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4325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反应工程第七讲解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第七讲 高分子学院 吴锦荣 * 知识回顾 v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聚合物粘度和临界剪切速 率有何影响? v如何通过改变分子量分布及分子结构提高成型加 工性? v温度对在Tg附近和Tg+100C以上的粘度有何 影响? v雷诺数的定义和量纲是什么,根据雷诺数大小, 如何划分流体流型? v圆管中流体稳态流动时如何对流体微元做力平衡 计算? * 知识回顾 v剪切应应力和剪切速率随着管径变变化如何变变化? v圆圆管中,流体平均流速如何计计算 v牛顿顿流体在圆圆管中速度分布曲线线是何形状 v幂幂律流体在圆圆管中速度分布曲线线的形状如何随指 数n变变化而变变化? v同样样外界条件和反应应机理

2、下进进行聚合,假塑性流 体和牛顿顿流体的分子量分布,哪个更宽宽? v幂幂律指数n对对流体输输送压压差有何影响? *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湍流:流体运动极不规则,各部分 相互剧烈掺混,流体质点的迹线杂 乱无章,流场极不确定 u湍流时圆管内速度分布曲线偏离抛物线 ,曲线顶部区域比较平坦,速度分布与层 流相比要均匀得多。 uRe数值越大,曲线顶部的区域就越广阔 平坦,但靠管壁处的速度骤然下降,曲线 较陡。 u即使湍流时,管壁处的流体速度也等于0 ,而且靠近管壁的流体仍作层流流动。 湍流时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湍流 层流 * 1 2 速度分布有两个区域: 中心(较平坦); 近管壁(速度梯

3、度很大); u壁=0. 3 近管壁有层流底层; 4 中间为湍流区; 5 u越大,层流底层越薄; 湍流 层流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湍流时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 与流向垂直的脉动速度使得流体产生涡流粘性。 湍流流体内部产生的剪应力等于分子粘性(层流 粘性)产生的剪应力1和涡流产生的剪应力e之和, 即 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剪应力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剪应力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 层流 流动 湍流 流动 图2-29 一般流动曲线 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剪应力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剪应力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随着湍流的 出现,管壁 剪切应力急 剧增加。 * 湍流时的压力降湍流时的压力

4、降 冯卡门冯卡门 (Von-(Von-KarmanKarman) )方程方程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非牛顿流体在光滑圆管中湍流流动时 用试差法计算摩擦系数f n=1,牛顿流体的Von-Karman方程 * 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湍流流动 f是非牛顿流体雷诺数NRe(n)的 函数。 当NRe(n)超过2100后,层流向湍 流过渡。 非牛顿流体的过渡区一般较宽, n值越小,过渡区越宽。 f与NRe(n)和n近似成直线关系 a和b是n的函数。 湍流时的压力降湍流时的压力降 冯卡门冯卡门 (Von-(Von-KarmanKarman) )方程方程 *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落球粘度计 旋转锥板/平

5、板粘度计 旋转圆筒粘度计 毛细管挤出流变仪 * VISCO BALL落球黏度计 产地:西班牙 1. Hoeppler 黏度计 落球黏度计落球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原理原理:半径为:半径为d d,密度,密度 为为 的圆球,在黏度的圆球,在黏度 为为 ,密度为,密度为 的的 无限延伸的液体中运动无限延伸的液体中运动 时,测量小球下降距离时,测量小球下降距离S S 所需时间所需时间t t。 应用:测低切变速率下零切黏度 落球黏度计落球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测量小球下降时间,以Stokes方程计算黏度值: Stokes黏度: Faxen 修正式: 如果所用圆管和圆球的尺寸一

6、定,并固定下降距离S: K0为仪器常数,用于已知粘度的液体进行标定。 剪切速率: v为小球下降速率,在试验范围内 剪切速率在0.1S-1左右 测定的黏度接近于零剪切粘度,常用于测定黏度较 高的牛顿或非牛顿流体。 落球黏度计落球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结构:同一轴线上的圆锥和 圆板,圆板固定不动,圆锥以一 定的角速度旋转,被测液体在 圆锥与圆板的缝隙中受到剪切作 用。圆锥角设计要小,一般要求 使 使流体中的剪 切速率一致。 通过圆锥的旋转角速度 计算剪切速率 ,通过测得的扭 矩 M 来计算剪切应力 旋转锥板黏度计(一) r0 d r dr 旋转锥板黏度计测量原理旋转锥板黏度计测量原理

7、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注意:剪切速率与圆板上的位置r无关。 即圆板上任何部位流体的剪切速率和剪切 应力均为一常数,因此,特别方便于非牛 顿流体流变数据的处理。 旋转锥板黏度计测量原理旋转锥板黏度计测量原理 r0 d r dr 旋转锥板黏度计(一) 圆板上距圆板中心距离为r该点的线速率为 ,在该点的试样厚度为 , 因此在该点的剪切速率为: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剪切速率的计算 *旋转锥板黏度计(二) 旋转锥板黏度计测定原理旋转锥板黏度计测定原理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剪切应力的计算 * 旋转锥板黏度计测定原理旋转锥板黏度计测定原理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以上是根据小锥角和牛顿流

8、体推导所得,但只 要锥角很小,对非牛顿流体也同样适用。 优点: u能在较宽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范围内测量,被 测试样中气泡易于排除,测量试样需要量小,仅需 样品 0.1ml。 u试样可测量粘度范围为宽,剪切应力范围为宽 ,剪切速率为宽。 旋转锥板黏度计适用范围旋转锥板黏度计适用范围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结构:两个圆筒,内筒静止不 动,外筒以一定速度旋转(或外筒 静止,内筒旋转),内外圆筒的环 形缝隙中充填被测液体,由于外 筒的旋转产生扭矩,使液体受到 剪切作用并传递到内筒上,使内 筒也扭转一个小角度。由外筒的 旋转角速度来计算 ,由内筒 产生的扭矩M计算,但 和 与 在缝隙中的位置有关。

9、 旋转圆筒黏度计旋转圆筒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旋转圆筒黏度计旋转圆筒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旋转圆筒黏度计旋转圆筒黏度计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测定某一角速度下的扭矩M,就可计算内筒壁处的剪切应力 及剪切速率 * 主要部件:直径为D,长度为L的毛细管. 将被测液体于一定压力下,在毛细管中挤 出,测量其流量Q和压差P。 P作为剪切应力的尺度 Q作为剪切速率的尺度 对牛顿流体,挤出流变仪中的压力加倍, 流动速率也加倍,所以Q-P 曲线为一直 线。 毛细管挤出流变仪毛细管挤出流变仪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管壁处的剪切应力为: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毛细管挤出流变仪

10、毛细管挤出流变仪 管壁处的剪切速率 牛顿流体: 幂律流体: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毛细管挤出流变仪毛细管挤出流变仪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上述推导都是假定毛细管是无限长的情况,实际应用时毛细管的长度是 有限的,此时需作“入口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当毛细管的长径比 40时,测量结果可不作校正。 * 最常用的流变仪最常用的流变仪 非牛顿流体流变性的测量 * 第五章 搅拌聚合釜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 *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Chapter Outline)(Chapter Outline) u搅拌聚合釜的基本概念,搅拌釜的结构及搅拌器 的作用 u搅拌器的设计步骤,方法: 均相聚合“混

11、合和搅动”类型聚合釜搅拌 器的设计 非均相聚合“分散和悬浮”类型聚合釜搅 拌器的设计 聚合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 * 搅拌聚合釜设计的一般步骤: v 分析和理解搅拌器的作用. v 针对具体聚合过程正确选择搅拌器的型式. v 搅拌过程是一个流体动力过程,理论基础是流体动力学. v 论述搅拌器的尺寸、转速和功率的设计方法. v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着重讨论不同聚合方法对搅拌过程提出 的要求,使在设计搅拌聚合釜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 本章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及难点 (Focus and emphasis)(Focus and emphasis) 聚合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一节 概

12、述 * 装有搅拌器的釜式反应器(搅拌釜) * 第一节 概述 装有搅拌器的釜式反应器(搅拌釜) * 第一节 概述 LC Series Stirred LC Series Stirred Reaction VesselsReaction Vessels * 装有搅拌器的装置: 聚合釜,原料配制槽,加料罐,凝聚罐,桨料沉析槽,贮槽等 第一节 概述 * 第一节 概述 混合系使两种或多种互溶或不互溶液体按工艺要求混合均匀。 搅拌系使物料强烈地流动,以提高传热、传质速率 悬浮系使小固体颗粒在液体中均匀悬浮,以达到加速溶解、强化浸取 、促进液-固相反应、防止沉降等目的。 分散则使气体、液体在流体中充分分散成

13、细小的气泡或液滴、增加相 接触表面,以促进传质或化学反应,并满足聚合物对粒度的要求。 机械搅拌是解决混合问题的重要装置。 搅拌兼有混合、搅动、悬浮、分散等多种功能。 为满足上述要求,搅拌反应器应具有下述作用。 (1)推动液体流动,混匀物料。 (2)产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悬浮。 (3)增加流体的湍动,以提高传热速率。 (4)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质的传递速率。 (5)在高粘体系,可以更新表固,促使低分子物蒸出。 * 搅拌器兼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例如,在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 中:混合、剪切分散、悬浮、提 高传热系数等 第一节 概述 * 均相体系: 使物料搅动以提 高传热和传质速率,并使物料

14、 混合均匀. 非均相: 还要求“分散相” 被剪切分散在“连续相”中能 保持稳定的均匀分布 各种生产过程对搅拌釜的不同要求: n 混合和搅动作用, n 使固体或液滴在液体中保持悬浮状态。 FC Series Stirred Reaction Vessels 第一节 概述 * 第一节 概述 为满足各种生产过程对搅拌不同的要求,搅拌器应具 有一定的几何和技术特性: 搅拌桨叶的型式、尺寸、转速、功率消耗以及挡板等 搅拌和流动研究:经 验,计算,模拟 * 机械搅拌装置机械搅拌装置 搅拌器是搅拌装置的 核心部件,由它将机 械能传递给液体。 搅拌器作用类似于泵 的叶轮,通常搅拌器 又称之为叶轮,由浆 叶,轴

15、组成。 第一节 概述 搅拌方式:机械搅拌、气流 搅拌、射流搅拌、静态混合 、管道混合等。 * 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 流体的流动状况,简称流况,可以定义为“ 在整个搅拌容器中流体速度向量的方向”。 宏观状况(宏观流动) 微观状况(微观流动) 流体的流动与许多因素有关如 搅拌方式,搅拌器的几何型式、尺寸、安装位置 釜体和釜内构件(挡板、导流简)的几何型式、尺寸、安装位置 操作条件(转速) 所处理物料的物性等。 搅拌的各种作用 依靠流体的流动实现 * 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 一、宏观流动(循环流动) 宏观流动是指流体以大尺寸(凝集流体、气泡、液滴)在 大范围(整个釜内空间)中的流动状况,所以也称循环流 动。包括径向流动,轴向流动,切线流动 * 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 * 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 * 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 !轴向流动及径向流动对混合有利 ,能起混合搅动及悬浮作用,而切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