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本1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17792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本1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血吸虫本1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血吸虫本1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血吸虫本1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血吸虫本1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吸虫本1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本1综述(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概述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主诉:发热、腹痛、脓血便1周。 赣南师院物理系一位男生,九江人。暑期回家多次接 触当地的河水,当时腿、手臂等处皮肤有小米粒状的红色 丘疹,发痒,出现风疹块。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几天后 发热、咳嗽、吐痰、以为是感冒,吃了感冒片。返校一周 后开始“拉痢”,有脓血便,次d,上腹部疼痛 ,食

2、欲减退、消瘦、有时发热。就在这时收到家信说:“ 家乡因特大洪水,已发现血吸虫病人”,他怀疑自己感染 了血吸虫,来我室确诊。 实验室检查:血吸虫虫卵阳性 毛蚴孵化法阳性 病案分析 4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免疫 五、实验诊断 六、流行与防治 5 概述 裂体吸虫(schistosome),亦称血吸虫(blood fluke),寄 生于人体的主要有6种,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湄公血吸虫(Smekongi) 马来

3、血吸虫(Smalayensis) 6 一、形态 1 成虫 虫体呈圆柱形,雌雄异体。 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消化系统:口、食道、肠管, 肠管先 分2支,至虫体中后部再合为1支。 生殖系统:雄虫由睾丸、输出管、输 精管等组成;雌虫由卵巢、输卵管、 卵模等组成。 7 一、形态 乳白色; 长1020 mm,宽0.50.55 mm; 虫体短粗、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 形成抱雌沟; 生殖系统:睾丸多为7个,呈卵圆形,串珠 样排列。 雄虫 8 一、形态 灰褐色 长1228 mm,宽0.10.3 mm 虫体细长,前细后粗。 生殖系统:长椭圆形的卵巢1个,位于 虫体中部,子宫位于虫体前端,开口 于腹吸盘

4、下方的生殖孔。 雌虫 【形 态】 1.成虫 雌虫 雄虫 雌雄合抱 目录上页下页 裂体吸虫(血吸虫) 10 一、形态 请观看请观看“ “血吸虫合抱血吸虫合抱” ”视频视频 雌雄合抱 11 一、形态 2 虫卵 椭圆形; 平均89 m67 m; 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卵壳一侧有 小棘,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 卵壳 内含毛蚴,油滴状的毛蚴分泌物 (可溶性虫卵抗原)位于毛蚴和卵壳 间。 12 一、形态 日本血吸虫卵 13 毛 蚴 请观看请观看“ “血吸虫活毛蚴血吸虫活毛蚴” ”视频视频 一、形态 游动时长椭圆形,静止后呈梨形,周身被有纤毛,平均大小为 99 m35 m。前端有一锥形的顶突。

5、 人工饲养的钉螺 人工感染血吸虫小鼠 20 二、生活史 1 发育过程 虫 卵 粪便毛 蚴 母 胞 蚴 子 胞 蚴 尾 蚴 出螺入水 成 虫 经皮入 人体 童虫 成虫 中间宿主(钉螺) (无性增殖) 终宿主 (有性生殖) 肠系膜下静脉 入水 血液 淋巴 尾蚴的逸出: 水温20-25C、光照对尾蚴逸出有良好的作用;水的PH在6.6-7.8 条件:25-30C;光线照射;PH 7.5-7.8 特点:直线运动,向光性、向清性 毛蚴的孵化: 21 二、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图 22 二、生活史 2 生活史要点 宿主: 中间宿主:钉螺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牛、兔、猪等 感染阶段:尾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

6、经皮肤感染,在湖塘游泳、捕鱼等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异位寄生部位:肺、脑、皮肤、甲状腺等处 成虫寿命:平均4.5年 23 二、生活史 (1)虫卵的发育: 发育至未成熟卵需11天,成熟卵发育为变性卵或死亡卵需1011天 (2)虫卵的去向: 沉积在肝、肠内 排出体外 (3)虫卵排出体外的条件: 毛蚴分泌物的作用 肠蠕动增强 腹内压增高 血管内压力增高 3 虫卵在宿主体内的生命过程 虫 名 血 吸 虫 肝、姜、肺吸虫 外 形 呈圆柱形、雌雄异体合抱 背腹扁平、雌雄同体 睾 丸 七个 二个 虫 卵 无卵盖、有侧刺 有卵盖、无侧刺 尾 蚴 分叉 不分叉 生活史 无雷蚴、囊蚴期、

7、只需一个 有雷蚴、囊蚴期、需二个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 感染阶段 尾蚴 囊蚴 感染方式 经皮肤感染 经口感染 血吸虫与其它吸虫的主要不同点 25 三、致病 (1)尾蚴致病:导致尾蚴性皮炎。为小米粒样的红 色丘疹,发痒。属于型和型超敏反应。 (2)童虫致病: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 器官可因机械性损伤而出现一过性血管炎,毛细 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 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哮喘。 尾蚴性皮炎 1 致病机制 26 三、致病 (3)成虫致病:成虫寄生血管内,因口、腹吸盘的吸附导致静脉内膜 炎。成虫的代谢物、分泌物、排泄物引起型超敏反应。 成

8、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 1 致病机制 27 三、致病 (4)虫卵致病:致病最严重,主要致病阶段。虫卵内成熟毛蚴可溶 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卵壳微孔缓慢释放T 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致敏的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 吸引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汇集到虫卵周围,形成 肉芽肿。 病理切片示虫卵肉芽肿 1 致病机制 肝纤维化 28 三、致病 何博礼现象 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虫卵周围出现的嗜 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肉芽肿内。 1 致病机制 29 三、致病 (1)急性血吸虫病:高烧、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脓

9、血便,粪检血吸虫卵 阳性。 (2)慢性血吸虫病:占90。多无明显症状或表现间断性腹泻、脓血便、 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粪检虫卵常为阴性,直肠黏膜活检虫卵阳性 。 (3)晚期血吸虫病:指肝硬化后出现的门脉高压综合症,严重生长发育障 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增殖的患者。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 和侏儒型。 2 临床表现 30 三、致病 巨脾型 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 31 三、致病 腹水型 脐周静脉曲张,有“海蛇头”现象 32 三、致病 腹水型 腹水 33 三、致病 侏儒型 儿童时期反复感染导致,表现为身材矮小,无第二性征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 目录上页下页 裂体吸虫(血吸虫) 35 三

10、、致病 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 (1)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在脑和肺。 (2)血吸虫卵进入脑和脊髓,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3)血吸虫卵进入肺,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 2 临床表现 36 四、免疫 1. 抗原 虫体表面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 2. 免疫应答 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 答。伴随免疫 效应机制主要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 ADCC)。 37 五、实验诊断 检查阶段:虫卵 毛蚴 1. 取材 粪 便 适用于急性期 直肠黏膜 适用于慢性期 2. 方法 (1)粪检虫卵 水洗沉淀法 + 毛蚴孵化法(首选 ) 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 (2)直肠

11、黏膜活检虫卵 病原学检查 38 免疫学检查:皮试、环卵沉淀试 验、IHA、ELISA等 超声检查 影像检查 生物标志物检测 其他检查 五、实验诊断 环卵沉淀试验 39 其他检查 五、实验诊断 脑血吸虫病 40 六、流行与防治 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分布于热带和亚热 带的76个国家和地区,日本血吸虫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及印度 尼西亚。 1 地理分布 41 六、流行与防治 日本血吸虫病曾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 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福 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流行。 现今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血吸虫病疫情 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全国估

12、计血吸虫病病人325 824人,其中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30 197人。 1 地理分布 42 六、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传播的三个环节: 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 钉螺的存在 接触疫水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2 流行环节 43 六、流行与防治 (1)自然因素:与钉螺孳生有关的地理、气温、雨量、水质和植被 等。 (2)社会因素:不良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 3 流行因素 滩洲放牧 水边洗衣 44 六、流行与防治 (1)水网型:又称平原水网型,主要指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长江三 角洲的广大平原地区。 (2)湖沼型:亦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 、皖、苏5省的沿江洲滩及与长江相通的大小湖泊沿岸,为当前我 国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 。 (3)山丘型:该型的地理环境复杂,包括平坝、丘陵和高山,主要 分布在四川、云南的大山区。 4 流行区类型 45 六、流行与防治 5 防治 (1)控制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病畜。治疗药物:吡喹酮。 (2)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和消灭钉螺,管理粪便、安全用水。 (3)保护易感者:加强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产、 生活方式尤其重要。 (4)疫苗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