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849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01基本概念及定义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1-1 热力学系统 1-2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1-3 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坐标图 1-4 状态方程式 1-5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1-6 可逆过程的功 1-7 热量 1-8 热力循环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2 1-1 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人为选定的某些 确定的物质或某个确定空间中的物质 。 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能量转换过程有关的一切其他物质。 边界分割系统与外界的界面。 在边界上可以判断系统与外界间所传递的能量和质量的形式和 数量。边界可以是实际的、假想的、固定的或活动的。 Date 第一章 基

2、本概念及定义3 闭口系统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控制容积、控制体) 。 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功量、热量)交换,又无质量 交换的系统。 热源具有无限热量储存能力的假想热力系统,其作用只 是与其他系统交换热量。一般情况下,交换热量后其温度不发生变 化。 高温热源:向其他系统供热的热源; 低温热源:吸收其他系统放出热量的热源。 系统的选取,取决于分析问题的需要及分析方法上的方便。 系统的分类: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4 1-2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状态:热力学系统所处的宏观状况。 状态参数

3、: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状态参数(p、v、T)。 导出状态参数:由基本状态参数计算得到的状态参数(u、h、 s等)。 状态参数仅决定于状态。对应某一确定状态,就有一组状态参 数。反之,一组确定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一个状态。其数值仅决 定于状态,而与达到该状态的途径无关。因此,状态参数的变化( 以压力p为例)可表示为: 状态参数的微增量具有全微分的性质,即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5 一、比体积v 单位质量物质占有的体积。描述系统内部物 质分布状况的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 m3/kg 密度和比体积互为倒数,即 kg/m3 Date 第一章 基本

4、概念及定义6 二、压力 绝对压力p:流体的真实压力。 相对压力(表压力pe、真空度pv):压力计(真空表)显示的压力。 (压强)p流体在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 。描述 流体物质组成的热力系统内部力学状况的参数。 压力的单位:Pa,工程上常用MPa(1 MPa106 Pa)。其他还在 应用的压力单位有bar (巴)、 atm (标准大气压)、 mmHg (毫米汞柱 ,0)及mmH2O (毫米水柱,4)等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7 三、温度 t T273.15 K T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描述系统热状况的 参数 。 按气体分子运动学说,气体的温度为气体分子平均移动动能的 量度。 热力学

5、温标的基本温度为热力学温度T,采用水的固相、液相 和汽相三相共存状态的温度作为定义热力学温标的固定点,规定该 点的热力学温度为273.16 K。热力学温度单位K为水的三相点温度 的1/273.16。 热热力学温标标也用摄摄氏温度t来表示。单单位为为(摄摄氏度)。摄摄氏 温度的定义为义为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8 1-3 平衡状态和状态参数坐标图 平衡状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力系统的宏观状况不 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平衡条件: 热平衡系统内具有均匀一致的温度。 力平衡系统内具有确定不变的压力分布 。 化学平衡 系统状态变化,取决于系统和外界间的能量传递。状态公理表 明,确定系统平

6、衡状态所需的独立状态参 数的数目等于系统和外界间进行能量传递 方式的数目。对于常见的气态物质组成的 系统,没有化学反应时,它和外界间传递 的能量只有热量和系统容积变化功,因此 只要有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确定系统 的状态。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9 1-4 状态方程式 状态方程式:三个基本状态参数(p、v、T)之间的函数关系,即 : F(p,v,T)0 显函数形式:Tf1(p,v),pf2(v,T),vf3(p,T) RgR/M气体常数 ,M摩尔质量 。 对n (mol)理想气体: pVRT 对m (kg)理想气体: pVRgT 理想气体: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的质点组成的可压缩流体。

7、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龙方程): 对1mol理想气体: pVmRT R8.314 510 J/(molK) 摩尔气体常数;Vm摩尔容积,m3/mol 。 对1kg理想气体: pvRg T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0 1-5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热力过程热力学状态连续变化的历程。 非准静态过程由一系列不平衡状态组成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由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准静态组成的过 程。 准静态过程进行的条件:推动过程进行的作用 无限小。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1 实际过程是否可以作为准静态过程来处理取决于弛豫时间。 弛豫时间:气体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大部分

8、实际过程可近似看做准静态过程。因为气体分子热运动 平均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以上,气体压力传播速度也达每秒数百米 ,因而在一般工程设备的有限空间内,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 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弛豫时间非常短。 例如,内燃机的活塞运动速度仅每秒十余米,与其中的气体分 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比相差一个数量级,机器工作时气体工质内 部能及时地不断建立平衡状态,因而工质的变化过程很接近准静态 过程。 准静态过程应用的条件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2 可逆过程 热力学系统进行一个热力过程后,能沿原过程逆 向进行,使系统和有关的外界都返回原来的初始状态,不留下任何 变化的热力过程。 摩擦、涡流以及温

9、差传热等均为不可逆因素。 可逆过程=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3 1-6 可逆过程的功 功的定义(力学):WF x 功的热力学定义:热力学系统和外界间通过边界而传递的能量 ,且其全部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功是过程量;功是传递的能量(瞬时量)。 直接由系统容积变化与外界间发生作用而 传递的功称为容积变化功(膨胀功或压缩功) 。 由气缸和活塞所包围的热力系统进行一个 微元过程,如活塞所受推力F,位移dx,则系 统对外界作的膨胀功为: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4 对可逆过程,F=pA,所以 系统由状态1到状态2进行一个可逆过程时,系统与外界的功量 交换: 单

10、位质量气体: 以及 功量在p-v图上的表示: 功的符号:系统对外作功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5 1-7 热量 热量的定义: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仅仅由于温度不同而通过 边界传递的能量。 热量是过程量;热量是传递的能量(瞬时量)。 热量是物体间通过紊乱的分子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 ;而功则是物体间通过有规则的微观运动或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 而传递的能量。 热量符号:系统吸热时热量为正,系统放热时热量为负。 热量与功量的类比: 势(势参数):推动能量传递的作用力,如p, T。 状态坐标:其变化可作为衡量某种能量传递作用的标志,如v 。 Date 第一章 基

11、本概念及定义16 功量: 势:p 状态坐标:V 热量 势:T 状态坐标: ? 取描述热量传递的状态坐标为熵:S,单位为J/K。 因此有 对1kg工质:和 ,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7 比热容及用比热容计算热量 质量热容(比热容)c 1kg物质温度升高1K(或1)所需的热 量,即 热量是过程量。定容过程的比热容称为比定容热容cV: 和 定压过程的比热容称为比定压热容cp: 和 J/(kgK)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8 摩尔热容 1 mol物质温度升高1 K(或1 )所需要的热量,用 Cp,m及CV,m表示 ,单位为J/(molK)。 容积热积热 容标标准状态态下1 m3的气体温度升高1 K(或1 )所需 要的热热量,用Cp及CV表示 ,单单位为为J/(m3K) 。 三种热容的关系: Cp,m=(22.410-3 m3/mol)Cp=Mcp 热量的计算: Date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9 1-8 热力循环 热力循环(循环)封闭的热力过程。系统由初始状态出发 ,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回到初始状态的热力过程。 循环净功量: 循环净热量: 正循环顺时针进行的循 环,热机循环。 逆循环逆时针进行的循 环,制冷(热泵)循环。 D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