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805597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岱冰雪文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 计 12 分)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

2、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挹(y):舀。1.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B.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C.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D.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2.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3、则冰雪之能寿物也(长寿)B. 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凭借)C.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这样) D作之者固难(本来)3. 下列每组加点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 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 莫深于诗文 末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C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D. 即使其能解能说矣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B. 先由物的“冰雪之气”,过渡到人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文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C. 文中“作之者

4、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反映出作者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因此,他更愿意成为凡夫俗子。D. 作者流露出的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和天下无人能识君的无奈之情。5. 文言文翻译 (6 分)(1)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3 分)(2) (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3 分)答案:10-13 C A C C14(1)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2)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耕种田地,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译文: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

5、冰雪是能够使食物保鲜。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注: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注:嗅觉芳香、味觉五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所以说: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