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93947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层的分析报告与检测(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涂层的分析与检测 涂层的分析与检测有共性和特性之分,涂层的共性检测包括外 观、厚度、硬度、残余应力、界面结合力、孔隙度测量和显微组织 观察等,特性分析包括耐磨、耐蚀、耐高温、抗氧化、导电性检测 等。 1. 涂层共性的分析与检测 涂层外观的检测 涂层厚度的测量 涂层硬度的测量 涂层残余应力的测量 涂层结合强度的测量 涂层孔隙率的检测 涂层显微组织分析 1.1 涂层外观的检测 涂层外观的检测包括表面缺陷、粗糙度、光泽度和覆盖性,通 常采用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的办法。 表面缺陷 表面缺陷主要有鼓泡、起皮、斑点、疏松、毛刺、针孔等,鼓 泡是涂层表面隆起的小泡,大小、疏密程度不一,严重时与基体分

2、 离,脱皮是涂层与基体剥离的开裂状或非开裂状缺陷,通常是涂/镀 层常见的缺陷。 表面粗糙度 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几何形状特征是凹凸不平,凸起处为波峰, 凹处为波谷,两相邻波峰与波谷的间距为波距(L),相邻波峰与 波谷的水平差为波幅(H)。根据波峰与波谷的比值大小,可将表面形 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L/H1000时,称为表面形状误差; 第二类是在50L/H1000时,称为表面波纹度; 第三类是在0L/H50时,称为表面粗糙度。 不同测量方法测得的粗糙度不同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为了能真实地反映表面粗糙度,测量通常沿喷涂的垂直方向( A向)进行。粗糙度可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值Ra和轮廓微观不平度Rz 来表

3、示。 Ra是指被测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总和的平均值,代表涂 层表面层截面的轮廓曲线。Ra值可直接通过专用粗糙仪测得,故工 程上通常采用Ra值。 Rz是指在取样范围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 谷深的平均值之差。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检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接触式比如触针法,机械触及到被测件的表面,对于高精度和 软材质表面容易引起划伤。触针法是一种表面轮廓仪测量方法,触 针尖端在被测涂层表面顺着波峰与波谷上下移动时,产生一定的上 下振动变化,这一机械变化可转换成某种信号记录下来,用来表征 表面粗糙度,这种方法有机械式、电动式和光电式。 非接触式如光学

4、法与被测表面没有机械接触,因而不会存在表 面划伤问题。光学法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有光干涉 法、光切断法和光反射法。光干涉法实际上是干涉仪和显微镜的组 合,用光波波长作为基准尺寸来测量表面的深度变化,再用显微镜 进行高倍放大后观察 。 光泽度 涂层表面光泽度是指涂层表面在一定照度和一定入射光作用下 反射光的强度或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反射光的强度越大 或比率越高,涂层的光泽度越高。涂层表面光泽度的测量方法有目 测法、样板对照法和光度计法三种。 目测法 目测法是在照度为300lx(相当于40W日光灯在500mm处的照度 )条件下,将表面光泽度分为镜面光亮(1级)、光亮(2级)、半

5、 光亮(3级)和无光亮(4级)。 1级光泽度涂层光亮如镜,能清晰地看出人的五官和眉毛; 2级光泽度涂层表面光亮,能看出人的五官和眉毛,但眉毛部分 不够清晰; 3级光泽度表面光亮较差,但能看出人的五官轮廓,眉毛部分模 糊; 4级光泽度涂层基本上无光泽,看不清人的面部五官轮廓。 样板对照法 样板对照法将不同级别的标准光亮样板与待测涂层进行比较。 1级光泽度的标准样板粗糙度定为0.04m Ra 0.08m, 2级光泽度定为0.08m Ra 0.16m, 3级光泽度定为0.16m Ra 0.32m, 4级光泽度定为0.32m Ra 0.64m。 1.2 涂层厚度的测量 涂层厚度的检验方法很多,可分为无

6、损检测和破坏性检测两大 类。 无损检测主要有磁性法、涡流法、和X射线荧光测厚法等。 破坏性检验方法有金相显微法、多束光干涉法和化学溶解法等 。 磁性法 磁性法通常用来确定磁性基片上非磁性镀膜/涂层的厚度,电磁 法还可测量非磁性基片上的磁性涂层厚度。由于涂层厚度变化,与 闭合磁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成线形关系,由此测出涂层厚度。这种方 法速度快,精度高(1),其测量范围在5微米到750微米之间。 磁性法测量之前应在标样上进行系统调节,以确保测量精度。 一般对有效面积大于1cm2的工件要做3-5点测量,对有效面积大于 1m2的表面,要做9点10次测量,第一次与第十次重合。 涡流法 涡流测厚仪是根据涂层与

7、基材导电性有足够的差异来进行的, 与涂层是否为磁性材料无关。测厚仪的工作原理是靠表面趋肤效应 ,当频率改变时,产生涡流的表面层厚度发生变化。对于给定的频 率,表面层涡流的大小,取决于通过电流表面层材料的导电性。 如图所示,将内置高频电流线圈置于涂层上,在被测涂层内部 产生高频磁场,由此引起基体金属内部涡流,此涡流产生的磁场又 反作用于探头内线圈,使线圈阻抗发生变化。随着涂层厚度的变化 ,探头与基体金属表面的间距改变,反作用于探头线圈的阻抗亦发 生相应的改变,由探头线圈阻抗值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出涂层厚度。 涡流法测厚与磁性测厚仪一样,测量速度快,其测量精度可达 1%,测量范围为1-1000m。 涡

8、流测厚仪原理图 1-感应线圈; 2-非导电膜; 3-导电基材 1.3 硬度的测量 材料的硬度是指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硬度的测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的类型:静态压痕硬度、动态/回 弹压痕硬度及划痕硬度。 静态压痕硬度测量是通过球体、金刚石锥体或其它锥体将力施 加到被测材料上,使被测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压痕,再依据载 荷与压痕面积/深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其硬度值。 动态/回弹压痕硬度测量是将一个具有标准重量和尺寸的物体从 一定的高度下落到被测材料的表面并从其表面弹起,根据回弹的高 度来测定被测材料的硬度值。 划痕硬度测量是通过被测物体去刻划已知硬度的另一种物体或 用已知硬度的一种物体

9、去刻划被测物体,根据所产生的划痕大小来 评价硬度值,属于一种半定量测定方法。 涂层显微硬度测量 涂层显微硬度测量有两种途径: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可以直接地获得薄膜/涂层本身真实的显微硬度,要求膜 厚大于压痕所产生的塑性形变区及影响区深度,比如维氏硬度,膜 厚至少要为压痕深度的10倍,当镀膜非常薄时,基片的硬度会影响 膜的硬度。 间接法测量用一种模拟近似确定薄膜硬度和压痕的尺寸效应, 从而间接地获得硬度值。直接法和间接法测量薄膜硬度示意图如图 所示,可以看出,间接法测量薄膜硬度值偏低。 测量厚膜硬度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示意图 (a) 直接法 (厚膜和块状试样); (b) 间接法(薄膜) 薄膜的厚

10、度要求 试样制备时,首先要考虑薄膜的厚度。被测试样表面经施载压 头压入后形成压痕,压痕周围受到形变的影响,影响范围包括弹性 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区域。虽然被测薄膜材料不同,其压痕形变影响 区也有差别,但一般如半球形所示。 由图可知,维氏硬度深度方向形变影响区是压痕对角线的1.5倍 以上,也就是说,为了消除压痕形变的影响,镀膜的厚度应为压痕 对角线的1.5倍以上。根据维氏硬度压痕深度与其对角线之比为1:7 关系来推算,则受压痕形变影响的深度为实际压痕深度的10倍以上 。当膜厚为压痕深度10倍以上时,可用直接法直接获得镀膜本身的 显微硬度。 球形压头和维氏硬度压头的压陷变形区域 宏观硬度测量 对于耐磨

11、涂层来说,测量涂层表面硬度也非常重要,常用的是 表面洛氏硬度计。最硬的耐磨涂层采用C刻度,载荷有15N,30N, 45N,一般的耐磨涂层也可采用B刻度或A刻度。 用于宏观硬度测量的涂层试样准备较为简单,只需试样表面与 背面平行,涂层表面光滑、洁净,每个试样至少测定5个压点,其 中两个测点或任一测定点距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m,为了保证 测试的准确性,涂层厚度应为压入深度的10倍以上。 1.4 残余应力的测量 通常在薄膜/涂层制备过程中,基体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冷却下 来时,因基体材料和涂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而在涂层中存 在着残余应力。当涂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 数时,涂

12、层中存在着压应力,相反则存在着拉应力。在拉应力作用 下,涂层中易产生裂纹。无论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都会在涂层/基 体界面间产生剪切应力,当剪切应力大到能克服涂层与基体界面间 结合力时,涂层就会沿着界面从基体上剥落下来。 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导致涂层中的残余应力为宏观应力,不仅 取决于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大小,而且取决于薄膜/涂层制备时,基体 温度的高低。除了宏观热应力外,涂层中还会存在微观局部应力, 局部应力往往由于相变、变形不均、涂层中的缺陷等因素引起的。 从基片应变中测量宏观残余应力 由基片变形测量应变的主要方法有: 固定基片测量自由端的移动; 采用不固定的圆形基片,由光学干涉法测量基片的变形。

13、 在自由端位移测量方法中,普遍采用悬臂梁法,基片长宽比通 常大于25,薄膜/涂层厚度在25-250微米之间。自由端位移测量可采 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读取或采用光学杠杆放大方法以提高测量精度。 园盘法采用探针轮廓仪或将园盘放在厚度为25-250um的光学玻璃平 板上由牛顿环测出。 X射线衍射法测量局部残余应力 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涂层内应力/残余应力的原理是建立在对晶 体面间距测量的基础上,由所测晶体面间距的变化,计算出点阵应 变及应力。比如,在有残余应力的涂层中,hkl晶面的衍射角为hkl, X射线波长为,则面间距为: 在无内应力的该涂层材料中,hkl的正常间距为d0hkl,于是该面 上的应变: 涂

14、层内应力为: 其中E为弹性模量,为泊松比。 可以看出,X射线衍射法测量的是非常局部微观应力,由此可 了解涂层中微观应力分布。 1.5 涂层结合强度的测量 涂层的结合强度是指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大小,即单位面积涂 层从基体上剥落下来所需要的力。涂层结合强度是衡量涂层性能的 一个重要指标,若结合强度低,涂层容易从基体上剥落,严重影响 涂层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测量涂层结合强度的方法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定性 检验,如弯曲试验、冲击试验、杯突试验等,另一类为定量检验, 如划痕试验、抗拉试验、压缩试验等。 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通常为三点弯曲试验,其做法是将涂层试样置于一定 距离的两个支点上,涂层面

15、向支点,将一定曲率半径的压头作用于 基体材料的中点,在一作用力下,试样发生弯曲,随着力的不断增 大,涂层会开裂,直至从基体上剥离,弯曲角的大小说明涂层结合 强度的大小。 杯突试验 类似于弯曲试验,杯突试验同样可以用来观察涂层变形后涂层 开裂或剥离情况,间接衡量涂层结合强度,杯突试验是将涂层样品 放置杯突实验机上,钢球直径为20mm,杯口直径为27.5mm,以 10mm/min的速度由试样背面/基体面将钢球向有涂层方向压入,压 入深度因基体和涂层不同而异,一般为7mm,观察突出变形部分涂 层的开裂情况,若涂层无剥落现象,说明涂层结合强度高。 划痕试验 划痕试验是将一具有很小曲率半径,圆锥形端头硬质材料针置 于薄膜表面,施加一法向力使针沿涂层表面刻划,逐步增加测量针 的法向载荷,并重复进行刻划,恰好能使涂层与基片发生剥离的载 荷来衡量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该载荷被称之为涂层剥离的临界 载荷。 为了准确确定这一临界载荷,通常采用声发射检测法。划痕过 程中,涂层在压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