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442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高程控制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底座(支承层) 控制 一、开始语 说句套话:谢谢大家给我这 次共同学习的机会! 二、测量精度意识的建立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我想首先强调一下测量精度的问题,我们很多人潜意识里的测量精度还 停留在分毫之间,有句话叫分毫不差,来形容精确,但这句老话用在我 们高铁测量中非但是不适用的,而且是原则性错误,后果也是极其严重 的。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某城际铁路的施工中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CPIII的测量和施工进度脱 节,项目不决定用已有水准点和CPICPII联测临时控底座板的施工,当 时由于我们分部是先导段所在区域,属于一公司较靠前进行底座板施工 的分部,公司调集了几个分部的技术人员,一方面帮

2、助我分部提高施工 进度,另外给个分部以后的底座板施工储备人才,当时某分部技术人员 通过CPI008联测后得到一个点的高程(普通水准),闭合差为1.5cm,距 离为一公里多,满足四等水准要求,我分部与其相邻段落负责技术员在 讯问后,使用改点控制底座板施工,后经测量改点自身沉降达到3.5cm, 其结果为造成600m底座板高程出现严重错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这 件事我们应该看到: 1、测量精度意识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做好高速铁路的根本,高速铁路测量 很多都是精密测量,我们要做到“毫厘必争”。 2、几乎所有的高速铁路桥面系测量都是精密测量,是建立在高精度仪器 设备之上,所以首先我们要用对工具。 3、误差

3、是个累积的过程,严格、谨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只有 苛求完美,你才能做到十之七八,降低标准注定是自寻死路! 4、精密测量的高精度是靠细节,靠各种规范的严格执行,温度、气压、 时间、甚至测量人员操作仪器的小习惯,都对测量成果的精确度有巨大 的影响! 相邻两水准点间的路线称为测段。 二、水准路线的基本知识 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 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BMA BMB h1 h2 h3 h4 1 2 3 在一般的工程测量中,水准路线布 设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BMA BMB h1 h2 h3h4 C D E 1附合水准路线 (1)附合水

4、准路线的布设方法 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待定 高程的水准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 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B所构成的水 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1)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方法 从已知高程的 水准点BMA出发, 沿各待定高程的水 准点1、2、3、4进行 水准测量,最后又 回到原出发点BMA 的环形路线,称为 闭合水准 路线。 BMA h1 h2 h3 h4 h5 1 2 3 4 3支水准路线 (1)支水准路线的布设方法 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待定 高程的水准点1进行水准测量,这种既不闭合 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称为支水准路线。 BMA 1 hf h

5、b 4、后-中中 -前(BF)”的测量模式 后-中中 -前(BF)”的测量模式是我们混凝土底座板 模板,砼顶面高程复核采用的主要测量模式,其意思 就是水准路线加中间点测量,用在我们底座板施工中 就是附和水准路线加中间点测量具体路线如下图: 5 5、水准测量操作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操作注意事项 架设仪器时,前后视距要尽量等长。测量中尽量用目估或步测保架设仪器时,前后视距要尽量等长。测量中尽量用目估或步测保 持前后视相等,以消除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还持前后视相等,以消除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还 可以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可以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6、 仪器架设要选择较为坚实平整的地方,角架要踩牢,观测速度要仪器架设要选择较为坚实平整的地方,角架要踩牢,观测速度要 快,以减少仪器下沉。转点时要用尺垫。快,以减少仪器下沉。转点时要用尺垫。 计数要准确,读数时要仔细对光,使图像清晰,要使圆气泡或水计数要准确,读数时要仔细对光,使图像清晰,要使圆气泡或水 准管气泡居中,读完以后,再检查气泡是否居中。准管气泡居中,读完以后,再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检查铟瓦尺相接处是否严密,清除尺底泥土。检查铟瓦尺相接处是否严密,清除尺底泥土。 扶尺者要身体站正,双手扶尺,保证扶尺竖直。扶尺者要身体站正,双手扶尺,保证扶尺竖直。 高铁水准测量中一般采用复核路线,严禁采

7、用闭合和支水准路线高铁水准测量中一般采用复核路线,严禁采用闭合和支水准路线 。 6、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时间气象要求 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划分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下列情况不应 观测: 日出后和日出前30min内; 太阳中天前后各约两小时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 增减,最短时间不少于2h); 标尺划分线的影像剧烈跳动时; 气温突变时; 风力过大使标尺和仪器不稳定时; 观测前30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 一致;对于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 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 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

8、伞遮蔽阳光 ,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 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 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 合,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三 固定”,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测量仪器设备、固定水准测量 路线和基准点”,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底座(支持层)的控制 在底座板施工中平面较高程控制较为容易,采用三米 一个控制断面每个断面四个点放样,此点也作为高程 控制的依据,下面重点将放在底座板高程控制方法的 讲解上。 在底座(支承层)施工中,最为关键的

9、工作就是底座 (支承层)顶面 高程的控制,它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轨 道精调和 CA 砂浆的灌注质量。按照高 速铁路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 建设2009 218 号)文件要求,在底座(支承层)施工 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底座(支承层) 顶面高程。底座 (支承层)顶面高程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底座(支承层)模板安装高程控制; (2)底座(支承层)混凝土施工高程控制。 (一)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建 设2009196 号); (2)高速铁路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 收暂行标准(铁 建设2009 218 号); (3)精

10、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 2006); (6)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 的通知(铁建设 200920 号)。 (二)高程和平面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既有高程控制网的系统,即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平面系统为WGS-84椭球。 三、底座(支承层)顶面高程控制 (一)基础数据准备 评估通过的 CP控制网成果; 评估检查合格的放样点的设计数据,一般每 3米 一个控制断面(左 右边线点); (二)仪器设备与人员配置 1、仪器设备配置 底座(支承层)顶面

1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电子水准仪与配套因 瓦尺进行。 所使用的电子水准仪 和条码水准标尺需要有相应的检 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作业之前应 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验 和校准。 2、人员配置 每个测量组人员组织如下: 司镜员:1 名负责水准仪的架设、读数与测量协调。 跑尺员:2 人负责跑尺。 (三)主要技术要求 1、底座(支承层)施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如下表: 序号项项目允许许偏差(mm)备备注 1中线位置5 2顶面高程3 3内侧宽 度10,0 2、混凝土底座(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混凝土底座(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如下图 序号+允许许偏差(mm)检验检验 方法 1中线位置10全站仪 2

12、顶面高程5水准仪 3内侧宽 度 0-+15 钢尺 (四)底座(支承层)模板安装高程控制 1、底座(支承层)边线放样 (1)底座(支承层)边线放样每 3m 设一个控制断面, 采用专业布板 软件计算出控制断面两侧边线点的设计 坐标和对应底座(支承层)顶面设 计高程; (2)根据底座(支承层)边线点的设计坐标,即可采用精 度不低于(2 、2mm+2ppm) 的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 放样时以 CP点作为控制点进行 自由设站,最长放样 距离应70 米;每测站自由设站观测的 CP点不宜少 于 3 对,相邻测站重复观测的 CP点不宜少于 1 对。 自由设站点的精度应 满足表 5.4-1 的规定,CP点的 坐

13、标不符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根据放样出的边线点,即可用墨斗弹出底 座(支承层)边线,以 控制模板的平面位置。 2、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之前,首先依据每个控制断面上放样出的 边线点,用记 号笔在底座(支承层)左右两侧分别标 示出位于边线外侧 5-10cm 处的“模 板高度控制点”; (2)然后采用电子水准仪以 CP点为控制基准,测量 出每个控制断 面上左右两个“模板高度控制点”的高程 ,并计算出该点与对应边线点处 底座(支承层)顶面设 计高程的高差值,作为对应边线点模板安装的初始高 度;并下达交底(上调或向下具体数值)作为模板安 装高程粗控制的依据。 (3)在放样出的底座(支承层)边线

14、上安装模板,并按 交底要求调节各对应点至交底要求; (4)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队在每一个控制断面上将水 平尺(可考虑用水平管)安置于一侧模板 顶部,调整 水平尺水平后用钢尺测出水平尺到边线外侧 5-10cm 处 的“模板高度控制点”的高差,与“(2)”步骤中所计算 高差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模板; 3、模板顶面高程控制与调整 (1)当以上工作完成后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测 定模板高程,跟踪测量至符合设计要求,测量 时水准仪设站点尽量位于 相邻两个 CP控制 点之间,采用两个稳定的 CP控制点为基准 进行附合路 线测量,闭合精度应满足四等水准 精度等级要求。观测时采用“后-中中 -前( BF)”的测量模

15、式,一个测段内所有放样点均 作为中视点,且转点宜 采用线路两侧的 CP 控制点,得到模板轨道顶面实测高程。每一测 站的技 术要求应满足规定,通过底座(支承层 )顶面与模板轨道顶面设定高差及其设计高程 , 计算对应模板轨道顶面设计高程; (2)当现场作业班组将模板轨道顶面高程调整到设计 高程后,工程部负责该段施工的技术人员到再次复测 模板轨道顶面高程,现场复测过 程中精调模板轨道顶 面高程,每个断面逐个检查,使模板的安装精度满足 的要求,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3)模板安装时,以平面2mm 的精度进行放样。模 板安装要平顺, 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 1mm,确保接缝 严密,模板稳固。 4、注意事项 (1)桥面高出设计高程时,在滑动层施工前进行打磨 ,直至设计高程; (2)根据底座(支承层)顶面高程控制顶层钢筋绑扎 高度,保证顶部 钢筋保护层厚度; (3)保持模板轨道顶面的清洁工作,防止有混凝土粘 结在模板轨道顶 面,影响底座(支承层)顶面高程控 制; (4)加固完成后,再次复测模板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不符合时进 行微调,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 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底座(支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