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9417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推荐作法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二二 一二年三月一二年三月 汇报人:张会师 提提 纲纲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u 对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u 为排采方式选择、设备配套、排采作业等提供依据。 u 有利于提高压后排采录取资料的准确性、安全性和规 范性。 提提 纲纲 二、

2、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1、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 本标准参考和借鉴如下常规标准的部分内容。 1、GB/T 225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和采油设备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2、SY/T 5044 游梁式抽油机 3、SY/T 5587.3-200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 、诱喷 4、SY/T 57272007 井

3、下作业安全规程 5、SY/T 5873 有杆泵抽油系统作业规程 6、SY/T 5981-2000 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 7、SY/T 6120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1、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 本标准参考和借鉴如下常规标准的部分内容。 8、SY/T 61252006 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 9、SY/T 65812003 高压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规程 10、SY/T 6690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11、Q/SH 0098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12、Q/SH 01822008 采油井资料录取规定 13、Q/SH

4、0444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 荐作法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2、与常规油气标准的区别 序号常规标规标 准非常规标规标 准 1无压压后排采操作规规范,现场现场 施工时时 都以单单井设计为设计为 依据进进行操作。 有明确的压压后排采操作规规范。 2无页页岩气返排速率等规规定。对页对页 岩气返排速率做出了新规规定 3无排采工艺优艺优 化。对对排采工艺选择艺选择 作了明确阐阐述。 4无压压后放喷喷排液控制操作部分。对压对压 后放喷喷排液控制操作做出了 明确规规定。 5无设备设备 配套要求针对针对 非常规规油气井排采特点提出 了相关设

5、备设备 配套要求。 6未提出地面计计量罐(或排污污池)容 积应满积应满 足返排速率的要求。 提出了地面计计量罐(或排污污池)容 积应满积应满 足返排速率的要求。 常规油气标准与非常规油气标准区别对比表常规油气标准与非常规油气标准区别对比表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2、与常规油气标准的区别 u返排率 常规压裂井的返排率基本达到100%,而根据已掌握的资 料,目前的页岩气井压裂液返排率大于40%,致密砂岩油气 井压裂液返排率大于60% 。 u返排量 常规压裂井的返排量一般为100-500m3,时间较短.而非常 规压裂井可达5000-10000m3,单从量上增大

6、了10倍左右,且 周期较长。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2、与常规油气标准的区别 u返排方式 一般情况下,常规压裂的油气井易达到返排要求;而非常规压裂井的 较难达到返排要求。非常规压裂井需要更多的排采方式组合,包括液氮 气举、膜制氮气举、抽汲、机抽、泡沫棒等排液方式。 u返排计量装置 计量设备差异性较大。同常规压裂井相比,回收装置需求更多。 u井筒管柱 常规井的压裂管柱和非常规不同,非常规要求管柱尺寸大、甚至部分 井采用套管注入压裂方式,对后期排采工艺要求产生影响。 提提 纲纲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三、编写原则三、编

7、写原则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本标准以中国石化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为依 据,以国内外已实施的页岩气井排采及低渗 致密砂岩储层排采施工经验为基础,同时参 考相关石油行业、企业标准,本着“继承创新 ”的原则,采纳常规标准和部分现场专家意见 而编写。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符合性原则 1、保证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 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查阅了所有的行业

8、标准和企业标准,确保不与 石油天然气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标准冲突。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适用性原则 1、力求遵从常规压后排采技术基本要求。 2、尽可能结合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的特点 做出明确规定,为非常规油气井压后排采施工提 供相应的依据。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经济性原则 在确保非常规油气井作业安全需求的前 提下,给出了相关作业的最低要求。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1、 积极参照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和目前常规试油(气)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了SY/T 6125-2006 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 工艺规程 、 SY/T 5981-2000 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等13项标 准,归纳总结了国

9、内几口已测试页岩气井的实际排采情况,予以对照 编制而成。 2、优化配套成熟、先进、适用的排采工艺。 3、合理利用天然能量,提高经济排采效率。 4、满足安全环保要求。 提提 纲纲 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二、与常规油气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三、编写原则三、编写原则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五、标准应用措施建议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1、标准提纲及构架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排采工艺方式 3.1 选择原则 3.2 排采工艺方式 4 设备配套要求 4

10、.1排采井口装置选择 4.2井控装置 4.3 地面流程及要求 5 排采作业程序 5.1 作业准备 5.2 压后放喷排液控制操作程序 5.3 人工举升排采程序 6 资料录取 7 HSE要求 附录A 排采井资料录取要求 附录B 产出流体理化性质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2、标准主要内容 n 排采工艺方式(第三部分)。 n 设备配套要求(第四部分)。 n 排采作业程序(第五部分)。 (一)排采工艺方式(一)排采工艺方式 u3.1 选择原则 u3.1.1 压裂后首先采取控制放喷排液方式,待井口压力为 零,放喷排液结束后,依据排采井的储层特性、地层供液情 况优选合适的排采工

11、艺; u3.1.2 排采工艺方式可选择但不限于气举、抽汲、 机抽等方式。抽汲排采不宜于气层(包括含气油层 )作业。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序号井号压压裂液量 (m3) 累计计排液 (m3) 返排率(%)排采方式其它 1方深12236.42737100放喷喷+电电潜 泵泵+抽汲 地层实际层实际 产产液 480.7m3 2黄页页1井12381053.2784.5放喷喷+抽汲+ 机抽 (气极少) 3建页HF-1 井 12117.6712358.7放喷喷+气举举 4建111井208298547.3放喷喷+气举举 5安深1井2344737.1631.44放喷喷+抽汲(油井

12、) 页岩油(气)井排采方式统计表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说明:河页1井未统计。 重点井排采分析 9月17日压裂完后在未下油管情况进行放喷排液, 点火不然,18日9:25点火成功,焰高1-2m;25日不压井 作业,油管下深635.98m,至10月22日交井前,期间最 焰高3-4m,高火焰达8m,返排率58.70%。 实例之一:建页HF-1井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重点井排采分析 9月17日井口开始返液,18日排液最高达644m3,后期呈下降趋势,截止 10月22日交井前,累计排液7123m3,待排液5011m3。 实例之一:建页HF

13、-1井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一)排采工艺方式(一)排采工艺方式 3.2.1 放喷排液 3.2.1.1 压裂施工结束后,待地层裂缝闭合,采用油嘴控 制排液,油嘴大小视开井时井口压力而定,根据井口压 力变化更换油嘴; 3.2.1.2 对于页岩气井压裂后返排速率以不出砂为原则, 在初始12 h内返排速率控制在5 m3/h10 m3/h,其后 返排速率控制在8 m3/h25 m3/h。现场根据实际情况 可进行调整; 3.2.1.3 若压后放喷排液可达到工业油气流条件,则按 SY/T 59812000中第5章规定执行。 油压(MPa)15.010.0-5.05.0 油

14、嘴(mm)2.03.04.0 井口压力与油嘴大小控制推荐作法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序号井号喷喷嘴直径 (mm) 最初放喷压喷压 力 (MPa) 1方深13、4、5、831 2黄页页1井 3、4、5 32 3建页HF-1井512 4建111井512 5安深1井 3、4、5 32 井口压力与油嘴大小统计表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序号井号压压裂液量 (m3) 累计计排液 (m3) 返排率 (%) 日产产气量 (m3) 备备注 1方深12236.42737100 16.7 2黄页页1井12381053.2784.5 30 3建页HF-1

15、 井 12117.6712358.7 1.1 1.231 04 初始产产量 4建111井208298547.32400-3650 气举阶举阶 段产产量不 稳稳定。 5安深1井2344737.1631.442.62(油) 页岩油(气)井返排率统计表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返排速率的确定-国外调研 页岩气井射孔压裂钻桥塞返排测试投产 投产初期节流器加以控制,防止支撑剂返排至地面,排液速度控 制在525m3/h。初期压裂液返排率一般40%(开始自喷产气)。 图1 Barnett Shale 气井返排率与时间关系曲线 投入生产 返排率(%) 时间(d)返排液体积(桶)约

16、2384m3 返排率(%)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返排速率的确定-国内调研 河页1井返排经历自喷、杆式泵连续排液、人工抽汲三个阶段,返排 速率的控制以地层产水平稳、不出砂为原则。 河页1井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二)设备配套要求(二)设备配套要求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4.1 排采井口装置选择 4.1.1 宜采用普通双翼井口,满足排采需求。 4.1.2 井口装置满足特殊作业要求。 4.1.3 排采井口装置性能要求应符合GB/T 22513的规定。 4.2 井控装置 排采期间的井口和井控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管理应符合SY/T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