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7469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教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0E 120E 40N 34N104N 中国区域坐标 定位 : (1)各大区 所跨大致经 纬度范围 (2)大区内 重要地形区 分界的经纬 线 一、位置和范围 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 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25分) (1)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 (1)A地比B地降水量大。(1分)原因:A地距海更近 ,受海洋的影响更大(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2分)( 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 坡)。 A B D C 400 1300 读我

2、国某区域 年等降水量 分布示意图 1000 750 500 A B D C (3)试简要分析图中A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1分) A:积极发展立体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及特色农产 品配套加工业 A B D C (3)C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 措施。(6分) 措施:兴修水利、改进灌溉措施;进行黑土培肥; 植树种草;秸秆还田;进行技术改良,种植耐寒作 物等。(3分,其它措施合理也可) C:问题:热量不足;多旱涝、低温冻害;黑土 受冲刷严重(水土流失严重)。(2分) 1 (1)和我国南方大米相比,该区大米品质优良, 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 积累

3、多;冬季气候寒冷,越冬害虫少,施用农药 量少,污染小。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 (1)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4分) 原因:B地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 形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6 250 1200 A B 甲 (2)请结合所 学地理知识,针 对甲河流域的治 理与开发方向, 提出你的建议。 对于河流主要从防洪 发电 航运 水 产养殖 供水 灌溉 旅游等方面 对于流经地区主要从治理水土流失; 治理生 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林牧渔业、工业 、旅游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 二、地 形特征 1、跨我国第二、 三级阶梯,平原 面积广阔。 2、主要的地 形

4、区:东北平 原,华北平原 和黄土高原。 位置:介于大、小 兴安岭和长白山之 间,南临渤海 组成:由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三江 平原组成 成因:河流冲积而 成 特征:面积大,地 势平坦,海拔大多 在200米以下。黑 土面积广大,沃野 千里,部分地区有 沼泽【分析沼泽发 育的原因】 特征:地势平坦, 海拔多在50米以 下,一望无际 位置:燕山以南、 淮河以北、太行山 以东,东临渤海、 黄海。由海河平原 和黄淮平原组成 成因:海河平原是 由海河泥沙冲积而 成;黄淮平原由黄 河、淮河泥沙冲积 而成 位置:北起长城, 南到秦岭,西起祁 连山东端,东到太 行山,包括山西全 省和陕西、甘肃、 宁夏等省的部分

5、。 地形特征:位于地 势的第二级阶梯, 黄土深厚,黄土松 散胶结差,植被破 坏严重,夏季又多 暴雨,对地表冲刷 侵蚀强烈,沟谷纵 横,高原面相当破 碎,保留完好的面 积很小。 【链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坡面陡峻; 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地面裸露,植被覆盖少; 黄土特征土壤以颗粒状为主,土质 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历史上多 发地震,加剧了黄土高原表面的破碎和 滑坡; 人为原因 滥伐树木,地面失去植被保护;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垦陡坡,造成表 土流失; 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减少; 开矿及其他建设,使木草破坏,地表裸 露。 【链接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因地制宜营造防风林、经济林 、薪炭林、用材林等; 工程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兴 修水库,修建梯田,实行保塬、 护坡、固沟等措施; 管理措施运用农林牧、水利 等综合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改 善和保护草场,在矿区开展覆盖 工作,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山脉: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太行山 六盘山 燕山 吕梁山 三、气候、植被和土壤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长 城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气候 东北地区:10积温值1400- 3200,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 400-800m

7、m,温带湿润半湿润地 区。气候特征: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植被: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土壤: 草甸草原灰化土、暗棕壤、黑土 。 华北地区:10积温值3200- 4500,降水量400-800mm,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春旱、 夏涝、寒潮为灾害性天气。植被 :落叶阔叶林。土壤:棕壤、栗 钙土。 四、河流 东北地区的河 流:黑龙江、乌 苏里江、松花江 、嫩江、辽河、 鸭绿江、图们江 华北地区:黄 河下游、海河、 淮河(分界线) 黑龙江 径流量大(流域处于湿润区,植被覆盖率 高,纬度高蒸发弱); 有春、夏两汛(春季为冰雪融水,夏季为 大气降水); 河流含沙量小(植被覆盖茂密);

8、冬季河流封冻,冰层坚厚,车辆可以行走 ,形成了独特的冰上运输线。 辽河 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 季节变化较大(温带季风 气候区,降水量相对较少 ,春季蒸发旺盛,季风的 不稳定性); 河流以夏汛为主,汛期较 短; 河流含沙量大(中上游地 区水土流失严重); 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海河 河流径流量少; 汛期以夏汛为主( 月); 河流含沙量大; 冬季有结冰现象。 东部季风区中最缺水的流 域【缺水的原因】 利用问题:水旱灾害频繁 【原因】【治理】 黄河 上游:源头河口,流量大、含沙量小、多峡谷 、水流急; 中游:河口旧孟津,支流多,含沙量大; 下游:旧孟津入海口,泥沙淤积。 目前,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

9、题有三个: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地上河”容易决堤、汛期水患威胁严重 沿岸次生盐碱化 黄河下游旱季断流 淮河 支流多,南北不对称 分布。 北岸:支流多且长, 流经黄淮海平原,河 床平浅,水流缓慢, 流量较小; 南岸:支流少且短, 流经大别山区和丘陵 ,径流量丰富。 淮河 气候因素,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复杂多变,降水集中,夏季 多暴雨; 地理因素,流域支流众多,水系呈扇形,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 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上游落差大,中下游地势 平缓,河道狭窄弯道多,洪水下泄十分缓慢,极易造成严重内涝; 黄河夺淮因素,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入海河道,

10、极大地 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加重了淮河水患; 人类活动因素,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破坏生 态,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泄洪能力下降。 分析淮河 洪涝灾害频 繁的原因 五、自然资源 1、煤、铁、 石油资源丰 富 【主要的 煤矿、铁矿 、油田】 2、生物资源 丰富:森林 3、海洋化学 资源:长芦 盐场 4、水能【主 要的电站】 六、农业 以旱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 华北平原 熟制:二年三熟。 作物:冬小麦、玉米、高 粱、花生(山东)、棉花 (夏季生长时高温多雨, 秋季收摘时晴朗,沙质土 壤,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 商品粮基地:黄淮海平原 。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 西北、

11、豫北平原。 水果生产基地: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链接】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 存在农业低产的原因:自然灾害频繁。 旱涝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量大,易形 成春旱;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涝灾。 盐碱地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春季气 温高蒸发强,土壤表层水分蒸发,盐分聚集。 风沙冬春季节多大风,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危害加 剧了春旱程度,形成沙荒地,土壤贫瘠。 综合治理: 低产区鱼塘-台田模式; 盐碱地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夏季淋盐,春秋 返盐),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等。 东北平原 熟制:一年一熟。 作物:春小麦、玉米 、高粱、大豆、甜菜 。 商品粮基地:松嫩平 原、三江平原。 农业生产特

12、征:商品 率和机械化程度高, 可垦荒地多。 东北平原的耕地 黑土 【链接】东北平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配 合好,但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土地地势低平 ,耕地面积广;黑土、黑钙土等肥沃土壤广泛分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植被全国最大林区,宜林面积广,森林 树种丰富;草原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 社会经济条件:已形成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 平原是商品粮主要产区。重工业发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性农产品的运输。农业开发历 史较晚,发展潜力大。 存在的问题:生产较粗放,土地破坏严重。农产品

13、质量和品种 不适应市场经济,缺乏竞争力(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 甜菜等)。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带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减薄。 森林采伐过度,后备供给不足,物种减少。沼泽地面积缩小, 湿地环境遭到破坏。 发展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沼泽。平原区建设好商品粮基 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山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做到可 持续发展。西部草原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 七、工业 1、特点: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占重要地位。 2、主要的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最老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山西能源基地 陇海沿线工业地带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煤、石油、铁、

14、森林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海运齐备。消费市场广阔。 制约因素:工业产品老化,竞争力不强;企业科技水平不 高,消耗大、效率低;能源、水源不足。 工业部门:鞍山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和飞机制造工业 ,大连的石油化工和造船工业,长春的汽车工业,哈尔滨 的电机工业等。 发展方向:发挥重工业优势,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适当 限制耗能大当地又缺乏资源的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 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有统一 的华北电网;有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 近海运输;临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科技和人才优 势。

15、制约因素:水资源严重不足;工业产品高、精、 尖比重不足。 工业部门:北京的石化、电子工业;天津的盐化 学工业、纺织工业;唐山的采煤、冶金和陶瓷工 业。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山西能源基地 现状:山西是我国能源输出最大的省级单位,但 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长期以单一 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价格低廉,收益较少。 调整: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强经济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 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 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加大科技投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措施:变输煤为输电,煤电并重,一方面有 利于本区能源工业结构的改善,另一方面有利于 输入区的环境问题的改善;延长生产链,发展煤 化工,有色冶金工业。 陇海沿线工业地带 陇海沿线工业地带 发展条件:丰富的资源;铁路沿线(陇海- 兰新线及亚欧第二大陆桥)。 工业部门:徐州的煤炭工业;郑州的轻纺 工业;洛阳的机械工业;西安的飞机制造 工业;兰州和新疆的石化工业。 八、交通 1、铁路 八、交通 2、港口 天津塘沽港口 【思考】天津港为什么能成为北方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