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05192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将相和》课件教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改编。作者汉代的司马迁。 赵王 无价之宝 和氏璧 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胆怯 鼓瑟 推辞 拒绝 上卿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能耐 诸位 负荆请罪 大夫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同心协力: 渑池: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 买不到。 因回避而不说。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 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 打仗。 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 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 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

2、玉制成的璧。“完璧 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 损地归还原主。 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 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 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 事。这 个故事发生在_时候,主要讲了 _,_,_ 三个故事。 战国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蔺相如机智勇斗秦王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语言1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

3、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 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 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语言2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语言3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 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 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 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 话,先把十五个城叫给我国,我国马 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 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 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 ,只得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 大大方方 语言4 动作 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4、 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 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 课堂练习 : 1、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 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_。 蔺相如看出秦王的骗局 2、用上“之所以是因为 ” 联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说一句话 。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 且叫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 护了赵国的尊严。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 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 从“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 是一个 的人。勇敢、随机应变 思考: “渑池之会”上秦 赵两国是打了平手, 还是分出了胜负?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起因

5、: 经过: 结果: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蔺相如语言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 、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 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们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呀! 蔺相如动作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赶紧 叫车夫往回赶。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 廉颇语言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爽。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 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廉颇动作 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 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 如和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 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 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 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将相和 好的根本原因是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