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杜甫诗首《哀江头》

乐***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5KB
约17页
文档ID:118069366
杜甫诗首《哀江头》_第1页
1/17

哀江头 杜甫 这首诗为至德二载(757)春,杜甫 陷贼长安时作曲江为唐时游赏胜地, 唐玄宗与杨贵妃常游幸于此今玄宗奔 蜀,杨妃缢死,诗人身陷贼中,旧地重 游,抚今追昔,哀思有感,遂作此诗 创作背景 感受诗的情感,并从诗中找出 最能概括整首诗情感的词【诗眼】 出来 哀 感情基调是:沉痛 围绕“哀” ,全诗分三层展开: 现实——过去——现实 哀江头 杜 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一、写长安沦陷后 的曲江景象 二、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 到曲江的繁华景象 三、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 的感慨 眼前从前现实 ——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 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今日的“游人”! 行人哭,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 两句诗,侧面反映了因战乱造成的死寂压 抑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 的心理。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眼前 诗句理解赏析 ——“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 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 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 构成了今昔对比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为 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 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显示 了物是人非的无限凄凉 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写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明珠宝器映照得 花木生辉 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 从前 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笑正坠双飞翼 ——通过写“才人”来写杨贵妃才人们仰射 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可惜,这精湛 的技艺不是去用来维护天下的太平和国家的统 一,却仅仅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粲然“一笑” 讽刺帝王后妃放纵淫逸的生活,种下祸乱的根 苗! 赏析题:分析此四句情与景的关系 此四句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 景 “一笑”二字颇有深意,含蓄地讽刺了 唐明皇的荒唐可笑正坠双飞翼已暗含 玄宗、贵妃马嵬死别。

这一层表面上写昔日之“乐”,随从豪华 ,射技高超,游苑欢乐,但“乐”中含哀,以 乐衬哀,倍增其哀 杨玉环 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 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 ,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 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 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 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 ,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 者杨贵妃与西施、王昭 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 四大美女 写杨贵妃遭变横死游魂亦“归不得”,唐玄 宗却经由剑阁逃入蜀地与前面“笑” “乐”形 成鲜明对照指出了他们纵乐无度与悲 惨结局的因果关系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现实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草江花岂终极? ——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 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 ,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 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 反衬手法的运用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诗人感慨的深 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 “黄昏胡骑尘满城”,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 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 “欲往城南望城北”:诗人心烦意乱竟到了不 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揭示战乱给诗人 带来的内心巨大哀恸。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哀”是诗人 爱国真情的体现,哀国破,哀家亡,哀君王之出逃 ,哀杨妃之罹难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 ,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 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 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 邈 总结: 诗眼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 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表达对国破家亡 的深哀巨恸 主旨 1、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 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 2、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 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 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 高潮 3、强烈的对比效果,以回忆李、杨的乐衬 亡国的哀,今昔对照,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 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波折跌宕,纡曲 有致 艺术特色 诗人抚今追昔,痛感玄宗君臣行乐无度,以 致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 变化写起,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 灭亡的历史悲剧,对唐玄宗、杨玉环既有谴责 ,又寄予哀怜 诗歌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 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 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

这是李唐盛世的 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结语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