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加工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16820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加工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冷冲压加工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冷冲压加工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冷冲压加工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冷冲压加工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冲压加工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加工综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冲压加工 技术部 李 川 2006.12.03 分 享 l处处留心皆皆学问 l处处留心积积学问 目 的 l人身和模具、设备安全。 l保证设备和模具精度。 l延长设备和模具使用寿命。 l掌握正确技能。 六大步骤 l坯料的领用(含工序件) l冲压前的准备 l模具的安装 l冲压要求 l冲压后的处理 l模具的拆卸 坯料的领用(含工序件) l按工艺卡片、生产任务单、BOM单领取坯料。 l核对材料牌号、状态、规格、尺寸及公差,防止 下料漏检和运送过程中的混料 。 l检查制造程序卡上是否有检验印章或签字 。 l查看坯料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质量规定 。 如:氧化层、锈蚀、划伤、凹坑等。 l坯料在搬运及贮存过

2、程中一般不能落地,保持清 洁,堆放整齐 。 l做好标识,注明零件图号、名称、数量、材料牌 号,避免误用。 冲压前的准备 l冲压操作人员应熟悉冲压工艺文件、产品图样 和本工序的自检内容,对新模具要先熟悉其结 构和操作方法 。 a.工艺流程:冲孔、落料、弯曲、拉深、成形、切边 、切舌、剖切、下陷、翻边、翻孔、铆接等的组合。加工 前后的形状、尺寸及要求。文件描述、工艺附图、图纸及 技术要求。 b.要求:安装及送料方向,定位(首件、过程、末件) 。 c.模具结构:单工序、多工序;连续模(级进模、跳 步模)、复合模;顺装模、倒装模;顺出件、逆出件。 冲压前的准备 l操作人员操作前,要严格检查压力机是否运

3、转 正常,润滑是否良好,模具安装是否正确、牢 固(在第3部分模具的安装中详细讲述),模具是 否完整,状态是否良好。穿戴好劳保用品,正 确使用安全装置 (如吸盘)。 l工作台面应清洁。 a.没有无关零件(多余的任何东西),如:用了的扳手 、套筒、摇杆、棉纱(抹布),多余的垫块、压板,从模具 上取下的附件(限位块、限位钉)或零件等。 b.干干净净,无铁屑、渣滓、灰尘等。 模具的安装 l选择设备 a.冲压力。压力机公称压力模具工作的最大冲压力。 以冲裁力为例:冲裁力=btL=1.3tL。 b 极限抗拉强度。 单位:Mp。 剪切强度。 单位:Mp。 t 材料厚度。 单位:mm。 L 实际冲裁的轮廓线长

4、度总和。单位:mm。 b.闭合高度。压力机的最大封闭高度模具闭合高度压力 机的最大封闭高度-封闭高度调节量。 c.工作行程。压力机滑块行程 ( )模具工作行程。 d.压力机工作台面(含滑块)尺寸。压力机工作台面(含滑块)除 了能放下模具外,还应有足够的宽度用来安放压板或有位置安放 压紧装置。 e.冲压功。 模具的安装 l擦清压力机滑块底面、工作台面和垫铁平面以 及冲模上下模座的顶面和底面,不能有任何污 物和金属废屑,检查有无零件超出冲模上下模 座的顶面和底面(模柄除外),垫铁使用高度必 须一致 。 a.导柱(包括闭合后的余量)、导套、定位销、螺钉头 、卸料螺钉头。 b.凸缘模柄的法兰盘也不能超

5、出。如果超出必须使其 低于上模板上表面或在上模板上表面上必要位置均匀加垫 块(板)使其共面并水平。 模具的安装 l两个(或以上)人配合安装时要特别注意相互照应、协调, 保证人身、设备和模具安全。 l将冲模置于压力机工作台或垫铁上,移至近似工作位置, 应注意送料和取放零件的方向及安全性 。 在模具和垫铁间以垫一层报纸(或类似)为宜,以增大摩擦力防止 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移位。 l垫铁的位置应合理以保证模具刚性并使模具安全可靠,检 查工件或废料漏料是否顺畅,禁止使用硬物直接敲击垫铁 和模具以保持模具和垫板精度。 应在敲击位置垫上一块厚度适中(20mm左右)的垫板防止垫铁和模 具表面受损,垫板敲击后的面

6、会破坏垫铁和模具的表面精度,因此垫 板应始终只用一个面作为敲击面,另一面作为贴合面。 模具的安装 l当模柄外径小于模柄孔径时,必须采用专门的开 口衬套或对开衬套,衬套内径与模柄外径配合, 衬套外径与模柄孔内径配合。使用开口衬套时, 衬套开口处应正贴于滑块部分;使用对开衬套时 ,应该将两半各正贴于滑块和夹持块,而不允许 贴于滑块和夹持块的分界面上。 衬套使用后会在表面形成压痕,不正确使用会影响夹紧效果,严 重时还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对开衬套的两半要配对使用,保证有压 痕的一半始终正贴于夹持块,光滑平整的一半正贴于滑块。 另外,模柄和衬套的长度也要注意,过短也会影响夹紧效果发生 安全事故,应装配到

7、位后超出顶紧螺钉至少0.5d的距离(d为顶紧螺钉 公称直径)。 模具的安装 l用手(或摇杆)搬动飞轮或利用压力机的寸动装 置(或点动),使压力机滑块逐步降至下死点。 在滑块下降过程中适时移动冲模,以便模柄顺 利进入滑块的模柄孔内或使模座开口槽对准压 力机的T型槽。 要特别注意防止闷车,避免损坏设备或模具。 l调节压力机至近似的闭合高度。 模具的安装 l安装固定下模的压板、垫块和螺栓,但不拧紧 。使用压板固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压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并应基本平直。 压紧时,压紧力的作用点应通过支承点或支承 面。 支承、垫铁的高度要等于或略高于下模座被压 处高度。垫铁比被压处略高有几个好处:可使压紧点

8、 不在模具边缘而在偏里处,模具不会翘起来;用已变 形而微下弯的压板能把工件压得较紧;把螺母扳紧, 压板变形后仍有较大的压紧面积。 模具的安装 压板的数量和位置应合理,保证安装牢固,操作方 便。 不允许随便采用其它铁块、铁板等杂物代替垫铁。 要注意压板、螺杆和冲模的相对位置。压板和冲模 的接触点,应比压板和压力机台面的接触点更近于螺杆, 使压紧力较大。 模具的被压处必须有垫铁支撑,防止模具被压变形 影响模具精度和寿命。 拧紧程度:模具可以水平移动但垂直方向的活动量 以尽可能小为佳。 模具的安装 l紧固上模,确保上模座顶面与滑块底面紧贴无隙 。夹紧模柄时,应先旋紧压在夹持块上的两个螺 母,再用方头

9、螺钉顶紧模柄。必须拧紧相应的防 滑螺母。 l有上出料打件时,应先取下打杆横梁。 一般应将打杆先装入模柄,再将模具置于压力机工作 台或垫铁上。也可在取下打杆横梁后将打杆从滑块上方投 入。 打杆直径以能顺畅运动的最大直径为宜。 打杆长度应在所使用的设备上能正常工作,以在开模 状态能稍微顶起打杆横梁为宜。 模具的安装 l将压力机滑块上调35,点动压力机,使 滑块停在上死点。擦净导柱、导套及各滑块部 分,加以润滑油,润滑油应清洁、无变质。确 保导套上部出气槽畅通。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厚度定,应略大于被加工零件厚度 。防止下一步操作时闷车。 保证导套内无压缩空气,长时间工作后发热损坏。 平常应取下打杆横梁

10、,防止有打杆横梁而不使用时卸 料螺栓位置偏低损坏设备或模具。 模具的安装 l点动压力机空行程12次,将滑块停在下死点 ,使冲模在下模的压板螺钉还没有全部紧固时 ,依靠导柱和导套将上下模导正;无导柱导套 的拉深模、弯曲模用试件或与零件等厚的废料 均匀放在凸、凹模之间进行调试。然后将下模 的压板螺钉紧固。 形状复杂和难于调节的模具建议用试件,避免用等厚 废料调试。 如滑块上调过高不能有效导正上下模时可适当下调以 导正为宜,再重复上述操作。 模具的安装 l紧固下模时,不宜将一侧的螺钉或螺母完全拧 紧后再开始拧另一侧,而应将模具各侧的螺钉 或螺母交替逐步顺序拧紧,以避免原来与上模 对准的下模在拧紧过程

11、中偏移或倾侧。 l开动压力机,空行程3 5次,检查导柱、导 套是否摩擦。如果摩擦,检查原因并重新调整 模具。 一听:在空行程时听导柱导套是否有异响。 二摸:在空行程时用手指触摸导柱导套是否有振动。 此条要特别小心,注意人身安全,非熟练员工禁止使用。 模具的安装 上模座顶面与滑块底面未紧贴无隙。 模柄未夹紧。夹持块螺母、方头螺钉、模柄或衬套尺 寸不匹配或安装方法不对。 垫铁高度不一致。 各面(包括导柱、导套)不清洁或不平整(伤痕、变形 等)。 压板使用不当。选用、位置、方法等。 紧固顺序不当。上下模。 设备或模具本身问题。精度、变形等。 模具的安装 l开动压力机,调整闭合高度。冲裁模以纸片试冲

12、,以切断纸片为宜,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不应超 过0.8(冲裁厚度在2以下),观察毛刺 以判断间隙是否均匀。拉深模、弯曲模用试件或 与零件等厚的废料放在凸、凹模之间进行调试, 以零件平整和/或达到图纸要求为准。 调整时要特别注意设备工作状态和床身的变形情况。 l进行试冲并逐步调整滑块的高度,调整好以后, 应锁紧(含防滑螺母)调整装置。锁紧后应再试冲 并检查冲件质量和合模深度,直至满意为止。 模具的安装 l如上模有顶杆(打料杆)时,将滑块回到上死 点位置,装上打杆横梁,拧上螺钉防止滑落, 调整压力机上的卸料螺栓到需要的高度并保证 打杆横梁基本水平,拧紧防滑螺母。锁紧后应 再试冲并检查冲件出件是否顺畅

13、,直至调整满 意为止。 l刃口加油,用规定材料试冲若干件,检查冲件 质量是否稳定、合格。 形状、尺寸、毛刺高度、表面质量等。 冲压要求 l两个(或以上)人配合操作时要特别注意相互照应、协调, 保证人身、设备和模具安全。 l零件的定位面应与模具定位销(块)充分接触,放置必须到 位、可靠。如果是条料,应与导料板(销)充分贴合(接触) 。 l冲模在使用过程中,应采用润滑油经常对其导柱、导套部 位进行润滑,并时刻检查工作部分有无杂物及金属屑存在 ,若发现有时,应及时清除掉 。 l冲压用料及半成品坯料,应预先擦拭干净,在工作时板料 上应加少量的机油润滑凸模,以减小凸、凹模之间的摩擦 。 冲压要求 l冲压

14、件应完整,不得有影响强度、美观及使用 性能的缺损 。 l在弯曲、拉深成形过程中允许有轻微的拉伸纹 路和小的表面不平度 。 l进行工艺验证时或零件加工过程中前工序的形 状、尺寸对下工序影响较大时,应从头到尾按 全过程加工5套样件,验证合格后才能转入批 生产,禁止按工序批量加工,防止产生成批不 合格 。 冲压要求 l冲压时严禁几片重叠一起冲裁或成形,以免损坏 模具和发生安全事故 。 l冲压时应检查漏料是否顺畅,并及时清除模具下 的沉积料 ,以免损坏模具和发生安全事故。 l生产中应进行巡回检查,对冲压件质量变化进行 动态监控 。 l在冲制过程中,由于压力机的振动,可能引起固 定冲模的紧固零件产生松动

15、现象,操作人员必须 随时注意和检查各紧固零件的工作情况。 冲压要求 l冲压件毛刺高度的极限值按表1中的规定,在工艺文件中未对毛刺高度 作明确规定时按级要求 : 表 1 注:级(精密级)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冲压件;级(中等级)适用于 中等要求的冲压件;级(粗糙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冲压件。 材料抗拉 强度MPa 加工 精度 级别 冲 压 件 的 材 料 厚 度 常 用 材 料0.7 0.7 1.0 1.0 1.6 1.6 2.5 2.5 4.0 4.0 6.5 100 250 0.090.120.170.250.360.6 08AL 0.120.170.250.370.540.9 0.170.230.340.50.721.2 250 400 0.060.090.120.180.250.360808F Q195 Q215 ST12 0.080.130.180.260.370.54 0.110.170.24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