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假设及世通舞弊案 学习目标 • 1.审计假设及相关理论概述 • 2.世通舞弊案件介绍 • 3.从世通舞弊思考审计假设 • 假设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 • 在审计理论中,审计假设属于审计 理论体系的第一层,是建立审计基 本理论、规范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逻 辑前提 4.1审计假设概述 • 4.1.1审计假设的含义与特点 • 4.1.2审计假设的性质 4.1.1审计假设的含义与特点 • 一种猜测 • 两层含义 • 三个特点 • 审计假设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无需证明的“当然” 之理,可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二是指人们在 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一些新现象作 出理论上的初步说明的思维形式,是有待于继续 证明的命题 – 审计假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审计假设是不证自明的公认的“ 当然”之理 •(2)审计假设是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3)审计假设来源于审计实践 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 4.1.2审计假设的性质 –审计假设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作出的合理推断, 我们认为审计假设具有如下的性质: •(1)审计假设在本质上是具有普遍性的, 而且是推导其他审计命题的基础 •(2)判断审计假设能否成立的唯一标准 是审计实践 •(3)审计假设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2审计假设的研究回顾 • 4.2.1几种代表性的审计假设模式 • 4.2.2局限性分析 4.2.1几种代表性的审计假设模式 –(1)莫茨和夏拉夫模式 •① 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以验证的; •② 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之间没有必 然的利害冲突; •③ 提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不 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非常行为; •④ 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舞弊发生 的可能性; •⑤ 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运用可以使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得以公允表达 ; •⑥ 如果没有明确的反证,对被审计单位来 说,过去真实的情况将来也属真实; •⑦ 审计师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 提出报告; •⑧ 独立审计师承担的职业责任与其职业地 位相称。
–(2)汤姆李模式 •① 审计依据假设 •② 审计行为假设 •③ 审计功能假设 –(3)尚德尔模式 •①目的基本假设 •②判断基本假设 •③证据基本假设 •④标准基本假设 •⑤传输基本假设 – (4)费林特模式 •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责任关系是审计 存在的首要前提; •②经济责任的内涵微妙、复杂、重要,以致 如果没有审计,该种责任的解除就无法证实 ; •③审计必须具备的特征是其地位的独立性和 摆脱调查与报告方面的约束; •④审计的对象、内容都可以通过证据予以证 实; •⑤可以对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等确 定责任标准并进行计量,然后对照标准作出 判断; •⑥被审财务或其他报表资料的含义和目的是 充分的、清晰的,审计可以对其可信性作出 充分表达; •⑦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4.2.2局限性分析 –(1)审计假设体系考察的范围还不够完整 –(2)审计假设相互之间的独立性不强 –(3)审计假设对排他性原则考虑不够 –(4)审计假设体系的系统性不强 –(5)审计假设的务实性不强 4.3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假设体系的构建 • 4.3.1构建审计假设体系的原则 • 4.3.2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的假设体系 4.3.1构建审计假设体系的原则 –(1)审计假设的质量特征原则 •①科学性。
•②推测性 •③抽象性与逻辑性 •④预见性 •⑤流变性 •⑥简明性 – (2)审计假设体系的系统性要求 •① 独立性原则 •② 排他性原则 •③ 包容性原则 4.3.2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的假设体系 – (1)信息不对称假设 – (2)信息不确定假设 – (3)信息可验证假设 – (4)信息重要性假设 – (5)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 – (6)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 – (7)审计主体理性假设 – (8)内控有效性假设 – (9)风险可控性假设 – (10)认同一贯性假设 – (11)证据力差别假设 – (12)责任明确性假设 •世界通信 财务舞弊 案例剖析 – 世界通信公司 • 1983年成立,2002年7月21日申请破产保护之前 –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仅次于1877 年成立的美国电报公司AT(2)向SEC通报世通发现的重大会计问题以及董事 会关于重编报表的决定;(3)开除苏利文,取消其遣 散费;(4)与SEC会谈后,立即公开董事会的决定 • 董事会结束后,世通请求SEC的紧急约见2002年6 月25日下午3时30分,SEC约见了世通的代表。
6 月25日傍晚,世通的首席执行官西择摩尔向新闻记 者披露了世通在5个季度里捏造了38.52亿美元利 润的特大丑闻 会计造假丑闻披露后,世界通信的处境更加凄惨 6月26日,SEC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向联邦法院递交了诉状, 对世界通信提出证券欺诈指控,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和国 会宣布对世界通信的财务丑闻展开调查; 7月21日,世界通信向美国破产法院纽约南区法院申请破产 保护; 7月31日,纳斯达克将世界通信有股票摘掉; 8月1日,对财务丑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世界通信前执行副 总裁兼前首席财务官司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以及前副 总裁大卫迈耶斯(David F .Myers)被联邦调查局逮捕,面 临着包括证券欺诈等多项指控,若罪名成立,最多可判刑65 年; 8月8日,世界通信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 延伸至以前年度的自查自纠发现,1999年和2000年 度的税前利润被高估了34.66亿美元; 11月5日,世界通信第三次披露,又发现了20 亿美元的虚假利润,至此,世界通信承认的虚假会 计利润已经超过93亿美元。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 ,世界通信子虚乌有的利润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 ,创下了空前(但可能不是绝后)的财务舞弊世界 记录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070 634 359 255 244 215 202 170168 世界通信 安然 康协可 德士古 环球电信 阿德尔菲亚 PG&E 迈科普 凯马特 NTL 521 •美国10大破产案(以资产总额排序,单位:亿美元) • 世界通信曾经以1150亿美元股票市价一度成为美国 第25大公司造假丑闻曝光不到一个月,世界通信 这个貌似强大的公司巨人轰然倒下世界通信不仅 创下利润造假的世界记录,还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 大的破产案2002年7月21日,世界通信向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时,申报的资产总额高达1070亿美元 尽管世界通信申报的账面资产总额高达1070亿美元,但 根据《世界华尔街日报》请一些评估专家所作的估计,这些 资产的公允价值约为150亿美元,而世界通信的负债总额接 近450亿美元,这意味着世界通信已资不抵债约300亿美元 在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惊天大案中,倒下的绝不仅仅是 苏利文之流,世界通信的员工、投资者和债权人也不幸成为 财务舞弊的殉葬者。
17000名员工在丑闻公开不到两个月内 被解雇,还有更多的员工面临着失去生计的命运股东的损 失更是惊人 • 1999年6月24日,世界通信股票市值超过1150亿美 元,丑闻宣布后恢复交易的2002年7月1日,股票市 值猛跌至3亿美元以下,1150亿美元的股东财富在 短短的三年间几乎蒸发一空其中,仅加州公务人 员退休基金(CALPERS)、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等10个机构投资者损失的金额就接近30亿美元债 权人的命运与投资者如出一辙,仅JP摩根信托公司 预计的损失金额就高达172亿美元 世界通信10大债权人和10大机构投资者及其“赌注” 单位:亿美元 10大债权人持有债券10大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 JP摩根信托公司172.0加州公务人员退休基金3.9 梅隆银行66.0培基证券公司3.9 花旗银行32.9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3.0 JP摩根大通银行30.0先锋基金管理公司2.8 贝尔斯担思(Bear Stearns)27.2旅行者资产管理公司2.7 纽约银行25.8西北投资管理公司2.7 州立思特利银行20.2阿利安斯资本管理公司2.5 摩根斯担利19AIG全球管理公司2.5 古德曼萨斯(Goldman Sachs)15.2美国运通财务咨询公司2.1 大阳信托银行12.2威灵顿管理公司2.1 合计400.4合计28.2 世界通信财务舞弊案的舞弊手法分析 1、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收、坏 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
SEC 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16.35亿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审阅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 后,苏利文觉得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体现的利润无 法满足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也不符合世界通信先前向 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期,也不符合世界通信先前向投资大众提 供的盈利预测为此,苏利文下令迈耶斯和耶特斯等下属分别将 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线路成本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并按相同金额借记已计提的递延税收、坏账准备和预提费用等 准备金科目,以保持借货方的平衡这类操纵手法使世界通信 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分别虚增了8.28亿美 元和4.07亿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为了使该季度对外报告的 利润达到华尔街的盈利预期,苏利文勒令无线通 信部门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 互冲销此举虚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 上述分录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 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迈耶斯、耶特斯、贝 蒂和诺曼德虽然知道这些账务处理缺乏正当理由 ,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苏 利文的压力,参与造假。
2、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 的线路成本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 用,高估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 达38.52亿美元 2001年4月,苏利文在审阅了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后,发 现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苏利文、迈耶斯 和耶特斯商量对策时均意识到,继续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 招,以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将难以掩盖利润持续下降的颓 势为此,他们决定改变做法,将已记入经营费用的线路成 本,以“预付容量”的名义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 为了实施这一造假伎俩,苏利文授意迈耶斯和耶特斯要求总账 会计部给各地分支机构分管固定资产记录的会计人员下达指 令,在各季度结账后,根据指令借记固定资产账户例如, 2001年4月,诺曼德致电世界通信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要 求他以“预付容量”的名义,对2001年第一季度补做一笔分录 ,借记固定资产7.71亿美元,贷记线路成本7.71亿美元而 当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索要原始凭证和做账依据时,诺曼德 告诉他,这些指令来自高层,是苏利文和迈耶斯亲自指示的 2001年的四个季度和2002的第一季度,由苏利文、迈耶斯和耶 特斯策划,由诺曼德和贝蒂按照上述方法负责具体实施的造 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世界通信与美国电报公司经营业绩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 公司名称 2001年度2002年第一季度数 经营收入经营收益*经营收益**经营收入经营收益*经营收益** WorldCom351792392-6428120240-578 AT&T52550-6842-684212023-297-297 • 2001年世界通信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