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00562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考点1考点2 考点5 考点4考点3 A.知识全通关B.解题大突破C.热点深研析 考纲解读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情精解读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知识体系构建 价值观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情精解读2 知识体系构建 考试大纲考点考题统计考查难度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015全国,1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2016全国,

2、22 2015全国,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 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 2016全国,22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情精解读 知识体系构建 考试大纲考点考题统计考查难度 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016全国,39(1) 2015全国,22 2014全国,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16全国 ,39(3)2 014全国,39(3)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情精解读 1.考情分析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 值判断

3、和价值选择、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统一是考查的重点。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 (3)高考注重以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社会 重大改革、青年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 背景,考查考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和思 考。 2.命题预测 要特别关注习近 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 国的新精神、新提法,运用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进 行分析。 命题趋势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情精解读 返回目录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知识全通关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

4、1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比较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区 别 含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内容 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 的生产方式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主要包括政 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 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联 系 辩证 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 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 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 极的推

5、动作用(从质上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从量上看:不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 之分) 方法 论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 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超前、有时滞后、有时一致 。 1 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 有着继承的关系。 2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 性。 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

6、的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4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特别提醒 】 不能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 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 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 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知识全通关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7、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名师点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同物质与意识的辩 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有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 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在认识论中表现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返回目录 知识全通关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统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

8、在:生产 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 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 形态的更替。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 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9、况的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知识全通关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 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阻碍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 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 时,它就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所以 说,不能认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一 定

10、能促进社会发展。 知识全通关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指点迷津】 正确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一般而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 制度改革等,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涉及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 (2)这两对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 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是一切社会矛盾的 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这两对矛

11、盾共同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 发展的始终。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 (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 知识全通关10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继续学习 (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 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

12、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 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5.社会历史发展 的总趋势 (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 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 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 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知识全通关1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

13、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特别提醒 】 (1)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 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只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而不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革 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继续学习 知识全通关12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高考帮政治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名师点拨 】 比较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继续学习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 区 别 含义 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 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 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 盾 作用 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 反映社会的全貌,其中最重要 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的矛盾 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人 们应该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 地位 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 普遍规律 社会主要矛盾是变化发展的, 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历 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要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