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0365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激光测振新方法的研究 R Research on esearch on N Novel ovel M Method of ethod of L Laser aser V Vibration ibration M Measurementeasurement 姓姓 名名 李志军李志军 学科专业学科专业 光光 学学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光纤通信与先进传感技术光纤通信与先进传感技术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俞本立俞本立 教授教授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 2002008 8 年年 5 5 月月 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

2、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安徽大学安徽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李志军 签字日期: 2008 年 06 月 02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安徽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安徽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3、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李志军 导师签名:俞本立 教授 签字日期:2008 年 06 月 02 日 签字日期:2008 年 06 月 02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III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引言 . 1 1.2 激光干涉测量原理和激光测振技术的发展状况 . 1 1.2.1 激光干涉测量原理 . 1 1.2.2 四种经典干涉仪结构 . 2 1.2.2.1 马赫泽德干涉仪 . 2 1.2

4、.2.2 萨格纳克干涉仪 . 3 1.2.2.3 迈克尔逊干涉仪 . 4 1.2.2.4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 5 1.3 激光测振技术的发展状况 . 6 1.3.1 莫尔干涉术 . 6 1.3.2 全息干涉术 . 6 1.3.3 激光散斑干涉术 . 7 1.3.4 激光多普勒技术 . 7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8 参考文献 . 9 第二章 实现信号正交的两种方法 . 11 2.1 引言 . 11 2.2 相位载波零差解调法 . 11 2.3 双光路平衡探测法 . 13 2.3.1 双光路平衡探测法原理 . 13 2.3.2 实验结果 . 15 2.4 双光路平衡探测法的优点 . 16 2.5 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17 第三章 波片的作用及影响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因素分析 . 19 3.1 波片 . 19 3.2 四分之一波片和二分之一波片的作用 . 20 3.2.1 四分之一波片的作用 . 20 3.2.2 二分之一波片的作用 . 21 3.3 影响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因素分析 . 22 3.3.1 温度变化对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影响 . 22 3.3.2 厚度变化对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影响 . 23 3.3.3 入射角变化对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