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10331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研究 邹衡田坤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 摘要: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染色工艺具有染色时间短,蒸汽和盐用量少等特点。本研究针对一 氯u 匀三嘻型和双活性基这两类话性染料进行7 短流程湿蒸染色工艺的实验探索,并与常规工艺进行T 对 比,提出7 优选工艺。 1 前言 1 1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背景及发展现状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垒,价格低廉,工 艺简便和匀染性好等优点,在棉织物染色和印花工艺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中活性染料对纯棉织物进 行轧染染色普遍使用轧烘一焙法、轧烘一轧蒸法及 冷轧堆等工艺,其中尤以轧烘一轧蒸法较为普遍。 但是这些工艺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轧一烘-

2、焙法的固色 率较低,使用的尿索在高温固色时会发生分解,放出酸 性物质和小苏打,还可能形成有毒的氰酸或异氟酸盐口】, 造成环境污染,轧烘一轧蒸法工艺虽然固色率高达 8 0 8 5 以上p 】,但是流程长,染色过程中用盐、氢氧 化钠、水玻璃、纯碱、尿素等化学品使用量很大, 这不仅使染色成本上升,而且所应用的化学品大部分 在水洗过程中由废水排出,污染环境,能耗多【4 ) 。 当今世界经济和生态已成为两大主题,所以 工艺简单,染色重现性好,染料的利用率高,节 能环保成为了业内所追求的目标。 针对活性染料连续轧染纤维素纤维机织物的这 些问题,2 0 世纪8 0 年代联邦德国H o e c h e s t

3、 公司和 B r u c k n e r 联台研制了E c o S t e a m 工艺,首先提出了括 性染料的湿蒸染色工艺,即织物经浸轧染液后不经 干燥,湿态汽蒸。这是一种节能的方法,由于没有 因烘干时造成的泳移,染色物色泽均匀。1 9 9 5 年德 国M o n f o r t s 和Z e n e c a 公司联合开发了湿蒸染色机和 与此相关的湿短蒸工艺,即E c o n t r o l 工艺。1 9 9 8 年 德国B a b c o c k 纺机公司与德国B A S F 公司研发的巴 布科- 热媒烘干机,完成了E c o F l a s h 新工艺【”。以上 湿蒸新工艺为清洁生产创造

4、了新颖的工艺条件。 湿短蒸染色工艺在我国也有较早的研究和发展, 一1 2 一 原纺织部印染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上海二印、上海 纺织职工大学印染分校派选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研究 小组,于1 9 8 8 年7 月针对湿短蒸工艺开始协作进行研 究,并于1 9 9 2 年与南通印染机械厂一起根据染色原 理设计了一台温蒸染色机,但未能推上工业化生产。 2 0 0 1 年南通经纬印染机械厂投产了两台,一台上海二 印巳安装,经过调试阶段后投产,另一台也已安装。邯 郸进口一台M O N F O R T S 湿短蒸染色机也已投产。 1 2 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特点 活性染料和纤维素纤维反应除了受到染料本身 结构的影响以

5、外,还受湿度,汽蒸时间,温度,染液p H 值,电解质等的影响。 湿短蒸工艺采用湿布直接进人汽蒸箱的新工艺 方法以克服布面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染料发生泳移这 是湿短蒸工艺的特点之一。 研究表月,棉织物染色时含水率为3 0 时, 即达到临界含水率时,纤维的溶胀程度最大,上染 率最高”,此时纤维结构单元都浸透了水分,尺寸达到 最大值,可接近性也最大,易使染科进入纤维孔道内 部。织物含湿率对上染率的影响在图1 中给出。 湿短蒸工艺采用的载热体是大量干热空气渗入 一定最饱和蒸汽。此混合载热体是不饱和的过热蒸 汽,织物干燥时,气相的水蒸气在织物上冷凝, 容易渗透,使织物充分溶胀,有助于活性染料分 子占据大分

6、子内台适位置,并与纤维素反应。水分 子的存在将大大地加快并有利于染料固着过程17 】。 在过热蒸汽中与在千热空气及饱和蒸汽中相比,在 过热蒸汽中反应速率常数要大得多,而活化能却 小,有利于染料在纤维上固着。而且,过热蒸汽 的比热为千热空气的一倍,其比重仅是干热空气的 2 3 ,因此容易将热量传递给织物,加快染料与纤 维的反应【s 】,充分显示过热蒸汽固色的优越性。采用 过热蒸汽作为热媒,这是湿短蒸工艺的特点之二。 温度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温度可以 同时使染料与纤维的反应和染料的水解反应速率都 得到提高。同时,由于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反 应是一放热反应,因此,从热力学角度来讲,提 高上染温

7、度还会降低染料的平衡吸附量。 实际上,织物含湿率高于临界含水率时系等 速干燥过程,织物温度等于湿球温度,为相对湿 度的函数。当织物含湿率低于3 0 时,织物温度 将上升,而超出该湿球温度,甚至达到千球温 度。有人认为,在烘蒸箱内分为两个阶段,以临 界含水率为界限。前一个阶段有利于染料的上染, 后一个阶段则有利于固色【8 】。比如二氯均三嗪活性 染料干球温度达到1 2 0 ,相对湿度2 5 ,湿球温 度6 8 。一氯均三嗪- 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干球温度达到1 4 0 。C ,相对湿度3 5 ,湿球温度7 5 。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干球温度将提高到1 6 0 , 相对湿度4 4 ,湿球

8、温度8 0 p I 。当所取干球温 度提高时,织物上水分蒸发太快,相对湿度太 低,不利于纤维的溶胀和染料的渗透,根据活性 染料的不同活性基团的反应温度来确定不同的湿球 温度,利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来调节湿球温度。 其实上述染料在这种温度下已经能够固色。但是相 对湿度太高则相应湿球温度低于该干球温度的露点 温度,在烘蒸箱内会出现结露而造成水滴。 让织物在临界湿度和湿球温度附近上染和固色 以得到最高的平衡上染率和最好的匀染性,这是湿 短蒸工艺的特点之三。 p H 值是活性染料固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染色 工艺中可通过不同碱剂的选择和用量来调节这一因 素。碱剂的种类和p H 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活性染料 的

9、固色速率、固色率、匀染性以及染料一碱剂混台 液的稳定性。随着染液p H 值的增大,活性染料对 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也随之降低,同时染料的水解 速度加快。根据有关资料,一氯均三嗪一乙烯砜型 双活性基染料是含有乙烯砜基的中等反应性活性染 料,较适宜的固色p H 值范围为9 - 1 1 5 。对于一氯 均三嗪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无论给色量还 是匀染性使用混合碱( N a O H + N a S i O ,) 均高于使 用N a O H 。N a ,S i O ,本身显示碱性,同时又作为缓 冲剂,保持碱液P H 值稳定,并使织物吸碱均匀, 有利于匀染性的提高,但容易形成硅垢。由于乙 烯砜基团的存在,

10、一氯均三嗪一乙烯砜型双活性基 活性染料在p H 值 8 的碱性介质中容易发生消除反 应而水解,而水解染料的上染率仅及未发生水解染 料的三分之一左右1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反应 性较弱,碱剂要求较强,采用N a O H + N a ,C O ,混合 碱剂,随着N a O H 的用量不同可以保持不同的p H 值。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液的稳定性较一氯均三 嗪- 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液好。由于碱剂对活 性染料染色过程有这些影响,这就要求在生产中用采 用小容量的染液轧槽【l “,保持染液在染色过程中及 时交换,井使用精度很高的计量比例泵严格控制碱剂 的用量,从而使得染液的供给很快达到动态平衡。 影响活

11、性染料和纤维素纤维反应的另一重要因 素是盐的作用。众所周知,食盐或元明粉的应用 都可以提高染料的直接性。纤维素纤维在碱性溶液 中带较多的负电荷,盐具有促染效应和降低纤维素 纤维与染料之间的库仑力的作用。在常规工艺中都 大量的使用盐作为促染剂( 甚至高达2 5 0 9 L ) ,这 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i i l j 且,这些盐又被冲洗进 废水中,导致环境的污染。而湿短蒸工艺,由于 在固色工艺中进行了改进,使得染料分子有足够的 时间扩散、渗透,从而有更多机会与纤维素纤维 上的羟基进行反应,可以省去促染的盐。这样大 大减少了盐在废液中的排放量,从而降低了污水对 环境的污染程度】,湿短蒸工艺这一重要

12、特性顺应 了环境保护对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尽可能少的 加入化学品这是湿短蒸工艺特点之四。 2 实验部分 2 1 实验材料、仪器及化学药品 2 1 1 实验材料 全棉纱卡染色坯( 半漂) 1 】7 c m5 0 6 2 5 t e x 5 0 3 9 2 3 6 2 1 0 c m 1 3 一 毛标准贴衬织物G B 7 5 6 , 4 _ 1 4 4 c m l5 6 2 r e x 2 j 0 1 8 0 t o c m 2 12 实验仪器 烘蒸两用机M a t h i s ( 瑞士生产) 电脑涮色配色仪C o l o r E y e7 0 0 0 A 实验室P H 计P H S J 一3

13、F 型(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雷磁仪器广生产) 摩擦牢度机J X 5 0 2 4 ( 温州市纺织工业标准仪 器厂生产) 台式天平S L 2 5 2( 上海民桥电子仪器厂生产) 标准光源箱V e r i v i d eC A C 6 0 21 3 染料及试剂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 上海二印提供) K 2 B P 红、K 6 G 黄、K G L 蓝 双活性基型括性染料( 万得提供) M e g a f i x 红、M e g a f i x 兰、M e g a f i x 金黄、 M e g a f i x 黑 N a O H ( S E 业品) ,N a H C O ,( 分析纯) ,N

14、 a 2 C 0 ,t 工业 品) ,N a ,S i O ,( 分析纯) 标准皂粉 2 , 2 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根据一氯均三嗪型和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的特性及染色条件范髓针对染色时间、温度、担 对湿度、P H 值、碱荆使用辱条件进行实验,对 其工艺进行研究,同时与几种活性染料染色的常规 工艺进行对比,通过对染色布K S 值比较得出不同 染料的湿短蒸优选工艺,同时对上述染色织物的色 牢度进行了测试。 2 2 1 工艺流程 湿短蒸工艺: 浸轧染液( 二浸= 轧,轧液率6 0 7 0 ) _ 高温烘 蒸固色_ 水洗_ 皂洗( 9 0 ,2 0 m i n ) _ 水洗_ 烘干 轧一烘- 焙法: 浸

15、轧染液( 二浸二轧,轧液率6 0 一7 0 ) _ 预烘 ( s s z 2 ,S t a i n ) - - - , 高温螺烘鼠色( 一氯均三嗪话性染 料1 6 0 C ,3 r a i n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l5 0 ,2 r a i n ) 水洗- 皂洗( 9 0 ,2 0 r a i n ) - + 水洗_ 烘干 轧烘一轧蒸法: 浸轧染液( 二浸二轧,轧液率6 0 - 7 0 ) _ + 烘干 ( 8 0 ) - 浸轧碱液( 二浸二轧) - 汽蒸固色( 饱和蒸 汽,1 0 2 ,3 m i n ) _ 水洗- + 皂洗( 9 0 ,2 0 m i n ) _ 水洗 - 烘干 2 2 2

16、 工艺处方 湿短蒸染色: 轧烘一焙法: 染料浓度:2 0 9 L 碱荆:N a O Hl g L + N a ,C 0 31 0 9 L + 尿素2 0 9 L 轧烘一轧蒸法: 染料浓度:2 0 9 L 碱剂:N a O H5 e L + N 钆C O ,1 0 e L + N a C I2 0 0 9 L 2 2 。3 瓤试方法及标准 K S 值测试 在电脑铡色配色仪器上进行染色布样的K S 值 测定并记录每种颜色的染色布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 K S 值。 耐摩撩色牢度实验G B T 3 9 2 0 19 9 7 表I 一氯均三嗪染料湿短蒸工艺处方 其他工艺条件 变化条件变化范围染料时间十球温 相对湿度 碱剂 浓度m i n度 M 哟 i + 对闻m i nl ,2 ,3 4 ,5 ,6 2 0 9 r L 1 6 04 0 N a 2 C O ) N a O H +千球温度 4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