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386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 姓名:樊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张河清 20080501 I 摘 要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区位论在旅游 业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划分旅游空间组织层次和规划层次,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寻求旅 游区位优势,增强旅游企业集聚效应、旅游设施区位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等。县域是 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板块。基于区位论的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以旅游业迅速发展为背景, 以旅游竞争与合作互融渐进为推 力,以区位论为理论基础,以县域旅游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

2、,以“八大因素、三种模 式、两层关系”为模型架构,以提升县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水平为宗旨,以湖南资兴为 例证,通过对资兴旅游区位因素与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与评价,以期达到资兴旅游空 间结构优化的目的。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中外文献综述和研 究思路、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为基础理论框架,从概念体系、基本特性和基础理论三方面构建了本文的 理论框架并论述了区位论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 第三章为旅游区位因素及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首先从影响程度上把旅游区位因素 划分为主次两个层级包括旅游资源区位、旅游客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经济区 位、旅游文化区位、旅游认

3、知区位、旅游品牌区位、旅游竞争区位八大旅游区位因素 并进行界定分析,接着从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基本模式及发展机制三个方面阐 述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构建了“八大因素、三种 模式、两层关系”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型。 第四章以湖南资兴为例,首先从资兴旅游发展背景分析与评价入手,重点对资兴 旅游区位主次八大因素及资兴区内旅游空间结构和区外旅游空间竞合关系进行细致 分析与评价,对资兴区位优势进行总结,对资兴旅游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做出预测,对 旅游空间竞合战略提出构想,最后对资兴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进行了对策性探讨,并提 出了相应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区位论;旅游空间结构;县域

4、旅游;资兴 II Abstract Location Theory is a theory related to spatial layout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of human activity. The application of Location Theory in tourism includes classifying the gradation of tourism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tourism planning, establishing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purchas

5、ing tourism location advantage, enhancing cluster of tourism corporations, electing tourism facilities location, designing tourist route and so on. County region is the lowest basement of political unit in our country. It is important for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apid

6、tourism development as background, tourism cooperation-competition as acceleration, location theory as theoretic basement, county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as research object, “eight-factors, three-modes, two-relations” as model framework,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l

7、evel as purpose, Zixing in Hunan as case,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assesses the tourism location factors and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optimiz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n Zixing. This paper contain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foreign and de

8、mostic related references, logic thought, research method and initiative of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sets up the whole basic theory framework from related conception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damental theories, discour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tion Theory and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

9、e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ourism location factors and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Firstly, it sorts out tow gradation of eight predominant and subordinate factors including tourism resource location, tourist location, tourism transportation location, tourism economy location, tourism cult

10、ure location, tourism perception location, tourism brand location, tourism competition location. Secondly, it discusses fundamental elements, basic modes sand developing mechanism of county tourism, and establish “eight-factors, three-modes, two-relations” model. The forth chapter takes Zixing in Hu

11、nan province for example, analyses and evaluates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tails, and then emphasizes on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eight tourism location factors, inner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and outer tourism cooperation-competition relation in Zixing, points out its location advantages

12、in brief, forecasts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nceives tourism spatial cooperation-competition strategy. Finally, the paper explores and discusses the III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n Zixing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Zixing. Key words: Lo

13、cation Theory;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county tourism; Zixing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 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

14、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1.1 旅游业发展迅速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并正在快速增长。 我国在 2020 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我国将完成从亚洲旅游大 国到世界旅游强

15、国的历史跨越。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 年国际旅游外汇收 入 33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9,国内旅游总收入 6230 亿元,同比增长 17.9。 县域旅游经济在旅游发展宏观背景下也呈上升趋势, 各县市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 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资料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 1.1.1.2 旅游业竞争激烈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各地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也必然愈 加明显。国内游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各省、市、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自身拥有 的旅游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开发,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如此 的宏观竞争背景下,认清自身优势,

16、合理定位,以需求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县域 旅游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县域旅游区位和空间结构问题 是赢得市场、顺势发展的重要步骤。 1.1.1.3 旅游竞合趋势明显 县域旅游具有区域旅游特性,是区域旅游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在旅游业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区域之间彼此的相互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区域旅游合作得到越来越 多的认同,区域旅游竞合趋势日益明显。旅游在竞争中寻求合作,能实现优势互补、 客源互通、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循环,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县域旅游不应被客观 行政界限束缚,从更大尺度更高层次的区域旅游空间内审视自身优势和不足,立足域 内,高瞻区外,倡导 “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 区域旅游联动,在区域 旅游竞合中实现共赢。 1.1.1.4 旅游规划开发地位重要 合理科学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