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01895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自学 课内精读 学习导航 课外拓展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考点链接 1.能够通过一些提示 性的词语判断文章的 说明顺序;抓住过渡 句和段落的中心句来 理解文章的内容。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1)大多就是说明对象 ,或与说明对象相关 。对文章标题的考查 往往是对说明对象或 对说明对象特征、 学习目标考点链接 2.体会文章准确严谨 、生动优美的语言。 3.激发热爱科学、探 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培养注重观察、讲究 实证的科学态度。 内容的考查,回答此 类题只要对应答出题 目要求的内容即可。 (2)有时标题的形式比 较新颖,比如以问句 做标题,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考点链接

2、或标题中运用了修辞手法, 这时会针对标题形式的作用 命题,答案一般是运用了该 形式,能激发阅读兴趣、引 起思考、导出文章的说明内 容等等。 学习导航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课前自学 农业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2.“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 为题有什么作用? 课前自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 言。”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 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按 什么顺序说明? 课前自学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 的差异;古今的差异。这四个因素的 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很有条理

3、。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 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 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 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 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二、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冰雪融化,草木mng f( ),各种花 c d( )开放。 (2)再过两个月,燕子pin rn( )归来。 (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 yn y( )果实的时期。 课前自学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4)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nng yn( )就包 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5)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 果、榆叶梅、西府hi tn( )、丁香、刺

4、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 六天。 课前自学 农谚 海棠 (6)冬季南北温度xun sh( ),夏季却相 差不大。 (7)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xio shng n j( )。 课前自学 悬殊 销声匿迹 (8)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zhu r f sh( )。 (9)这样看来,hu xing nio y( ), co zhng yng fi( ),都是大自然的 语言。 课前自学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个力量悬殊的人进行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 B.舞台上,小姑娘们随着音乐节拍翩然起

5、舞。 C.春天一到,公园里到处都是花香鸟语,充满 了生机。 D.刚刚还在大声喧哗的同学,一看到严厉的班 主任,马上都销声匿迹了。 课前自学 D D(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不合语意。)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 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 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在 “U盘化生存”后面加上“方式”) B.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 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删去“通 过”) 课前自学 C.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 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是广大文学

6、 爱好者备受欢迎的”改为“是备受广大文学爱好 者欢迎的”) 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 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将“虽然但是 ”改为“不但而且”) 课前自学 B(句式杂糅,应改为“主要的销售途径是 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或“主要通过微 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4.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 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 出了集体的力量; , 。 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 示例一: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 了春天的脚步。 示例二: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 了坚持的可贵。 示例三: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 了勤劳的甜

7、美。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 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 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 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 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课内阅读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 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 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 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 春天反而寒冷。 课内阅读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 连翘

8、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 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 天便来得迟了。 课内阅读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 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 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 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 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课内阅读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 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 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 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

9、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 课内阅读 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 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 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 天提前九天。 课内阅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距离的度数。 B.北京的春天来得迟,持续时间短。 C.南京的春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 D.南京的候鸟也比华北来得晚些。 课内阅读 D 2.对选文第二段说明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做比较 B.作诠释 举例子 做比较 列数字 C.举例子 作诠释 列数字

10、分类别 D.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摹状貌 课内阅读 B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几个,分别是什 么?这样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有什么好处 ? 课内阅读 四个,分别是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 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这样更能突 出重点。 4.“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 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加点字“约”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课内阅读 不能删。“约”表示的是约数,删掉后变成 大连、北京两地纬度相差就是1,与实际 不符,所以不能删去。这个词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大自然的浪费 庞启帆 我们的头脑似乎天然地反对浪费,在这方面 ,我们人类是自然界中比较独

11、特的物种。在动 物界,哺乳动物繁育的后代数量最少;于是我们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保护每一个幼体,以使 它能长大成年。 课外拓展 每个人类个体的死亡都是一个悲剧,因而,生 者有时永远也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而且,我 们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因而我们心里反对浪费的道德感高度强烈。 对被丢弃的玩具或者没吃完的食物,我们觉得 可惜。有时候这种感觉挺有道理,因为我们明 白浪费会造成较高的社会成本, 课外拓展 但很多时候,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只有一 个:我们那哺乳动物的大脑就是这么设定的。 然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可不是那样。一条 雌性金枪鱼在一个繁殖季能产1 000万个受精卵 ,但大约只有10个受精卵能

12、成功孵化并存活至 成年。也就是说,每一尾金枪鱼活下来,就有 100万尾其他的金枪鱼死去。 课外拓展 可那是有充分理由的。大自然浪费生命,是 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它不断令DNA发生突变 ,虽然失败无数次但仍不放弃,就是希望最终 有某种新的DNA排序胜过老的排序,使物种进 化。换句话说,大自然总是通过杀死大多数的 方式来测试它的创造之物这是一场“充满血 腥,胜者为王”的残酷战斗,它决定了繁殖优 势的归属。 课外拓展 大自然如此浪费,是有根据的:数学家公认 ,充分探索“可能性空间”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 尝试”。假设一片沙漠里只有两个池塘,而且 还相隔很远。假设你是生长在其中一个池塘附 近的植物,你有

13、两种繁殖策略。一种是把种子 播在自己的根附近,这样它们就有相当大的机 会能够找到水源。 课外拓展 不可否认,这种策略比较安全,但很快就会导 致池塘边拥挤不堪。另一种策略是让种子随风 飘送。这种策略意味着差不多所有的种子都会 在途中死去,但只有这样才能有个别种子找到 另外那个池塘,生命才能在一块新的、也许更 肥沃的土地上繁衍。从数学家所说的“局部最 大值”拓展到“全局最大值”的办法, 课外拓展 就是不断探索大量无果而终的最小值。从某种 意义上说,那是浪费,但最终还是值得的。 科幻作家考瑞多克特罗把这称作“像蒲公英 那样思考”。他说:“从蒲公英的观点来看,单 个种子甚至大多数种子落在哪里并不重要,

14、重 要的是,在每一个春天,每一条路的每一处裂 缝都会长满蒲公英。 课外拓展 由此可见,蒲公英并不是只想照顾某一个后代 ,而是在种子离巢之时,将它小心地送到最好 的成长环境里去,以使其能世代繁衍下去。也 就是说,蒲公英只想保证用光每一个繁殖后代 的机会!” 课外拓展 这就是大自然善用浪费的办法:不计较大量 地播撒种子。一下子撒那么多种子出去,让人 觉得是错误的,甚至是疯狂的,但这正是利用 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课外拓展 1.有关大自然的浪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A.大自然总是通过杀死大多数的方式来测试它 的创造之物,这种方式决定了繁殖优势的归属 。 B.大自然如此浪费,是为了寻求一种比较安全 的策略。 C.蒲公英并不是只想照顾某一个后代,是因为 想把它们送到更好的成长环境里去。 D.作者认为要正确地看待大自然的浪费问题, 不能和人类的浪费相提并论。 课外拓展 B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不计较大量地播撒种子,这正是利用 过剩资源的正确方法。 B.大自然浪费生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命。 C.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自然浪费是值得的。 D.人类应该向大自然学习,转变节俭的思想意 识。 课外拓展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