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98622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徐州2017届中考政治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0法律在我们身边 考点内容课标要求等级要求 识记理解运用 法律是一种特殊 的行为规范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是我们的“保 护伞”和守护人 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理 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 本大法 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考点说明: 一、考点梳理 1、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三 个特征) 2、怎样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法 律的作用) 3、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 4、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尊严? 二、直击中考

2、 1、(15-16徐州市二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拳反腐、强力治贪,已查 处 100名省部级高官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主 要表明( ) A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B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C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D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15-16徐州市一检) 从年月日起,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宣誓制 度正式实施。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 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因为(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 问题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要坚持依宪治国 A. B. C

3、. D. 16年盐城、镇江、无锡中考 根本问题 3、(16南通市中考) 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 迅速行动。截至5月19日,检察机关已对涉嫌非法经营 疫苗犯罪的125人批准逮捕。这说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的实施主要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 C.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4、(16镇江市中考) 2015年5月,某省公安部门与阿里巴巴合作发起打击侵 权假冒专项行动,一个月内,立案139起,捣毁假团伙 73个,查获现货价值3亿多元。这说明( ) A.法律能有效维护公共安全 B.法律有助于

4、维护正常经济秩序 C.公安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 D.扰乱公共秩序要受到法律制裁 5、(16年徐州市中考)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法律( ) 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11年徐州市中考 法律又称为是国法 6、(13年徐州市中考) 被告人袁一向工地食堂、夜排档大量销售“地沟油”,其 行为构成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3万元。 对此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A.罚金人民币43万元属于主刑 B.对袁

5、一量刑的国家机关是公安机关 C.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D.袁一的行为是犯罪,受到了刑罚处罚 15-16徐州市一检 主刑 附加刑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D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7、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违法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包含在违法行为之中 材料内容法律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 该规定适用于任何参加国家 教育考试的考生 以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 三、实战演练 1、(16年常州市中考)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12月表决通过了教 育法修正案,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处罚的力度,规定考生在国家 教育

6、考试中存在抄袭、代考等作弊行为的,可以取消其对考试资格 或成绩,情节严重的可以“禁考”一到三年,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1)请填写下表,使材料内容与其体现的法律特征一一对应。(3 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12月表决通 过了教育法修正案 是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国家考试中对作弊行为要受到处罚 2、(15年徐州市中考) 材料一:习近平在首个国家宪法日纪念活动上作出重要指示:坚持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材料二: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 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显示,13.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12月4日是我国 国家宪法日;8.8

7、%的受访者表示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法文本; 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3分) (重要性)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 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活动的准则。 (2)将材料二中的相关数据制作一个表格。(2分) 材料二: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进行的 一项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显示,13.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12月4 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8.8%的受访

8、者表示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 法文本;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要求: 1、关于什么的调查 2、调查什么的,内容有几个 3、调查结果如何 4、表格设计规范美观 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知道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 法日 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法文本 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 利 13.3% 8.8% 12.7% (3)根据材料二,设计一个问题(2分) 材料二: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进行的 一项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显示,13.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12月4 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8.8%的受访者表示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 法文本;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

9、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1、从材料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2、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宪法意识 原题: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谈谈 我们应有的做法。(2分) 我们要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3、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 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专题 研究。某班同学针对这一专题研究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以下观点 : “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违法行为必定受到刑罚处 罚。 只要我们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就可以杜绝违法行为。 经过同学们讨论,认为上述观点存在错误,请你对错误观点进行改 正。(4分) 违法行为必定受到刑罚处罚是错误的, 改:犯罪行为必定受到刑罚处罚。 只要我们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就可以杜绝违法行为 是错误的,改:我们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以及履行法律 规定的义务,就可以杜绝违法行为。 一、法律的基本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 范。 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 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 为规范。 二、法律的作用 1、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2、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3、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4、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知识小结 三、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