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94013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时空观念 隋唐唐朝 唐太宗登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隋统一 南北 文成公 主入藏 金城公主 嫁到吐蕃 581年589年618年626年627年 七世纪 前期 649年 8世纪初 713年741年907年 【中外对比】 中国世界 国家统一,繁荣且开放 1.隋朝:(1)统一全国;(2)创立科举制度;(3)开凿大 运河 2.唐朝:(1)政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 局面; (2)经济: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不断发展, 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 (3)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日本效仿隋唐制度进 行大化改新,从奴隶社 会过

2、渡到封建社会 2.伊斯兰教产生 3.632年,阿拉伯半岛已 基本统一;8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形成 联 系 (1)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国家。7世纪,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唐朝先进文化,回国后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印、中日的交流。 考点 1 隋唐科举制度(理解) 七下P17 P20 背 景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 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 方担任高官 产 生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

3、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 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张家界:2017.25(3) 考点速查 完善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主考诗赋和政 论)、明经(考儒家经书)两科最重要;永州:2015.5 (1)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 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2)武则天时增设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繁荣) 僵化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形式:八股文;内容:四书五经), 在很大 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结束1905年(清末)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 特点

4、分科考试;以才选官;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平等竞争长沙:2013.40(1) 影 响 积 极 (1)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 可以凭才学做 官,扩大了统治基础。选拔官吏的权力, 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 权;长沙:2016.14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 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 繁荣; (4)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5)对世界:日本和新罗引入科举制,它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

5、也是世界文 官考试制度的开始 消 极 (1)明清时期推行八股文, 考试内容过于僵化, 严重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2)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读书人追求功名,导致了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力量薄弱,是近代中国自然 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启示 (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 念; (2)完善考试制度,促进人才选拔公平; (3)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考点 2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理解) 2018年是唐朝建立1400周年 七下P7P9 唐朝的 建立 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建立唐朝 唐太宗 的统治 措施 永州 : 2016.2 5 (1)

6、 政治 (1)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房玄 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 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人为镜”); (2)完善三省六部制,下令合并州县,大 力精简政府机构,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经济 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同时注意“戒奢 从简” 教育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唐太宗 的统治 措施 永州 : 2016.25 (1) 民族 关系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 对外 关系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 “贞观 之治”概况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年号

7、贞观。贞观年间(627649 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长沙:2017.40(1) 出现 的原 因 (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2)唐太宗推崇儒家民本思想,勤政爱民(“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 考点 3 女皇武则天(理解) 七下P9 地 位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 号为周,史称“武周” 评 价 她在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 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 增强,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有“贞观遗风”的统治风范 考点 4 “开

8、元盛世”(理解) 七下P12P15 “开 元 盛世 ”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年号“开元”(713741年),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 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 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张家界:2017.4 主要 措施 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 考核县令的政绩。提倡节俭 盛 世 的 表 现 经 济 农 业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 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2)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 围盛

9、行; (3)改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手 工 业 (1)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 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 业 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宏伟富 丽,城内分为坊(住宅区)和市(商业区),既是当时各民族 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文 化 科举制得到完善,士人读书风气盛行。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 容,我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考点 5 唐与吐蕃的交往(识记) 七下P22 P24 唐朝的 民族 政策 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

10、贵中华,贱夷狄,朕独 爱之如一”),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他为 “天可汗” 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首领称赞普。7世纪前 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唐与吐 蕃交往 的概况 (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8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 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 关系日益密切; (3)唐穆宗时,唐与吐蕃正式结盟,在拉萨设立唐蕃会盟碑 考点 6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理解) 七下P28P31 唐朝对 外政

11、策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遣 唐 使 概 况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 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代表:阿倍仲麻吕 ) 影 响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 风尚 鉴 真 东 渡 概 况 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 成功 影 响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弘扬佛法,介绍唐朝医 学、建筑等知识;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

12、唐风洋溢奈良城) 玄 奘 西 游 概 况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并在佛学最高学 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 大量佛经回到长安(经陆上丝绸之路) 影 响 为佛教文化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写成 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 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 朝 对 外 交 往 的 特 点 (1)交流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 (2)交流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流渠道众多,有官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 等; (4)交流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主要传出制度、文化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 土特

13、产、物种等; (5)双向交流,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影响;频繁的对外 交流也使唐朝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 (6)在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 中心 【异同比较】 1.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汉武帝唐太宗 不 同 点 政治 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 力,加强中央集权 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爱 惜民力,整顿吏治,完善了三 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开创了“贞 观之治” 经济 继续实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 同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促进社 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拓展提升 不 同

14、 点 军事 派兵攻打匈奴,基本解决北方 边患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思想 文化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 文化的大一统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 ,增加学员 民族 关系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 绸之路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 进唐蕃友好交往 相 同 点 (1)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都开创了我国 古代的盛世局面; (3)都重视对外交往,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 2. 比较汉唐时期在中外交往方面的不同特征,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 不同特征的原因。 (

15、1)不同特征:汉代以陆路为主,唐代水陆并举。汉代以商贸 为主;唐代使臣、商贸交往和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代商贸物品以 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汉代中外交往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2)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海上通商条件;唐代 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 。 1.“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1)隋朝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的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 展创造了条件; (2)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 (3)帝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人民安居乐业,辛苦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等。 2.西汉、唐朝前期出现成功局面的共同原因。 (1)吸取前代暴政而亡的教训,实行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缓和阶级 矛盾; ()统治者贤明,重用贤臣,勤于政事;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等。 【知识拓展 】 3.唐朝前期社会繁荣局面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 鉴意义?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先进的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繁荣; (5)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