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5014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3-常用放大器及其应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1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1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电子演示文稿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2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2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放大电路在各类电子产品中有 着非常广泛的应

2、用,由于其应用场 合和性能要求的不同,放大电路的 类型有许多,本项目重点介绍几种 较为常用的放大器的功能、电路组 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 3.3 低频功率放大器 3.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4 谐振放大器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3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3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3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3.1.1 集成运放介绍 1.集成运放的结构框图 集成运放的常见封装外形有双列直插式和圆壳式等,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组

3、成 如图所示,包括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部分。 集成运放的常见封装外形 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4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4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4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2集成运放内部的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由于它在解决零点漂移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因而成为集成运放 的主要单元。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单管放大器组成的。图中两个三极管 的特性及左右相对应的电阻参数完全一致。

4、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5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5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5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1)零点漂移与抑制 所谓的零点漂移是指将直流放大器输入端对地短路, 使之处于静态状态时,在输出仍然会出现不规则变化的电压。 造成零漂的原因是电源电压的波动和三极管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其中温度变 化是产生零漂的最主要原因。 零点漂移的检测 输出电压漂移曲线 差分放大电路因左右两个放大电路完全对称,因此具有零输入时零输出的 特点

5、。当温度变化时,两管的输出变化(即每管的零漂)相同,从而有效地抑制 了零点漂移。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6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6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6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2)差模输人 输入信号vI被Rl、R2分压为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输入信 号分别输入到两管的基极,称为差模信号。 差分放大器的差模放大倍数为 上式表明:基本差分放大器的AVD和单个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V是相等的, 用多一倍的元件的代价换来了对零点漂移的抑制能

6、力。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7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7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7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3)共模输入 在两个输入端加上一对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vI1= vI2=vI, 称为共模信号,这种输入方式称为共模输入。 对于完全对称的差分放大器,输出电压vO=vO1-vO2=0,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共模放大倍数AVC愈小,则表明抑制零漂能力愈强。 差分放大器常用共模抑制比KCMR来衡量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及对无用 漂移信

7、号的抑制能力,其定义是: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8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8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8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3集成运放符号与引脚功能 集成运放是目前最通用的模拟集成器件,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高电压放大倍数 、低 零漂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式差分放大器,其符号如左下图所示。CF741集 成运放的引脚功能见右下图。 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 CF741引脚功能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9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

8、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9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9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4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VD 指集成运放无外加反馈回路时,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差 模电压之比,它体现运放器件的放大能力,一般在103107之间。 (2)差模输入电阻rid 是指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阻,一般在几十千欧 至几十兆欧范围,rid大的集成运放性能好。 (3)开环输出电阻rod 指集成运放无外加反馈回路时的输出电阻。 (4)共模抑制比KCMR 用来综合衡量集成运放的放大和抗零漂、抗共模

9、干扰的能力。 (5)输入失调电压VIO 在输入信号为零时,为使输出电压也为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 偿电压值。它反映差分放大部分参数的不对称程度,VIO越小越好,一般为毫伏级。 (6)输出峰一峰电压VOPP 指放大器在空载情况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一峰值 。 (7)静态功耗PD 集成运放在输入端短路、输出端开路时所消耗的功率。 (8)开环带宽BW 与放大器的幅频特性的频带宽度相类似,指下限频率与上限频率之 间的频率范围,一般在几千赫至几百千赫。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10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10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

10、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10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1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VD=; 输入电阻rid=; 输出电阻rod=0; 频带宽度BW=。 2.理想运放等效电路 (1)同相输入端的电位等于反相输入端的电位,即 vI+=vI- 当有一个输入端接地时,另一个输入端非常接近地电位,称为“虚地”。 (2)输入电流等于零。理想集成运放的输入电阻rid=,因此输入端不取用电 流,即 iI+=iI- =0 3.1.2 集成运的运用 理想运放等效电路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11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11、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1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11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三种输入形式 (1)反相放大器 输入信号vI从运 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加入,就构成反 相放大器。 R1为输入耦合电阻。 Rf为反馈电阻。 R2为平衡电阻,取值R2=RlRf。 反相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反相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反相放大器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12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1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

12、用放大器及应用 12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2)同相放大器 输入信号vI从运 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加入,就构成同 相放人器。 输入电压vI通过电阻R2接到同相输入 端,在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接有反 馈电阻R,为使输入端保持平衡, R2=R1Rf。 同相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同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同相放大器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3章 常用放大电路 13 *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 13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陈振源主编 项目3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 13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国 家 规 划 新 教 材 (3)差分放大器 输入信号vI1 通过R1加到反相输入端,另一输入 信vI2则通过R2加到同相输入端,Rf 为反馈电阻,R3为平衡电阻。 当R1=R2,且Rf=R3时,同相放大 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