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17646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述PPT(上海教育版六下)PPT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概述地球概述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是指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古人云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合称为宇 宙。 (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绕转,形成不 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宇宙大约由十亿个星系所构成,而星系是由不同数量 的恒星所组成。小星系由几万个恒星组成,大星系由上千 亿个恒星组成。 太阳(恒星)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以外的星 系叫河外星系。 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它恒星系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 (二)银河系和太阳系(二)银河系和太阳系 1.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旋涡状星云,中间厚

2、,边 缘薄,形似铁饼。大约由1500多亿颗恒星所构 成。直径约10万光年,中心厚约1万光年,边缘 厚约1000光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一侧,距中 心约(2.70.33)万光年。(1光年94605亿公 里) 银河系的结构银河系的结构 2.7万光年 10万光年 2.太阳系 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普通成员。太阳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是一个行 星体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此外还有许 多小行星,彗星、陨星等小天体。 太阳系太阳系 (1)太阳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也是离地球最近 的恒星,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 (1.5108 Km)。太阳直径1.3

3、9106 Km,约为地球直径109倍,体积约为地球130万 倍,质量是地球的33.3万倍,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 太阳大气中有73种元素,以氢、氦最多,氢 占太阳总质量71,氦占26.5。 (2)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 由近到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九大行星空间分布与运行规律:绕日运 行方向与太阳自转方向一致;绕轴自转方向除 金星外均相同,即自西向东转。 太阳系行星的分类:按物理、化学性质分为两 大类: a.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它们距太阳近,体积和质量小,平均密度大,自转 速度慢,公转周期短,卫星少

4、或无,具固体外壳, 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b.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 ,它们距太阳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自转速 度快,公转周期长,卫星较多,物质成分以轻元素 为主。 水星 陨坑密,无大气,无构造运动,宁静 金星 表面具有厚厚的co2云层 1994年“水手”10号拍摄 金星上的峡谷,板块构造运动话跃,表面高温500oc 金星 地球的卫星照片 地球 关于地球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并以6634交角(地轴 与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侧着身子以30Km/s的平均 速度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全长约9.4108 Km, 公转一周需365日5时48分46秒。地球自转一周的时 间需23时5

5、6分4秒。 地球自转速度在逐渐变慢,但幅度极小,据过 去二千年的观测,大约每100年,一昼夜要长0.01 秒。 火星 火星极地冰帽为co2干冰,自转极慢,一圈要243天 火星:荒漠,但有流水侵蚀痕迹,表面气温低 1991年“ 哈勃”望远 镜拍摄的木 星,清晰地 显示了在木 星大气层中 云的结构。 大气成分为 氢,氦,氨,甲 烷等 木星 木星(左)和它的卫星们:从上到下依次为木卫一、二、 三、四。图中木星的大红斑是云层的大风暴 木星 土星 土星环带为冰块,杂有氧化铁,故呈桔黄色 土星 艳丽多彩、结构复杂的土星环 “哈勃”望远镜拍到的天王星与它的环和卫星 天王星 天王星 天王星的光环:由20条细环

6、组成,宽度约10万公里 海王星 海王星及其卫星 冥王星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冥王星及其卫星 关于冥王星 冥王星的性质既有类地的一面,也有 类木的一面。体积小,质量小,离太阳最 远,公转周期长,是一颗特殊的天体。 20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协会布拉格大会为 太阳系的行星进行了定义,符合以下几条才属 于行星: a.围绕太阳运转; b.具有足够的质量,能形成符合流体力学 平衡的形态球体; c.具有足够的引力而能清除轨道上所有的 物质。 由于第三条的原因,冥王星被拒之于行星 之外,而被称为矮行星。 关于矮行星与柯依柏带 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依柏发现海王星外侧有大量的 大大小小的天体运行,被称之为柯依柏带

7、,冥王星亦在此 带之中。2003年在此带中发现2003UB313天体,被称之为齐 娜,其直径达3000Km,与月球大小相似,比冥王星还要大 30。因上述第3条定义的限定,齐娜被划为矮行星。因此 ,冥王星也降格为矮行星。 但也有反对的意见,56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 上联名发表文章,反对将冥王星降格为矮行星,他们 认为:新定义不科学不完整、且布拉格会议没有代表 性(全球75个国家有2500多名天文学者,但只有300 人开会)。因此,冥王星的命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确定。 (3)卫星 卫星是绕行星运行而自身不发光的天体。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均有卫星 绕转:地球(1)、火星(2)、木

8、星(16)、土 星(23)、天王星(15)、海王星(8)、冥王 星(1)。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自然卫星。 月球距地球平均距离38440Km,月球绕地球公 转的同时还自转,因其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 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始终不变。 月球表面无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接近 真空,但月球有火山喷发、造山运动、月震等现象 。环形山是火山喷发或外星体撞击而成,由于没有 大气和水,没有风化作用,因而得以长期保存。 1969.7.21.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阿波罗” 17号成功地完成 登陆月球任务之 后,在返回地球 途中拍摄的月球 全景。 “阿波罗”15号的月球车 1 9 6 9年“阿 波罗”11号拍摄

9、的 月球布满陨石的 地区。其中,大 陨坑的直径为80 千米。 (4 4)小行星)小行星 木星和火星之间据行星轨道波德法则推算应有 一个行星,但至今未发现,只发现大批小行星( 5000多颗,已编号命名者3000颗),估计是由一颗 大行星遭撞击后形成的。 小行星一般为石质或炭质,体积很小,直径多 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体大者一般为球形,但多数 形状不规则,表面有陨坑,没有大气,最大者叫谷 神星,直径为770Km。 (5 5)慧星)慧星 慧星的结构: 慧核由氢、碳、水等冰冻物质组成,是由慧 星的主要部分,直径一般为1100Km。 慧发在近日点慧核的冰冻物质受热气化,可 达几万千米,由极稀薄气体组成。

10、慧尾慧发在太阳光压和太阳风作用下,在背 向太阳一侧形成的由极稀薄气体组成的长尾;可达 1 108 Km。 (三)河外星系(三)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的许多与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 称为河外星系,目前发现在银河系以外,还有数 以百亿计的星系存在,近的有250万光年,远的 超过100亿光年。 靠近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有20余个,其中最著 名的有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 系等。它们分别呈旋涡状、透镜状等等。 蝴蝶星云 二二.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由于物质密度分布上的差异、弹性和塑性变 形及自转的影响,地球更为准确的表面形态略似 于一个“梨形”(严格地说高度应大于宽

11、度): 据人造卫星轨道参数分析,地球北极比 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要凸出约10m,南极则 凹进约30m;北半球的中纬度区稍稍凹进 ,在南半球则稍稍凸出。据此可有两点推 论: 1)地球并非严格的旋转椭球体; 2)这一不规则的形态表明地球内部物质 在分布上具有显著不均匀性。 2.地球的形状参数 阿波罗1 7号1 9 7 2年拍摄的地球图片:棕色的非洲和沙特阿拉伯在 深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云层的衬托下显得轮廊分明。 2000年12月22日,美 国宇航局发布了全新的 地球图片数字地球 图,以替代以前由“阿波 罗”上的宇航员拍摄的地 球图。这幅数字地球图 采取了1997年从几颗人 造卫星上获得的数据, 估算人们

12、在卫星轨道上 看地球的样子,然后加 以艺术创造,在背景上 添加了月亮。图中的大 风暴显示的是从北美洲 西部刮起的Linda飓风。 月亮放大了,是实际比 例的两倍。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物理性质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和结构特征,利用这些性质可以为勘查和开发地 下矿产资源服务。 与煤矿生产工作关系较大的物理性质有密度 、地压、地热、磁性、重力、放射性、电性、弹 性等。 1、密度 地球平均密度为5.517g/cm3。地表岩石 平均密度为2.72.8g/cm3,而复盖着地表面 积达3/4的水的平均密度为1g/cm3,都比地球 的平均密度小得多,故推测地球内部物质应 当具有更大的密度,地心

13、最大为13g/cm3。 地球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呈不均匀 的阶梯状加大,例如在深度2900km、5120km 作跳跃式的增加; 2 、地压 静压力:这是由上覆地球物质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地球的静压力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地应力:来自地壳运动的应力,以水平力为主; 地压对煤矿巷道的破坏、煤与瓦斯突出有着重要 的影响作用!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对煤矿安全 高效生产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3 、重力 重力系指在地表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 的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地表某点的重力强度相当于该点的重力加 速度,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重力异常: 实测值大于理论正常值为正异 常(铁,铜,锌等),小于

14、理论正常值为负异常(石油, 煤,盐等) 重力勘探 4 、 地磁 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 角、磁场强度; 磁偏角偏在地理子午线东为 正偏角、偏西为负偏角。磁偏角 以指北针为准,下倾为正(北半 球)、上倾为负(南半球)。磁 场强度为磁力的大小。 磁异常:实测地磁要素值大 于正常值为正异常(磁铁矿、镍 铁矿);小于正常值为负异常( 石油、盐矿、金矿、铜矿等) 磁法勘探 5、地热 能源:太阳的辐射热、放射性元素蜕变 、重力 能,化学反应能,结晶能和地球自转热能等。 地内温度分为三层: 变温层(外热层):15-30m深 恒温层(常温层):年平均温度 增温层(内热层): 地温梯度(/100m):常温层下,深度每增加 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 3/100m 。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主要内容: 一、 地球的外圈层 二、 地球的内圈层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不是均质体,其物质组成的分布呈同 心圈层结构。大致以地壳表层为界分为外圈和 内圈。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圈包括:由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分 为地壳、地幔、地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