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491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邮电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EGPRS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应用研究 姓名:唐纪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宋荣方 20081001 南京邮l 乜人学T 程硕l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近年来,我国E G P R S 应用正同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是由于中国移动和中 国联通在2 G 数据业务方面的竞争。由于G P R S 承载速率明显低于C D M A1 X ,中闲联 通推出的基于C D M A1 X “互动视界”等高速无线上网业务,使中国移动基于G P R S 的W A P 等业务陷入了僵局。“互动视界”业务仅三个月就发展了3 0 0 万用户,几 乎是“移动梦网

2、 两年的业绩。为了应对C D M A1 X 的竞争压力,中国移动从2 0 0 4 年开始考虑在G S M 网络上引入E G P R S 。 E G P R S 技术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有超过3 0 0 多款成熟的E G P R S 终端面市, 超过1 5 0 个E G P R S 商用网络完成部署。而且全球许多运营商在3 G 部署后,仍然在 扩大E G P R S 的部署,通过低成本的G P R S E G P R S 网络提供3 G 的补充服务。 本文介绍了G P R S 技术的理论,分析比较了各种E G P R S 网络建设规划方法。 最后以郑州移动公司E G P R S 商用建设为例,

3、探讨了商用E G P R S 规划的最佳方案、 E G P R S 相对G P R S 的优越性和E G P R S 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协调发展,对目前各运 营商商用E G P R S 网络的规划建设均有借鉴意义。 南京邮l 乜人学T 程硕l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E G P R Sa p p l i c a t i o ni sa t t r a c t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si nC h i n a b e c a u s eo ft h ec o

4、 m p e t i t i o ni n2 Gd a t as e r v i c eb e t w e e nC h i n aM o b i l ea n dC h i n aU n i c o m A st h eG P R S Sb e a r e rr a t e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l o w e rt h a nC D M A1 X S ,C h i n aU n i c o m S h i 曲s p e e dw i r e l e s si n t e m e ts e r v i c e sb a s e do nC D M A 1X ,

5、s u c ha s “I n t e r a c t i v eV i s i o n ”, a r em a k i n gC h i n aM o b i l e SG P R S b a s e dW A Ps e r v i c ei nt r o u b l e “I n t e r a c t i v eV i s i o n ” h a sd e v e l o p e d3m i l l i o n su s e r sju s ti nt h r e em o n t h sw h i c hi sa l m o s te q u i v a l e n tt o “M O

6、 N T E R N E T ”St w oy e a r sa c h i e v e m e n t I no r d e rt od e a lw i t ht h ep r e s s u r ef r o m C h i n aU n i c o m C h i n aM o b i l ec o n s i d e r e d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E G P R Si n t oG S Mn e t w o r k f r o m2 0 0 4 E G P R St e c h n o l o g yh a sb e e nw i d e l

7、 ya p p l i e di nt h ew o r l d T h e r ea r em o r et h a n30 0 w o n d e r f u lE D G Et e r m i n a l si nt h em a r k e ta n dm o r et h a nl5 0c o m m e r c i a lE G P R S n e t w o r k sa r ed e p l o y e d M a n yo p e r a t o r sa r es t i l lb u s yi ne x p a n d i n gl o w c o s tE G P R

8、S n e t w o r k st oe n r i c h3Gs e r v i c e se v e na f t e rt h ed e p l o y m e n to ft h e m T h ep a p e rs t u d i e sE G P R Sb yi n t r o d u c i n gG P R St e c h n o l o g yt h e o r ya n dt h e n c o m p a r i n gd i f f e r e n tE G P R Sn e t w o r kp l a n n i n gm e t h o d s A ne x

9、 a m p l ei nZ h e n g z h o u E G P R Sc o m m e r c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d e s c r i b e d T h e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b e s ts o l u t i o no f E G P R Sc o m m e r c i a lp l a n n i n ga n d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E G P R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G P R S T h e h a r m o n i o u

10、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G P R Sn e t w o r k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i sa l s os t u d i e di n t h ep a p e r T h ep a p e rc a nb er e f e r e db yo t h e rc a r d e r s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E G P R S n e t w o r k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卜人声所呈交的1 学位论义足我含人任导帅指导I o 逊行的研究

11、T 作及j 仪衔I - I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巾特别加以标渖刷敏埘的 地方外,沦义I l I ,1 包含乓他人已经发r & 或撰写过的倒f 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1 Jj 剐呸电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邯而使川过的材 料。与我H 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住论文I | l 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疆羔垂垒l lJ f :l :竺望墨:P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I | | | 5I 乜火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 :搴人所送交一静位沦文的复印什和r 乜了文档,可以采川影印、缩印或其 他复制手殴f 袋存沦义。本人电子

12、文档的I 勺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4 f l 一 致。,除化f 宋密期l J 帅勺俅密沦义外,允 7 r 论文被盘阅们借阅,可以公夼 ( 包肝1 :I J 警) 沦文的令脚I I I h - 伊部分内容。论文的公自i ( 包括:p J ¥瓷) 授权 南京 | I | :电大! 学影f 究生嗣5 力、= ( ! 世。 魏缸臀名:龌 南京邮l 乜人学T 程硕1 :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0 l 高 第一章引言 1 1 应用背景 G S M 和T D M A 1 3 6 是现在全球通用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标准。由于用户数量 巨大,增长快速,运营商不可能抛弃现有网络而建立起全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统。因此只

13、有采取逐步演进的方式,而E D G E 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现有G S M 系统,一般仅能够提供9 6 k b i t s 的电路型数据业务,这样低的数 据通信速率显然无法满足移动多媒体数据通信的需求,因此,厂家们纷纷在,r 发 新的、速率更快的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G P R S ( 通用分组无线服 务) 和H C S D ( 高速率电路交换数据) 。H C S D 的最高速率可达5 7 6 k b it s 。G P R S 在 核心网络首次引入了分级交换的方式,成为G S M 向第三代网络演进的必经之路, 可向用户提供最高速率为1 7 1 k b i t s 的链路,一般只

14、为1 0 8 k b i t s 。H C S D ( 或原 G S M 系统) 和G P R S 系统都可以采用一种新的高电平调制方式的E D G E ( 增强数据速 率业务) 来提高调制的有效性,它能使得用户数据速率达到3 8 4 k b i t s 。这种基于 第二代的无线接入技术E D G E ,为G S M 和T D M A - 1 3 6 在现有频段( 8 0 0 、9 0 0 、1 8 0 0 和平共处9 0 0 M H z ) 上发展第三代业务提供了可能。 E G P R S 应用除上述原因能广泛被应用外,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背景凶素构成: ( 1 ) 国内3 G 牌照发放、3

15、G 建设时问迟迟未定; ( 2 ) 在G S M 频段上能与C D M A1 X 抗衡的只有E G P R S ; ( 3 ) E G P R S 和3 G 相比,建网费用较低,不需要新的频谱资源,现有G S M 网元火多 数可以升级; ( 4 ) 可以有效提高现有G S M 网络的数据承载能力,培养数据市场,为3 ( ;打基础; ( 5 ) 由于2 G 网络会长期存在,E G P R S 可以作为底层的大承载网,使3 G 规划、建 设更加灵活。 1 2E G P R S 商用情况 据统计,截止至1 J 2 0 0 5 年底,全球E G P R S 商用网络共有3 6 3 0 ) 3 用户。全

16、球移动供 应商联盟( G A S ) 显示,至! i J 2 0 0 6 年3 月,在7 6 个国家和地区共部署了1 3 6 个E G P R S 商 用网络。在国内,中国移动迫于中国联通的竞争压力,前期先在广东、上海、江 南京邮1 1 1 人学T 程顾1 :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带0 I 高 苏、浙江和重庆等部分热点地区引入了E G P R S ,资费仍然沿用G P R S 的计费办法。 欧洲厂商( 如:诺基亚和爱立信等) 一直致力于E G P R S 技术的推广,其G S M 网 络设备升级支持E G P R S 较方便,多数新型号设备通过软件即可完成升级,旧型号设 备可能还需要更换硬件。北美厂商( 如:M O T O 、北电等) 对G P R S 的C S 3 4 支持较易, 软件升级即可,而支持E G P R S 贝J J 需大版本升级和更换硬件。国内厂家( 如:中兴和 华为) 现有设备均不支持E G P R S 。 经过几年的发展,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