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935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22 大小:18.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2页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2页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7解析(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网设计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收集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了解工程规模和用途,确定使用范围。 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理、地埂气象等资料 ,以及原有管网布置,今后发展等情况,以便把近期要 求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 根据国家设计规范和工艺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 用量计算。 了解各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收集到的技术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 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依据方案画出草图,进 行技术计算。 (3)在草图的基础上绘制管网施工图,同时根据所输 送介质的性质及使用要求,编制工程所用材料、设备及 各种附件的规格,用量清单,编制设计说明和施工要求 。 2、和其他专业的关系

2、 建筑:管道井、设备用房的位置、大小;横管对层高的影响。 结构:引入管、排出管、立管对结构的要求;设备对结构荷载要求 其他专业:给排水设备用电量和用电位置;电、暖的管道综合布置 1、特点 水源 引入管 蓄水加压设施 给水管道 用水点 建筑给水系统一般按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不同要求分为生 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中水系统。 一、室内给水系统的特点 第七章 室内给水与排水工程安装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1、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1)生活给水系统 2)生产给水系统 3)消防给水系统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该系统除满足需要的水

3、量、水压要求外,其 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生产给水对水质的要求按生产性质和工艺要 求而定。 消防给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但要保证水压和 水量。 给水污染:指给水工程因设计不合理或 安装考虑不周,造成的污染。 2、室内给水系统的一般规定 1) 住宅的入户管,公称直径不宜小于20mm。 2)建筑室内生活用水最大小时用水量(管子里的流量),是由管子的横断 面的面积和水流的速度相乘得来的。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3)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下表采用。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例1、某一供水管路,由三段不同直径的管子组成,已 知d1=100mm,d2=75mm,d3=

4、25mm,通过的流量 为30L/S,试求各管段中的平均流速。 答:已知:qv=30L/s=0.03m3/s d1=100mm=0.1m d2=75mm=0.075m d3=25mm=0.025m 答:各管段中的平均流速分别为3.82m/s、6.79m/s及 61.15m/s。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2、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室内给水 系统结构 引入管水表节点室内管道附件 升压和 储水设备 室内 消防设备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建筑生活引入管上的水 表节点一般应由表前阀 、表后阀、水表、泄水 管和旁通管组成。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三、室

5、内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1、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原则 1)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给水系统简单,管道短,降低工程费及管理费用。 2)应充分利用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室外给水管网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用水要求时,下 面数层利用室外管网直接供水,上面几层用加压供水。 3)供水应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 4)当两种及两种以上用水水质接近时,应尽量采用共用给水系统。 5)生产给水系统在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尽量采用循环给水系统。 6)生活给水系统中,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强不宜大于0.45MPa,超过该值 ,宜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生产给水系统最大静水压力,应根据工艺

6、要求及各种用水设 备的工作压力和管道、阀门、仪表等的工作压力确定。 2、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供水方式按系统的组成分(1)直接给水方式 室内给水系统采用直接给水方式时,其条件是水压、水量满足要求。 室内给水系统设备的水箱,其作用主要为增压、稳压和减压。 适用:室外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均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的地区。 优点: 供水较可靠、系统简单、投资少、安装维修方便,可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节省运行能 耗。缺点:给水系统没有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会立即断水。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室内给水系统采用设水箱给水方式时,其条件是水量满足,

7、水压规律不足。 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足够时 (一般在夜间)向水箱充水;室外管网压力不足时(一 般在白天)由水箱供水 优点:系统较简单、投资较省、维护较方便,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缺点是水箱容积和质量大,增加建筑尺寸,并影响建筑物的立面视觉效果。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在管网水压周 期性不足的多 层建筑中采用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3)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条件:外网水压经常性 不能满足室内水压需要。 a、用水均匀时用恒定水泵 b、用水不均匀时用变速水 泵 水泵: 给水加压,控制水位,上 行下给. 水箱: 流量储存和调节

8、。 水箱配管中相对标高最高 的管道是进水管 。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4)设有贮水池、水泵、水箱的给水 方式 外网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用水需 要,且室内用水量很不均匀。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适用条件:当室外给水管网 中压力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 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 而且建筑内部用水量又很不 均匀时 优点:这种方式技术上合理 、供水可靠,虽然初期费用 较高,但其长期效果是经济 的 缺点:安装麻烦、增加结构 荷载、有震动与噪音干扰 利用密闭罐内空气的压缩性 能,来储存调节和输送水量的装 置,起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和水 塔。 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经常不足 ,

9、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优点:安装方便,水质 能保证 ,投资少。 缺点:给水压力变动大,管理 费用高,供水安全性差。 (5)设有气压给水装置的供水方式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小结: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最常用的基本图式 答:(1)下行上给的直接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在一天内 任何时间均能保证室内管网最不利点要求时,才采用这种方式。 (2)设水池、水泵和水箱的供水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外网水压经常不足且 不允许直接抽水,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多层或高层建筑。这种方式有上行下 给方式 和下行上给方式。 生活水池的池壁与池底不可利用建筑自身的墙与板构成。 (3)高层建筑的分

10、区给水方式。在高层建筑中,为避免底层承受过大的静水 压力,常采用竖向分压的供水方式。 水箱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四、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引入管的布置 2、干管的布置 (1)下行上给(下分)式 (2)上行下给(上分)式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2、干管的布置 (3)中分式(4)环状式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7.1.3 室内管道的敷设形式 五、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 1、敷设形式 : 明装、暗装 2、管材及连接方法:室内镀锌管或 黑铁管,四氟乙烯生料带填料。 给水引入管与排出管垂直交叉时 ,给水管应在上并净距为150mm 。 (当给

11、水与排水管道布置位置重叠时应保 证给水管道在排水管道上方)。 3、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程序为:引 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用水设备 。 4、引入管安装:直接埋地、地沟敷设 。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1)埋地敷设: 给水引入管埋深应使管顶在冰冻线以下0.2 0.3m,距地面0.6m (2)地沟敷设。 冷热水管平行安装时,上下平行应热在上。 冷热水管平行安装时,垂直平行应热在左。 卫生器具冷热水管平行安装时,应热在左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室内给水水平干管安装程序一般为设套管(穿墙)、支 架、辅管、连接、固定套管填石棉绳。 穿砖墙基础穿混凝土基础 引入管穿过

12、承重墙或基础应留孔洞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0.1m。 引入管穿过带形基础 引入管穿过地下室防水措施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4)室内给水管的布置 给水管道不得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面、大小便槽,给水立管距小便槽 小于0.5m应采取建筑隔断措施。 室内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平行埋设管外壁最小距离为0. 5m,交叉为0.15m ,给水管在上。 带法兰不保温管间距,按突出部分净空不小于50mm;不带法兰净空不小 于80mm;与墙、柱边不应小于100mm。 给水管应布置在排水管、冷冻管上面,热水管或蒸汽管的下面。不宜与输 送易燃、易爆或有害的气体及液体同沟敷设。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

13、筑室内给水系统 立管管外皮距墙面距离及预留孔尺寸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6、水平管的安装 砖墙支架 混凝土支架 标高按设计规定 ,坡度为0.005坡 向室外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6、立管安装 每根立管上设阀门和活接头各1个。 为保证立管安装时的垂直度,应经预留孔洞吊线安装 。 7、支管安装 要求平直,坡度0.005坡向立管。给水引入管穿墙或基础时, 应预留孔洞,管道安装时上空净距离应建筑物沉降量。 管 道 固 定 装 置 8、管道的固定装设支、吊架。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吊卡、钉卡和座卡

14、管 托 吊 架 9、阀门、水表的安装 室内用闸阀或截止阀DN50以 上用法兰式闸阀DN50以下用 丝口截止阀。 截止阀安装时应按介质的流向 应与阀体所示箭头方向一致, 低进高出(下进上出)安装。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常用水表: 叶轮式(小流量) 螺翼式(大流量) 如: 生活给水引入管管 径为DN70,引入管上的 水表应采用湿式螺翼式水 表 生活水池的池壁与池底不 可利用建筑自身的墙与板 构成。 湿式旋翼式水表 适合于供水主管道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10、水箱安装 建规3.2.12.5要求水箱的泄空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不得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 道连接,应采取间接连接的方式。 形状:圆形、矩形 材料:钢板、钢筋混凝土 结构:水箱上要设箱盖,上面留气孔等。 作用: a、贮水调节水泵水箱联合供水; b、稳压只设水箱给水; c、减压减压水箱供水 7.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