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4599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国内扩大内需政策 1、 政策出台的背景 始于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像传染病一样,从2008年9月开始向 外传播,并迅速蔓延至日本及欧盟各国家,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受世 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出经济衰退的一些典型症状, 如投资率下降、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尤其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 后,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显著下滑,中国 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方案。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 施,这十项措施是: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

2、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 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 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 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 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 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 4万亿元。 从2008年9月,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开来,在11月初中国政府就出 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财政政策。为什么政策的出台需要如此之快? 面对经济的衰退,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

3、又为什么能拉动国内需求?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把 目光从政策转向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看看通过简洁的经济学模型, 我们能否对国家的政策有更清晰的理解。 二、 扩大内需政策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我们首先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来说明金融危机使我国总需求减 少。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的表达式为: GDP=C + I + G +NX 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 口。 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消 费减少,再加上投资下降等原因,我国GDP的增长率明显减缓。根据国 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8年第一季度、前两季度、前三季度和全年的 国内生产总

4、值比2007年同期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分别为10.6%、10.4%、 9.9%和9.0%。 这说明名义产出PY比预期的在减少,又由于在短期内物价水平P 是 固定的,这导致名义收入Y的减少,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在朝预期需求曲 线的左方移动。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当经济出现短期波动时,国 家可以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学 中,把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宏观政策行为叫做稳定政策。我 们首先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说明国家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稳定 政策的必要性。 (一) 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图1 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根据货币数量论,我们可以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

5、求曲线 ;由于在长期中,生产的产出取决于固定的资本和劳动量以及可 获得的技术,而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为一条 垂直的直线;在短期中,一些物价是黏性的,我们用一条水平的短期总 供给曲线SRAS来代表这种情况。一开始,长期均衡位于总需求与长期 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价格调整实现了均衡,因此,当经济处于长期均 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必定也在这一点相交。整个模型见图1。 现在,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体经济衰退,总需求曲线向 右移动到 ,如图1所示。在短期中,物价是黏性的,因此经济从 A点移动到B点,产出与就业下降到低于其自然水平。如果政府对经济 放任自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

6、对低需求做出反应,工资与物价下 降。物价水平的逐渐下降使经济向下沿着新的需求曲线 移动到C 点,这是新的长期均衡。这说明经济能够自我恢复,但其代价却是经历 一个长时间的衰退期。现在,中国政府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其目 的就是要利用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刺激居民消费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拉动 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 尽快恢复到原先 的水平,避免经 历一个较长的经济衰退期。这正如经济杂志社在采访清华大学中国 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时,李主任所说,“财政政策是一副猛 药,这副猛药下去后,它对经济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问题在于你这 个猛药要快,如果你慢的话,等经济体已经热起来了,已经自己走出低 谷的时候,

7、你再起作用的话,劲用反了,就不起作用了。” (二) IS-LM模型 我们已经说明了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是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接 下来,我们利用构成总需求曲线理论基础的IS-LM模型,来看看扩张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怎样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 1财政政策 我们以增加政府购买为例,减税等其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讨论 类 图2凯恩斯交叉图 图3 IS曲线向右移动 现在,假设政府购买增加了G,那么在凯恩斯交叉图(图2) 中,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G,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由于政府购买 对收入有乘数效应,收入从Y1增加到Y2,其中Y2-Y1=G/(1-MPC), MPC为边际消费倾向。 由于在任

8、何给定的利率上,政府购买增加G使收入水平增加 G/(1- MPC)。因此,正如图3所示,IS曲线向右等量移动,经济的均衡点从C 点移动到D点。收入从Y1 上升到 Y3,而利率从 r1上升到 r3。由于利率 的上升,企业削减其投资计划,投资的这种减少部分抵消了政府购买增 加的扩张效应。因此,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 Y3-Y2 小于凯恩斯交叉图中收入的增加 Y2-Y1。 最后,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针对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的,这说明在 任意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3-Y1 。 2货币政策 现实中,政府在出台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使 LM曲线向右移

9、动,导致利率下降。于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利率并不 上升反而下降,那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 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来讨论扩张性货币政策讨论。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于是货币的 供给M增加。因为在短期物价水平P是固定的,M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 额M / P增加。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对于任何给定的收入水平,实际货 币余额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因此,正如图4所示,LM曲线向下移动,均 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 图4 LM曲线向下移动 由于货币供给M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产出PY的名义值。对任何一个给 定的物价水平P而言,产出Y增加。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样也使总 需求曲

10、线向右移动。 三、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实能使需 求曲线向右移动。现在的问题是,当局在采取政策时,如何把握政策的 度?或者说,采取扩张性政策后,IS-LM曲线会移动到什么位置?直观 的分析告诉我们,它取决与IS、LM曲线的斜率。 图5曲线的斜率决定政策的效应 如图5,当 IS1曲线向右移动到 IS2位置时,收入 Y1移动到 Y2。现 在假设LM曲线是一条更平坦的曲线LM2 ,则要使Y1 移动到Y2 ,只需 使IS曲线移动到IS3 即可。这说明,在LM曲线更平坦的条件下,只需采 用较小的政策力度,就能达到增大产出的效果。 对于lS曲线,可以得出同样

11、的结论,即当IS曲线更平坦时,达到一 定的政策目标,只需采取比IS更陡时较小的货币政策力度。 四、中国的IS-LM模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IS、LM曲线的斜率决定着政策作用的 效果。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我们需要知道 中国的IS、LM曲线的斜率。 任太增(2000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但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敏感等原因,使得中国的IS 曲线虽然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一般特征,即向右下方倾 斜,但在目前,它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更陡。在经济萧条时 期,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无限膨胀,投机性货币需求在整个货币需求

12、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时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 需求函数决定,是一条相当平坦的曲线。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IS曲线的斜率较大,LM曲线的斜率较小,由本 文第三部分的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政策力度的条件下,我国采用财政政 策比货币政策要更有效。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应采取积极的货币政 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与中央的决策是一致的。 五、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经济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我们确实要迅速采 取扩大内需政策。而且由中国IS、LM曲线的斜率知道,在当前我们应 主要采取财政政策,并辅以相应的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具体来说: IS2 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赤字,增加发行国债加大政 府投资力度,在增加投资总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投资的方向:要进一 步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民生”行业投资;此 外,要增加农村投资,释放农村消费能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仍可采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以及公 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可以考虑单方面降低贷款利率,缩小存贷差。 央行可以通过减少发行或回购商业银行的票据,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 流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