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_唐湘岳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00525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_唐湘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_唐湘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_唐湘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_唐湘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 页 光明日报/2013 年/5 月/8 日/第 001 版 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以生态文明理论支撑美丽中国 讲述人:刘湘溶讲述人:刘湘溶 职业: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者、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职业: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者、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纪富贵 采访整理 前些时候, 我们学校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院。 有人说大喜事, 怎么连个鞭炮都没放。 2008 年, 校庆 70 周年,有校友愿意出资几十万元搞焰火晚会,我没同意,建议将钱捐给贫困学生。遇喜 事放鞭炮是传统,现在,我们认识到放鞭炮不仅有安全隐患,更会带来环境污染。知道不好,为 何不改进? 理论应为这类问

2、题作答!20 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今天,我欣慰自己的研究,能够为“美 丽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这是学者价值的体现。 人与环境的关系,怎么处理? 上世纪 80 年代,我研究生毕业回到湖南师范大学任教。正值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举旗组建 伦理学学科队伍,他邀我加盟,并十分信任地将生态伦理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交给我。 生态保护应该是科技、法制与伦理三管齐下,缺一不可。为什么要保护生态,需要在伦理学 上提供依据。 当时图书馆这方面资料少,研究起步艰难。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回想起两件小事。一次,我 遇到来中国旅游的日本学生团,我问对中国印象如何?他们告诉我: “中国好大好大!杭州西湖 好美好美!环境好脏好脏!

3、 ”短短三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先富起来的同时,环境也开始脏 起来,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在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求学期间,校方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提出在 一个山头上新建宿舍。有学生提出宁可住得差一点,也不希望砍掉一棵树!砍树凸显人与环境的 相处问题,怎么处理?理论上最佳的答案是什么?这么一联想,我立马兴奋起来,迷上了生态伦 理学这个选题。 1990 年,我以“生态伦理学”为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时,我没把握。 申报目录中没有这一项;之前没有这种课题申报成功过;我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都 跟课题申报没有关联。没想到这次竟然申报成功。这说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眼光也是超前的。 有

4、幸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伦理学课题的承担者,我备受鼓舞。 生态伦理学书稿 完成后,我找到出版社联系出版。编辑问: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我答:是关于人与自然道德 关系的学问。编辑不解。 书稿因此较长时间处于“待审”状态。这件事没有打击到我,相反,觉得生态伦理的研究势 在必行。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上,我们的选择需要提升。我们常以功利眼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其实,非功利往往才是最大的功利。 最终,书稿出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罗国杰先生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 是在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保护生态,加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要。 生 态伦理学的出版提出了一个生态伦理

5、学的体系框架,是我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可喜成果。 必由之路,怎么走? 1994 年,我的生态意识论现代文明的反省与展望出版了。环境伦理学创建人余谋昌 评价它“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生态意识的专著” 。在书中,我认为人类的生态意识应该具有强 调整体、关注未来、追求和谐三大特征,并从生产、生育、消费方面提出如何贯彻生态意识的见 解,比如在消费上,要提倡适度消费。 人,应该成为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此为理论基点,1996 年,我主持了原国家教 第 2 页 共 2 页 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生态文明研究” ,1999 年出版了生态文明论 。著名科技哲学家朱亚宗认 为作为大陆第一本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著

6、作,将“生态”概念从一般科学概念与环保概念提升到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是人类文明研究的一个突破。 2003 年,我和朱翔教授等撰写了专著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必 由之路,就是除此无他之路。有数据表明,我国 GDP 以每年 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却 占当年 GDP 的 8%13%。 在 GDP 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之时, 我们一些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高居前列。 唯 GDP 马首是瞻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认识与党和政府的认识是一致的。2007 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十七 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提出生态文

7、明建设。我和团队成员中标了 2007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 。我们的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反映 的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 , “和谐”构成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并认 为应该在思维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技术、城乡建设、消费方式、人格等层面,落实并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最终以 80 万字的著作形式结题。付梓之际,党的十八大召开 了。十八大报告用一个独立篇章论及生态文明。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主编的一套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丛书正在撰写,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的调研也已展开。 生态文明,谁有责? 理论不是

8、用来束之高阁的。理论要能说服人,才能变成人的自觉行为,产生力量。生态保护 人人有责,为什么呢?因为生态破坏人人难辞其咎,难逃其害,加上生态保护人人可为,所以才 人人有责。 生态文明的研究者,理应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有个馆藏丰富的动植物 标本馆,成立以来,已经接待了十多万人次的参观。我自己也承担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和专题讲座, 主持并完成了“以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为特征的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研 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校每年毕业学生有 8000 人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从事教师职业。倘若我们的毕业生都具 有生态文明素养,他们今后在岗位上就能够释放出一种类似微博的“指数传播效应” 。 生态文明的研究者,还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我从 2000 年 4 月担任学校校长以来, 一直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学校有个岳王亭景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自然 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是学校投资修建的,被师生评为校园八景之首。改造以前堆满了建筑废料, 破败不堪。现在,它已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还大力推行用电 改革。开始阻力大,我们坚持了下来。一算账,好家伙,学校一年可节约数百万元的开支。2012 年学校被财政部、住建部批准为全国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单位。改革节约了开支,还达到 了管理育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