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技术与应用-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802049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RAN技术与应用-3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IPRAN技术与应用-3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IPRAN技术与应用-3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IPRAN技术与应用-3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IPRAN技术与应用-3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PRAN技术与应用-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RAN技术与应用-3(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P RAN技术与应用应用篇分组化RAN承载网的发展策略和应用部署Page 3 分组化分组化RAN承载网与承载网与IP城域网的关系和发展策略城域网的关系和发展策略 网络规划与部署网络规划与部署 移动回传与全业务运营移动回传与全业务运营分组化RAN承载网的发展策略和应用部署Page 41.业务IP化和大颗粒化,导致城域网将由主要承载现有E1/STM-1(2M/155M速率)TDM业务逐渐转向承载FE/GE(10M/100M/1000M速率)IP业务。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 “以TDM电路交换为内核”向 “以IP分组交换为内核 ”演进2.3G和全业务竞争,导致城域网不仅承载2G/3G语音和数据业务,

2、还需承载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网需要扩大规模并考虑多业务统一承载 对于基站和高价值集团客户等高价值业务和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宽带等低价值业务,需要合理选择组网技术 增强对于大规模数据业务的控制和管理3.TD-SCDMA空口精确时钟和时间同步需求,导致城域网需要提供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传送能力。 改造现有MSTP/SDH网络成本较高 新建分组化城域网应考虑1588v2等同步功能IP over SDH/WDM城域网核心层MSTP/SDH城域网汇聚 /接入层路由器 +传输组网, GE及以上颗粒业务逐渐采用 IP over WDM,小颗粒业务仍采用SDH环网以 MSTP/SDH环网为主,承载 2G基站和

3、少量集团客户业务;主要采用城域传送网MSTP/SDH,承载以小颗粒TDM业务为主的2 G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缺乏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数据网规模较小现状需求和挑战二三层交换机星型组网,接入少量家庭和中小企业用户城域网现状和面临的挑战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53G对城域网带来的挑战TD回传网络的需求业务 IP化,以承载分组业务为主业务 化,以承载分组业务为主TD回传网络的现状OAM和保护等电信级能力和保护等电信级能力以承载 TDM/ATM电路业务为主以承载 电路业务为主TD回传网络的挑战传输接口和内核 IP化传输接口和内核 化平滑演进平滑演进IP

4、 over Fiber/SDH/WDMBSCBTS Node BTDME1IMA E1RNC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E1E1/STM-1E1/Ch-STM-1622M/155MSDH/MSTP2.5G/622M城域网城域网接口速率和带宽需求加大接口速率和带宽需求加大接口速率小、带宽需求小接口速率小、带宽需求小大容量传输,提高带宽效率大容量传输,提高带宽效率对不同业务有不同 QoS保证对不同业务有不同 保证对所有业务都保证高 QoS对所有业务都保证高区分 QoS传输区分 传输提供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提供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支持频率同步,不支持精确时间同步(目前传输都不提供)支持频率同步,不支持精确时间同步

5、(目前传输都不提供)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传输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传输IP over Fiber/SDH/WDMBSCBTS Node BFE/E1FE/POSRNCFEGE/STM-1GE/POS2.5G/GE/622M10G/2.5G/GE?2G和 3G共传输和 共传输平滑演进平滑演进新技术?新技术?SDH/MSTPSDH/MSTPOAM和保护等电信级能力和保护等电信级能力2G和 3G共传输和 共传输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6城域传送网 IP化 的需求 面向 2G和3G 基站回传,并兼顾未来全业务(家庭 、集团的宽带业务接入)发展 (一)基站业务 1

6、、 BTS/Node B和 BSC/RNC的内核和接口类型、带宽颗粒9 BTS和 BSC内核TDM/ 今后 IP, BTS接口E1 ,BSC 接口 STM-1和少量 E19 Node B和 RNC内核ATM/ 今后 IP, Node B接口E1 和少量 STM-1/今后 FE, RNC接口信道化STM-1 、少量非信道化 STM-1和少量E1/ 今后 FE和 GE9 近期( 09 10年),中国移动的 2G基站类型主要有三类, 1、 Abis接口IP 化基站(爱立信、华为), 2、 Abis接口仍为 TDM接口基站(其他厂家), 3、通过PWE3接口转换设备的基站(接口 IP化)。 TDM基站

7、以 E1为主, IP化基站以 FE为主。9 近期, 3G基站类型主要是 IP化基站 2、业务流量、流向分析9 流量: 2G(每基站2 4M ), 3G(每基站 1030M )9 流向:汇聚型业务( BTS/Node BBSC/RNC),暂无路由型业务需求 3、 BTS/Node B和 BSC/RNC的数量和位置9 BTS/Node B:每个城域网数量 2000 6000个9 汇聚节点: 50100 个9 BSC/RNC局房数:每个城域网数量5 10个,位置核心层边缘 /今后可能向下延伸 (二)家庭和集团的宽带业务 各厂家可参照其他国内运营商的业务需求。CONFIDENTIAL ONLY FOR

8、 IFORWARDPage 7 时延: E1仿真16ms,以太网8ms VLAN规划TD网络Iub接口IP化后,需采用VLAN对基站进行隔离,原则如下: RNC具备VLAN汇聚、VLAN标签处理能力 ,以减少RNC Iub口IP地址配置数量。 每个NodeB规划2个连续的VLAN ID,目前原则上安排一个VLAN号,预留一个VLAN号; VLAN号从2开始,按照由低到高进行规划,不同RNC下的NodeB VLAN号允许重叠。 端口保护 RNC和传送网设备要支持GE/155M等端口的多端口负荷分担,业务应通过不同板卡上的接口互联,以实现业务分担或板卡冗余保护。 Node B同步 采用同步以太网频

9、率同步和1588V2时间同步。TD-SCDMA要求频率同步要求不低于0.05ppm、时间同步精度要求1.5s3G IP化后对承载的需求化后对承载的需求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8移动回传网络需满足 5大功能 首先,要满足大规模多业务的承载网络要求。需同时承载2G 和3G 业务,满足分组化传送的要求。中国当前的城域网络规模很大,数量很多,3G 承载网需要满足成千上万个节点数量的业务承载。 第二,要满足服务质量要求。需根据分组业务的优先级提供差异化服务。 第三,关于保护。3G 业务是高质量、高营收的业务,网络需提供电信级的保护,以满足可靠性需求,保护包括

10、两个方面:一是3G 回传网络内部的保护,如保护倒换、双点跨环的保护、设备板卡的关键容量保护等;二是网间的保护,这在过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标准化程度很低,国内也未进行相应实验,但回传网络和RNC之间的接口负担了成百上千个基站的业务,其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因此运营商应开展相关实验和标准化工作。 第四,管理运行维护。传输网络从TDM转型为分组化之后,给OAM 带来颠覆性变化。新的网络是否能实现OAM 要求、统一管理、快速端到端的配置和故障定位,达到原有SDH 的OAM 能力,是运营商非常关注的一点。 最后,关于同步。不同的无线制式对同步的要求不同,不同的运营商需求的迫切程度也不同。长期来看,网络将演

11、进到统一的分组化承载网,TDM模式将逐渐消失,分组网的同步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9移动网络 IP化的步骤GGSNAAbis汇接局PSTN/PLMNInternetMGW3G 2GSGSNMSC MSCCSPS端局MGWGbGnGiNbMcNcIu-PSIubIu-CS接入网 (RAN)RNCNodeBBTSBSCPCU核心网 (CN)城域内如何承载承载IP专网 +CMNET的承载方式IP化路标初步明确汇接局 IP化端局 IP化Iu-CS/PS口 IP化Iub口 IP化现网已实施现网正进行?网络CONFIDENTIAL ON

12、LY FOR IFORWARDPage 10城市分类和网络架构城市分类和网络架构 大型城市: 接入节点数量较大,业务量大,网络结构复杂,层次多; 中型城市: 接入节点数量居中,业务量较大,网络结构较复杂; 小型城市: 接入节点数量较小,业务量较小,结构简单,个别城市可能只有两层 核心层: 核心层负责提供核心节点间的局间中继电路,并负责各种业务的调度,核心层应具有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送能力。 可采用10GE 组环,节点数量26 个;也可采用mesh 组网(业务量较大时) 汇聚层: 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内各种业务的汇聚和 疏导,汇聚层应具有较大的业务汇聚能力及多业务传送能力。 采用10GE

13、 组环,节点数量宜在48 个。 接入层: 接入层应具有灵活、快速的多业务接入能力。 采用GE 组环, PTN:为了安全起见节点数量不应多于 15个;对于IP RAN ,不应多于10 个。城市模型分类网络架构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11目标网络架构目标网络架构PTN10GE 10GE10GE10GE10GE10GE业务 业务10GE业务 业务10GE10GE 10GE10GE10GE业务 业务10GE10GE10GE10GE10GE10GEWDM/光纤光纤10GE业务 业务10GE业务 业务中小型城域网大中型城域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中小型城域网:核心

14、层/ 汇聚层/ 接入层均采用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组网 。现阶段核心、汇聚层宜采用 10GE设备组网,接入层宜采用GE 设备组网。 核心层可采用 10GE组环,节点数量为 26个左右。大中型城域网:核心层采用WDM/ 光纤 +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mesh结构),汇聚/ 接入层采用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组网。现阶段核心、汇聚层宜采用 10GE设备组网。接入层宜主要采用 GE设备组网,业务量较大时也可少量采用 10GE设备组网。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12PTN/IP RAN和 MSTP建网在 L1层面较为相似,但其还包含 L2/L3层面的需求,业务开通

15、和配置管理方面更侧重与 L2/L3。PTN/IP RAN与与MSTP建网差异和关注重点建网差异和关注重点建网项目 MSTP PTN/IP RAN业务支持 点到点 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网络规划 依据时隙通道进行规划,强调端到端硬管道带宽保证;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依据业务模型规划带宽收敛,支持端到端弹性管道,提高带宽利用率;网络规划和控制复杂化;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网络组网 支持环形、链形组网;采用光口直接组网;网络组网需考虑低阶容量支持环形、链形、MESH 灵活组网;需要配置链路 IP地址、VLAN等;网络组网需要考虑设备的PW/LSP 数量网络可靠性 通过 MSP或

16、 SNCP方式实现静态保护,主要支持 NNI侧保护;通过 LSP、环网、LACP 等实现静态、动态保护,支持UNI侧、 NNI侧的保护,性能依据设备OAM、 QOS等硬件网络扩容 通常以环为单位进行扩容,开环加点需重新配置保护系统;按需以链为单位扩容,扩容链路需改变配置,增加PW/LSP网络维护 静态链路,支持告警、路径、业务三者关联;电路采用端到端调度方式;采用标准成帧,维护只看网管静态链路维护同 SDH,还支持动态链路;电路支持端到端调度或端到端调度动态链路组合,更加符合分组业务需求,维护主要依靠设备和网管的 OAM设计能力CONFIDENTIAL ONLY FOR IFORWARDPage 13原则:独立组网,尽量不新增 MSTP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