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891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讲解(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切割作业安全要求 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者加压,或两种并用, 并且使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 的方法。 切割就是使一个物体(部件、零件、机件) 分开,变成两个或多个的工艺过程。 焊割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随着工业 生产和建筑业的高度发展,金属的焊割工艺 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生产技术。但是,在 金属材料焊割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灾害因 素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容易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因此,确保焊割作业安全就显得 十分重要。 一、焊接作业的危险分析 金属焊接作业中存在的潜在危害主要有电击伤害、 弧光辐射、焊接烟尘、火灾、爆炸等。 1.电击伤害 一般情况下,焊接作业人员往往忽略次级电压

2、的危 害,认为次级电压不会造成致使伤害,这种认识是 完全错误的。50V电压电击30秒钟就可能引起死亡 ,交流弧焊机次级输出电压高于50V,对电焊工造成 电击伤害更大。若在狭窄的金属管道、容器、潮湿 场地、高空位置进行焊接时,触电时更难以自我摆 脱或得到救助,触电 伤亡率较高,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交流弧焊机低电压端的电击危害。 在焊接作业中,为防止意外触电事故,电焊作业人 员应当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业时应戴干燥 的、符合要求的手套;不要让皮肤或湿衣服触及 电极或者电焊钳的金属部分;保持身体与金属焊 件及地面的绝缘;使电焊电缆和电焊钳保持良好 的工作状态 2.电弧光辐射 金属焊接电弧放电时,将产生

3、熔化金属的高温 高热,同时产生强烈的 电弧光。电弧光主要 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引起皮肤灼伤和白内障。紫外线会引 起急性角膜结膜炎,即“电光性眼炎”;长期 重复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慢性睑缘和结 膜炎。甚至可发生角膜点状浸润或溃疡,转变 为慢性射光后眼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 对作业人员眼睛的防护。 为避免电弧光的辐射,应采用盔型电焊面罩或 手持型电焊面罩,这种防护面罩可以提供较全 面的辐射防护。面罩一般采用硬质塑料或玻璃 纤维制成,它不但能保护眼睛免受弧光辐射, 还可以保护头、面和颈部免受过热及火花的伤 害。 3.电焊烟尘和有害气体 电焊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是一种无机性混合

4、性 烟尘。长期吸入这种以氧 化铁为主,并有无 定形二氧化硅、氧化锰、氟化物等电焊烟尘会 引起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的症状有气短、 咳嗽、咳痰和胸痛。这些症状的出现除因长期 吸入大量电焊烟尘外,也与焊烟中的有害气体 (如氟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的长期刺激 有关。 焊接过程还应注意使用气体存在的危险,大多 数气体,包括氩、氦和二氧化碳均为窒息性气 体,使用不当会引起头晕、意识丧失,甚至因 大脑缺氧造成死亡。 为避免或减少电焊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应 采用机械通风、安装固定或移动式的排气罩等 安全保护设施。 4.噪声 虽然焊接作业本身并不产生严重的噪声危害, 但焊接作业所处的作业场所往往为高噪声环

5、境 ,因此不可忽视噪声的危害。噪声源有以下几 种:焊接设备电磁噪声;周围机加工噪声 ;生产装置的噪声等。 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作业,会使劳动者产生耳 鸣、头晕、听力衰退,甚至导致永久性听力损 伤。噪声对听力的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作业 人员所处环境的噪声强度 和暴露时间的长 短。在施工作业中很难避免噪声源,因此必须 采取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作业人员所接受的 噪声强度,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听力。在高噪声 环境下作业 的焊接作业人员,必须采取个人 听力防护措施。 5.火灾危险 焊接过程中都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如:手工电 弧焊的熔渣温度高达8000,因此作业前必须 采取措施防止高温溶渣引发火灾事故。 首先,在

6、作业前应清除作业现场 的可燃物质 ,如果无法转移工件或者或燃物质,应使用阻 燃的石棉布等防火材料将可燃物隔离,在有立 体交叉作业时,应特别注意做好立体防火隔离 措施。 其次,在作业前要了解火灾报警装置及消防器 材的位置,检查作业现场是否有适用的灭火器 材。 第三,在作业结束时,必须关闭电源并清除火 种。 二、焊接切割作业“十个不准”: 1.1.无特种作业操作证者,不准焊割;无特种作业操作证者,不准焊割; 案例:无证违章操作,酿本世纪末特大火灾 (1)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25日晚,圣诞之夜。位于洛阳市 老城区的东都商厦楼前五光十色,灯火通 明。台商新近租用东都商厦的一层和地下一 层开设郑州

7、丹尼斯百货商场洛阳分店,计划 于26日试营业,正紧张忙碌地继续为店貌装 修,商厦顶层4层开设的一个歌舞厅正举办 圣诞狂欢舞会,然而就在大家沉浸于圣诞节 的欢乐之时,楼下几簇小小的电焊火花将正 在装修的地下室烧起,火势和浓烟顺着楼梯 直逼顶层歌舞厅,酿成了本世纪末的特大灾 难,夺走了309人的生命。 (2)主要原因分析 1)着火的直接原因是丹尼斯雇用的4名焊工 没有受过安全技术培训,在无特种作业人员 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违章作业。 2)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野蛮施工致使 火红的焊渣溅落下引燃了地下二层家具商场 的木制家具、沙发等易燃物品。 3)在慌乱中用水笼向下浇水自救火不成, 几个人竟然未报警逃

8、离现场。贻误了灭火和 疏散的时机,致使309人中毒窒息死亡。 (3)主要预防措施 1)焊工应持证上岗;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 防火。 2)焊接场所应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3)要设专职安全员监视火种。 2.在重点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未经 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焊割; 案例:陕西东部某电厂重大火灾 (1)事故经过 2010年3月16日,陕西东部某电厂在大修 期间,由河南汤阴某塑料厂承包该电厂原 煤仓防磨衬板更换,仓内4名工作人员负 责固定,仓外4名工作人员负责下料及给 料。13时30分左右,当仓内4人工作至距 仓顶3米处时,电焊火渣掉在搭建的竹架 板上,导致起火,火势迅速蔓延。仓内工 作人员呼喊仓外工作

9、人员救火,仓外工作 人员提着灭火器救火时,发现火势很大, 遂立即报警。接警后,当地公安消防人员 迅速赶赴现场,约一个小时大火被扑灭。 经现场搜救,发现仓内4人已经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电焊工在焊接作业时未采取有效地 防火措施,违规操作是引起本次火灾事 故的直接原因。 2)容器内动火作业时没有监护人,火 灾发生的初期不能有效地扑灭。 (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差,安全措施不 落实。 3.在容器内作业不具备相应条 件的,不准焊割; 案例: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 起火灾 (1)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 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 吹锅内烟气,使

10、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 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 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 天后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2))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 (3)主要预防措施 1)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 2)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 4.不了解焊件内部情况的,不 准焊割; 案例: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1.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 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 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 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 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2.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

11、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 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 死亡事故。 3.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焊工不 得擅自进行。 5.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容器未经 彻底清洗的,不准焊割; 案例:焊补空汽油桶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厂汽车队一个有裂缝的空汽油桶需焊补, 焊工班提出未采取措施直接焊补有危险,但 汽车队说这个空桶:是干的,无危险。结果 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甚至连加 油口盖子也没打开,就进行焊补。现场的情 况是一位焊工蹲在地上烧气焊,另一位工人 用手扶着汽油桶。刚开始焊接时汽油桶就爆 炸,两端封头飞出,桶体被炸成一块铁板, 正在操作的气焊工被炸死。

12、 (2)主要原因分析 车用汽油的爆炸极限为0.895.16,爆炸 下限非常低。因此,尽管空桶是干的,但只要 油桶内壁的铁锈表面微孔吸附少量残油,或桶 内卷缝里的残油甚至油泥挥发扩散的汽油蒸气 ,很容易达到和超过爆炸下限,遇焊接火焰或 电弧就会发生爆炸,加上能打开的孔洞盖子没 有打开,爆炸时威力较大。 (3)主要预防措施 严禁焊补切割未经安全处理的燃料容器和管 道。 严禁焊补切割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燃料容器的焊补需按规定采取有关安全组织 措施。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的部位未 采取安全措施,不准焊割; 案例:上海静安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火 灾事故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

13、州路728 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 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 元。 事故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在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节 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在 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 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 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 灾。 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投标企业、 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串通、虚假招标和转包、违 法分包。二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三 是设计企业、监理机构工作失职。四是市、区 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缺失。 五是静安区公安消防机构对工程项目监督检查 不到位。六是静

14、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 工作领导不力。 7.对承压管道或密闭容器、管道 不准焊割; 案例:焊补装酸罐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一装运硫酸的罐体底部漏酸,补焊时, 将罐底朝上,人孔朝下放在地面上,当焊工起 弧时,酸罐即发生爆炸,当场烧伤焊工,并炸 死在场工人一名。 (2)主要原因分析 经过取样分析得知,罐体材料不是耐酸钢,在 稀硫酸作用下,罐体材料中的铁与酸可发生如 下反应: Fe + H2SO4FeSO4 + H2 由上式可知,在酸罐内会充满氢气与空气的混 合气体,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爆炸极限范围 ,因此显然是电焊火花引燃罐内混合气体发生 爆炸。 (3)主要预防措施 焊补酸、碱罐前,必须

15、先了解罐内情况, 然后用(硷)水清洗,待其中的液体或气体排 净,并使焊件不呈密闭状态时,才能施焊。 盛稀硫酸的罐槽,应用耐酸钢板或衬铅钢 板制成。 8.焊割场所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 未作清理或无安全措施的,不 准焊割; 案例:喷漆房内电焊作业起火 (1)事故经过 电焊工甲在喷漆房内焊接一工件时,电焊火 花飞溅到附近积有较厚的油漆膜的木板上起 火。在场工人见状都惊慌失措,有的拿苕帚 打火,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 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抢救,将火熄灭,虽 未伤人,但造成很大财物损失。 (2)主要原因分析 在禁火区焊接前未经动火审批,擅自进行动 火作业,违反了操作规程。 未经清除房内的油漆膜和采取任何防火措施 ,就进行动火作业。 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空气吹火,不 但灭不了火,反而助长了火势,造成事故扩大 的恶果。 (3)主要预防措施 不准在喷漆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必须施焊 ,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清除一切可燃物。 油漆房内应备有砂子、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器材。 9.在禁火区内未采取严格隔离等 安全措施,不准焊割; 案例: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1)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 ,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 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 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