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早期诊断考点.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1832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早期诊断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早期诊断考点.(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早期诊断 陈雯雯 chenww l 填空题(10空,30分) l 名词解释(5题,25分) l 问答题(4题,45分) 一、肿瘤基本知识 1. 肿瘤的概念(填空题或名词解释) 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 上,由于外界治病因素,如物理、化学或生物等 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质的改变,形成一种异常的 增生,是整体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 2. 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填空题或名词解释)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病理过程。 外部环境因素 & 机体内在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生活方式等 机体内在因素:遗传、免疫、营养、激素水平等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名词解释或问答题) 根据

2、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方式作用方式: 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细胞直接作用 ,不需代谢活化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的癌变;如烷 基化合物、酰基化合物等 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需经过体内活化酶活 化方能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类、芳 香胺类等 促癌物:单独作用于机体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 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如巴豆醇二酯、糖 精、苯巴比妥等 根据化学致癌物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的证据强度: 肯定致癌物:肿瘤流行病学证实、动物实验也证实其致癌作用具 有剂量-效应关系,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公认,对人体和实验动物具 有明确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联苯胺、焦油中的某些多环芳烃、 砷、氯乙烯等 可能致癌物:虽已证实具

3、有体外转化能力,而且接触时间和发病 率相关,但动物致癌实验结果却不恒定,缺乏流行病学支持的化 学物质。亚硝酸胺类、黄曲霉毒素、二氯联苯胺等 潜在致癌物:化学结构与肯定致癌物相似,动物致癌实验可获得 某些阳性结果,但缺乏对人体具有同样致癌性证据的化学物质。 烷化剂、四氯化碳、铅、硒、汞等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X射线 电离辐射 紫外线 石棉等矿物纤维 物理因素 致癌机制(必考,填空题或问答题) 通过电离产生自由基,导致DNA单链或者双链的断裂 以及碱基结构的改变。 电离辐射致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因素和放射物 理因素两方面。宿主因素包括人种、性别、年龄、遗 传易感性和器官敏感性等;放射物理因素包括

4、总放射 剂量、剂量方式和剂量率等 相关肿瘤:白血病、肺癌、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 癌、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电离辐射 致癌机制 主要是与DNA形成嘧啶二聚体而导致DNA损伤。UVA主 要通过产生氧化物而间接损伤DNA,UVB能直接引起 DNA断裂、交联,其中UVB的致癌能力是UVA的1000- 10000倍。 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光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修 复上述DNA损伤,阻止细胞癌变。 u 紫外线相关肿瘤:皮肤癌 紫外线 石棉是一类天然纤维状的水和硅酸盐矿物的商业名称 ;本身并无毒害,但它的纤维非常细小,被吸入人体 后就会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严重时引 起肺癌,而且

5、这些肺部疾病往往会有很长的潜伏期。 石棉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致癌物,在多个国 家被禁止使用。 致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石棉中铁离子产生的氧自 由基导致DNA损伤;石棉纤维对靶细胞的直接促分裂 作用和激活炎性细胞作用,可能与最终的致癌作用相 关 相关癌症:肺癌,恶性间皮瘤、胃肠肿瘤 石棉等矿物纤维 病毒 目前认为病毒是最主要的生物致癌因素 细菌 寄生虫 生物因素 按照所含核酸的种类分: DNA病毒:EB病毒、HPV病毒、乙肝病毒 RNA病毒:HCV、HIV(卡波济氏肉瘤) 病毒 致癌机制 致瘤病毒感染细胞后,通过转导或插入突变两种机 制将其遗传物质正和到宿主细胞DNA中,使病毒基 因成为宿

6、主细胞DNA的一个组成部分,干扰细胞分 裂、分化,使其发生癌变。另外,病毒感染机体后 可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及免疫系统的改变,也参与 肿瘤形成。 病毒 幽门螺旋杆菌 致癌机理主要为幽门螺旋杆菌诱发炎症后,伴随着内 源性NO-, O2-, OH-等自由基的产生,进而诱发DNA的 氧化损伤和细胞恶性转化;此外炎性过程中的细胞变 性坏死还可刺激细胞增殖及改变机体的内部环境,从 而影响致癌物的内源性合成、活化等代谢过程,起到 辅助致癌的作用。 细菌 生活方式(必考,10分) 2010年WHO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9种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生 密切相关: 饮食习惯不合理 过量饮酒 吸烟 肥胖 缺乏体育锻炼 不安全

7、性行为 空气污染 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应用被污染的注射器 肿瘤相关基因(名称) 癌基因 抑癌基因 其他肿瘤相关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 DNA的错配修复保证了DNA复制的精确性、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 定性;相关基因突变可引起修复功能缺陷,从而使某些原癌基因和 抑癌基因的突变快速累积在细胞内,最终导致肿瘤发生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解毒&致毒 肿瘤的异质性(名词解释或问答题) 肿瘤的异质性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分裂 增殖,其子细胞呈现出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方面的差异 性改变,从而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 的敏感性及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 机制: 肿瘤细胞遗传不稳定 性,基因丢失、

8、DNA 修复酶基因突变等,使 该细胞在克隆性扩增 时自发发生突变。 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 就会获得新的生物学 特性 肿瘤干细胞(必考,4-5分) 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的多潜能细胞 肿瘤干细胞: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 胞性质的细胞群体。 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 细胞。 肿瘤侵袭与转移主要过程 肿瘤细胞增生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细胞脱落 并侵入基质 肿瘤细胞进入 循环系统 癌栓形成 肿瘤细胞逸出 循环系统 肿瘤细胞在继 发部位定位生 长 转移癌继续扩 散 肿瘤标志物定义(名词解释)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1978年Herberm

9、an 首次提出,指伴随肿瘤出现,在量上通常是增加的糖 类抗原、激素、受体、酶或代谢产物形成的蛋白质、 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相关产物等成分。 这些成分由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或是被释放的肿瘤 细胞结构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肿瘤组织细胞内 ,而且还经常释放至血清或其他体液中,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体内肿瘤存在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特点 能够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可用于肿瘤普查 敏感性高 能准确鉴别良、恶性肿瘤 特异性好 能对肿瘤进行器官定位,从而来判断肿瘤的来源、类型等 器官特异性 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疾病恶性程度、肿瘤转移有关,能协助进行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 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肿瘤标

10、志物半衰期短,能及时反映肿瘤的动态变 化,监测治疗效果及体内肿瘤发展和变化的 实际情况 动态监测 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具备以上全部特性的肿瘤标志物 易于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患者提供重要线索,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工具 & 人群普查 肿瘤的早期发现 临床上常根据某些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不同来鉴别良、恶性肿瘤;肿瘤大小&恶性程度&临床分期 肿瘤的鉴别诊 断与分期 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浓度明显升高,表明肿瘤较大、分期较晚,患病时间较长 ,可能已有转移,预后 较差 肿瘤的预后判断 根据不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出的差异性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及方案选择 临床个体化治疗指导 大部分肿瘤标志物的测定

11、值&治疗效果,手术或放化疗前后测定的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程度反映治疗效 果 肿瘤疗效检测 对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患者连续检测 其肿瘤标志物变化,呈直线上升&复发转移 肿瘤复发及转移监测 肿瘤标志物分类 特殊蛋白质类(填空题,1题,3分) 大多数实体瘤是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来,按肿瘤细胞快 速分化、增殖时,一些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的细胞类 型或组分大量出现,从而成为肿瘤标志物,此类肿瘤 标志物包括细胞角蛋白、磷状细胞癌抗原、铁蛋白 等。 细胞角蛋白CK:细胞体间的中间丝,在正常及恶性的上皮细 胞中起支架作用,支撑细胞及细胞核。肿瘤细胞中最丰富的 是CK18和CK19,细胞分解后可释放至血中。CYFRA21-1

12、是 角蛋白CK19的可溶性片段,对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有较 高辅助诊断价值,敏感性达80% 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1977年从子宫颈磷状细胞分离的抗 原亚组份。其升高可见于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皮肤癌、 头颈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等,且其升高水 平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铁蛋白:对体内铁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具有重要作 用,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当铁负荷增多或肝病时铁蛋白可 升高,除此之外很多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肝癌、胰腺癌 和乳腺癌患者铁蛋白也可升高 特殊蛋白质类 肿瘤标志物分类 糖蛋白类(填空题) 位于肿瘤细胞表面或肿瘤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质 类物质,也称糖类抗原C

13、A。其可存在于细胞内或者分 泌至体液中,如CA125,CA15-3,CA19-9,CA72-4 等 CA125: CA125的抗原决定簇和胚胎发育期卵巢上皮的大 分子量的糖蛋白相关,该指标主要在卵巢浆液性癌及未分 化癌中表达较高,而在黏液性癌中表达较低,透明细胞癌 中不表达。50%的一期卵巢癌患者和90%的二期以上卵巢 癌患者血清CA125升高,其水平和肿瘤大小、分期相 关。 CA15-3: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疗效检测及预 后判断;其升高还可见于胰腺癌、肺癌、卵巢癌、直肠 癌、肝癌及一些肝脏和乳腺良性疾病。 糖蛋白类 CA19-9:由正常人胰腺、胃、结肠、胆管细胞、子宫 内膜及唾液腺上

14、皮合成,其升高主要见于大肠癌和胰 腺癌患者,并可用于胰腺癌患者血清定量检测及病情 辅助监测。缺点:器官特异性不强,在其他腺癌中也 可升高,如肝胆管癌、胃癌、乳腺癌等 CA72-4:敏感性不高,但它和CEA联合应用可提高诊 断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升高还可见于肺癌、卵 巢癌及某些良性胃肠道疾病 糖蛋白类 肿瘤标志物分类 肿瘤相关病毒类(填空题) 研究发现某些特异的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 在密切关系,我们将任何能引起人或动物肿瘤生成或 细胞恶性转化的病毒,统称为肿瘤病毒。 EB病毒:该病毒感染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生 密切相关。 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都含 有

15、高滴度的抗EB病毒抗体,其中对鼻咽癌具有辅助诊 断价值的是EB-IgA抗体的升高。该指标还可用于鼻咽 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疗效监测 HPV:该病毒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 99.8%的宫颈癌患者可以检测到高危型HPV感染,因而 高危型HPV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筛查指标,提高 早期诊断率 肿瘤相关病毒类 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 慢性感染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们不仅在癌 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方面产生影响,也间接 通过肝细胞损伤和再生起作用。慢性肝炎或者需密切 检测病毒定量及肝脏影像学改变,警惕肿瘤发生 肿瘤相关病毒类 病理学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准确诊断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前提,病理学诊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常被作为“金标准”,是确定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决策因素。 主要作用 明确疾病的性质 判断肿瘤的来源 对肿 瘤进行组织 学分类、分型 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或分化程度 确定肿瘤术后病理分期 确定有无肿瘤复发、转移 为某些药物的选择 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 诊断困难、 无法诊断、漏 诊、过度诊 断 取材、组织固定、制 片、经验和诊断水平 病变组织 本身处于疾 病发展阶段 切片检查 ,代表性 肿瘤命名及分类 良性肿肿瘤恶恶性肿肿瘤 肿瘤细胞的分化好差 细胞特异性小大 核分裂无/少多,常伴有病理性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