 会新探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 (辽 宁教育出版社,1989) ,邢福义主编的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 育出版社,1990) ,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993) , 戴昭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 (语文出版社, 1996) 等等;随后,还出版了一些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的著作, 如侯精一平遥方言民俗语汇 (1995) ,崔荣昌四川方言与 巴蜀文化 (1996) ,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 (1996) ,林伦 伦、潘家懿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 (2000) ,罗昕如湖南方 言与地域文化研究 (2001)等。除了这些专著之外,还出现了 有关方言与民俗、方言与地域文化、语言与民俗等方面的论文, 比较有影响的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