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575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 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 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 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 务

2、。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丝圭:纬 导师签 日 符号说明 墓塞堑三墓塞全整 塞垄整 A B A a b s c i s i ca c i d脱落酸 A F L P a m p l i f i e df r a g m e n tl e n g t hp o l y m o r p h i s m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B 9 d a m i n o z i d e比久( 丁酰肼) B H T b u t y l a t e dh y d r o x y t o l u e n e 丁基羟基甲苯 c e n t i g r a d e 摄氏度 C C C c h l o r

3、 m e q u a tc h l o r i d e 矮壮素 c D N A 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D N A 互补D N A c mc e n t i m e t e r厘米 C T K c y t o k i n i n 细胞分裂素 d d a y 天 D P S d a t ap r o c e s s i n gs y s t e m数据处理系统 D W d r y w e i g h t 干重 E L I S A e n z y m e 1 i n k e di m m u n o s o r b e n ta s s a y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 T

4、He t h e n e乙烯 F W f r e s hw e i g h t鲜重 G A g i b b e r e l l i n 赤霉素 h h o u r小时 I A Ai n d o l e a c e t i ca c i d吲哚乙酸 i P A i s o p e n t e n y la d e n o s i n e 异戊烯基腺苷 K T k i n e t i n激动素 L l i t r e升 L D P l o n g d a y p l a n t 长日照植物 L x l u x勒克斯 M H m a l e i c h y d r a z i d e 青鲜素( 马来

5、酰肼) m i nm i n u t e 分钟 m lm i l l i l i t e r 毫升 m i l lm i l l i m e t r e毫米 N A A n a p h t h y l a c e t i ca c i d 萘乙酸 n gn a n o g r a m 纳克 O P D o - p h e n y l e n e d i a m i n e 邻苯二胺 P P 3 3 3 p a c l o b u t r a z o l 多效唑 S D Ps h o r td a y p l a n t 短日植物 Z E N z e a r a l e n o n e玉米赤霉烯

6、酮 Z R r i b o s y l z e a t i n 玉米素核苷 L - - ,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l 弓f 言6 1 1 试验立题背景与意义6 1 2 蔬菜抽薹机理研究进展7 1 2 1 环境条件对蔬菜抽薹的影响8 l 。2 2 内源激素对抽薹的效应1 0 1 2 3 蔬菜抽差分子水平研究现状1 2 1 3 蔬菜抽薹调控技术研究1 3 1 3 1 品种选择1 3 1 3 2 播期调控。1 3 1 3 - 3 外施激素和生长调节剂1 4 1 3 4 栽培管理技术。1 6 1 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7 1 4 1 研究蔬菜范围不够广泛。1 7 1 4 2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7、1 7 1 4 3 研究成果未能形成调控技术体系。1 7 2 材料与方法1 8 2 1 植物营养状况、内源激素变化与抽薹的关系1 8 2 1 1 供试材料。18 2 1 2 试验设计18 2 1 3 测定项目及方法。1 8 2 2 自然状态下植株形态指标、苗龄大小、积温与抽薹的关系2 1 2 2 1 供试材料2 1 2 2 2 试验设计2l 2 2 3 测定项目及方法2 1 2 3 低温处理与大葱抽薹的关系2 2 2 3 1 供试材料2 2 2 3 2 试验设计一2 2 2 3 3 调查项目。2 4 2 4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抽薹的影响2 4 2 4 1 供试材料。2 4 2 4 2 试验设计。

8、2 4 2 4 3 调查项目一2 5 3 结果与分析。2 6 3 1 植株营养状况、内源激素变化与抽薹的关系。2 6 L 3 1 1 抽薹与未抽薹植株干重、干物质含量及其变化。2 6 3 1 2 大葱植株N 、P 、K 含量、C N 与抽薹的关系2 7 3 1 3 内源激素与大葱抽薹的关系2 9 3 2 自然状态下植株形态指标、苗龄大小、积温与抽薹的关系3 2 3 2 1 越冬前植株形态指标与抽薹的关系。3 2 3 2 2 冬前积温与抽薹的关系3 3 3 3 低温处理对大葱抽薹的影响。3 8 3 3 1 不同处理大葱温室、田间抽薹情况。3 8 3 3 2 各试验因素对大葱抽薹的影响。4 0 3

9、 3 3 大葱春化有效低温积温。4 0 3 3 4 大葱抽薹适宜苗龄、积温4 1 3 4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抽薹的影响4 3 3 4 1 各试验因素对大葱抽薹的影响。4 3 3 4 2 自然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大葱抽薹的影响。4 3 3 4 3 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大葱抽薹的影响。4 4 3 4 4 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大葱抽薹的影响。“ 3 4 5 生长调节剂施用时期对大葱抽薹的影响。4 5 3 4 6 最佳优化组合方案4 5 4 讨论。4 6 4 1 植物营养状况和激素含量变化对抽薹的影响4 6 4 2 自然条件下植株形态指标、苗龄大小、积温与抽薹的关系4 7 4 3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抽薹的影响。4

10、8 5 结论。4 9 参考文献51 致谢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 2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大葱先期抽薹严重制约大葱品质和产量,因此在大葱生产中应控制 先期抽薹;但是在大葱育种时,为了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需 要促进大葱提早抽薹。因此,研究大葱的抽薹机理和掌握调控大葱抽薹 的关键技术对于大葱栽培和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研 究了大葱植株形态指标、营养状况、播期、内源激素和积温与大葱抽薹 的关系,以及苗龄、低温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葱抽薹的影响及调控。 主要结果如下: 1 通过对大葱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的营养指标和4 种内源激素含 量的测定发现,大葱抽薹越冬

11、前植株需要有一定的营养积累;越冬前大 葱植株较低水平的N 含量和较高水平的C N 有利于抽薹开花,越冬后大 葱植株中的P 、K 含量与抽薹呈正相关;较高水平的A B A 含量对大葱抽 薹具有促进作用,越冬前较低水平的I A A 、G A 3 、Z R 含量、越冬后抽薹 前较高水平的I A A 、G A 3 、Z R 含量有利于大葱抽薹。 2 播期越早株高、茎粗越大,叶片数越多,抽薹率和抽薹指数越 高,抽薹越早,越冬前植株株高、茎粗、发生的叶片数与抽薹率呈正相 关;冬前积温值与大葱形态指标和抽薹率呈正相关,冬前积温值高,有 利于越冬前大葱植株发育,对提高大葱的抽薹率、提早抽薹有利。 3 自然条件下未发生抽薹的处理在温室内正常抽薹,且播期越早抽 薹率越高;各参试品种表现存在差异,章丘大梧桐平均抽薹率最高,鲁 葱三号次之,鲁葱一号则表现出较强的耐抽薹性。低温试验各试验因素 对大葱抽薹影响的效应顺序是:处理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