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842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依赖调查报告.ppt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年 级 13级 学 院 财经学院 专 业 会计 班 级 本科16班 组员:江文 刘高发 陈婷 符成萃 肖婷 余恬恬 指导老师:严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 ,通讯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在通讯科技的迅速发展中,手机不断与传统媒介对 接,又不断超越,手机越来越媒体化,越来越生活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 手机的普及率是100%。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

2、“手机依赖综合 症”。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 生随机发放300份问卷调查从我国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对使用 手机的基本感觉、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状况、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 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不同情况方面分析。 据调查结果表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课堂上使用手机的频率较高。大 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有用于交流、用于了解信息、用于娱乐和用于学习 等。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是比较理性的,他们能正确的看待手机 使用及手机依赖的问题。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 高。 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手机

3、使用存在某种程度的依赖。这 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一百年前国人躺在床上吸食烟片,而一百年后国人又“瘫 ”在床上玩手机。手机这种“舶来品”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到底又 该怎样使用手机才能减少对它的依赖,防止成为手机的奴隶? 摘要 绪论 1.研究的出发点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手机从开发出来开始,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优点,使其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由于手机具有小巧、方便携带、无限移动和高普及率等特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目前,手 机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手机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依赖 的隐患。 21 世纪初,中国

4、就成为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到了 2011 年 4 月底,我国的使用手机的人数就达 到了九亿人,使用率达到了 66.2%,在我国众多的一线城市等一些超级大城市,手机的使用率基本上 达到了惊人的 100%。在校大学生是最经常使用手机的群体,他们主要是用于娱乐,而且他们也是使用 手机很长的一个群体。这些都导致“手机依赖”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危害身心健康, 影响学习,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加大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这和网络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发展的 影响有异曲同工之妙。网络刚开始盛行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获得了,可以使大学在学习之余上网获取 信息,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增加大学的见识,促进

5、信息的快速传播,所有的事情都变的便捷、 有趣,所以给予了网络很好的评价。但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也导致许多大学生沉沉迷其中,得了 “网瘾”,这种现象在我国的高校中相当普遍。当前,相关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大学校园中的“手机依 赖”这一症状的严重性,所以相关的研究也很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压力都很大,随着人与 人交往的复杂化和频繁化,信息的更新和流动性越来越快,导致手机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者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地位也不言而喻,如果手机没电或者别人打电话的次数陡然减少,很可能出现焦 躁、忧虑甚至抑郁等不良的情绪。这种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形成的心理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 赖症”。 很多研究人员

6、把这中情况看成心理疾病,而且认为在生活节奏很快的女白领和肩负家庭、事业重担的 中年男人中更加普遍。但是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种症状在年青人中间更加流行,对他们的身心危害 很大。 在很多心理学家看来,频繁的使用手机有可能导致很强迫症差不多的“手机成瘾”,并且这种症状是 当前非药物成瘾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1.1.2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手机的普及率接近 100%,在大学校园里,手机的身影随 处可见。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甚至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综合症”。但这些研究目前还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少大量数据支撑的问题。 本次调查关注

7、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对使用手机的 基本感觉,大学生使用手机用时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依赖的状况,如果有对手机 的依赖状况,那么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如何,大学生手机依赖形成的影响因素,不 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是否有不同。 2.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此次研究从大学生主体主观的角度,首先考察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状况; 并考察大学生对使用手机的基本感觉状况,手机使用时长,心理上对手机的依赖 情况;其次,分析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再次,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手机依 赖的差异。最后,依本研究的发现,讨论大学生对于手机依赖所产生的影响。 3.研究的方法 此次研究为实证研

8、究。以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大学 生为调查对象。同时此次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为了对大学生手机 使用及依赖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相关的数据。 绪论 1.1调查方案 1.1.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和依赖程度,研究大学生使用手 机是否理性,使用手机时长是否合理。 1.1.2调查对象:大学生 1.1.3调查单位:随机抽选的学生样本: 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形成需经多 个步骤才能达到大规模发放的要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于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大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问卷通过以 下两种方式发放与回收。第

9、一种方式:通过电脑填写,回收问卷。第二种方式: 通过手机qq,微信,短信发送问卷并回收。 问卷数据的整理。对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本次调 查的相关数据。 抽样。 调查中调查对象的选取使用了两种抽样方法,一是选取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即 用不同年级,然后按照年级,通过其他方式将问卷发放到对应的学生手中。二是 随机抽样,即在各种公众平台上用随机方法发放问卷,在发放问卷之前通过询问 的方式确保被调查对象没有重复填写问卷。 第一部分 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 1.2问卷调查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1.3发放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从不同年级入手,力求数据的准确真实 1.4

10、问卷回收 本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 图1-1 数据来源百分比图 问卷主要是通过手机提交或者通过链接用电脑完成。另外, 随机在不同地区抽取不同比例的样本,抽取情况如下。 图1-2 地理位置分析图 2.1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 手机是近些年的信息产物,由于外观时尚并且可以随身携 带等优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的普及 率非常高。根据调查数据得知(见表 1-1),被调查对象的 手机普及率达到了 100%,而且有29%的被调查对象拥有两 部手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攀升,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 准也逐步提升,被调查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手机价格主要在 500-100

11、0元1000-150元两个区间,分别占51.33%与10.33%, 手机价格2000元以上的占 2.34%,在1500-2000元占2.67%, 手机价格在500以下也有31.33%,但依旧可以看出,目前大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拥有中高档手机。 第二部分 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及分析 图2-1 大学生手机价格情况柱形图 2.2分析 2.2.1特征 本次调查中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情况(包括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手机上网等累计时 间)进行了问卷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使用手机3-5小时左右的大学生最多,超过 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使用时间在7小时以上的学生数量,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说明在手机的

12、使用时间方面,多数大学生不能较为合理的控制。但数据也显示,每天 使用手机时间在3小时左右的大学生达到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还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大学 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3小时左右,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5-7小时 左右,极个别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达到或超过了5小时,这同时也说明在大学生群 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手机的频繁程度很高,这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对手机 使用的依赖程度。 图2-2 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条形图 此次还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各种各样, 问项设置为多选。被调查者当中用于QQ,微信交流需要的最多,占85%,其次是用 于打电话

13、需要,占 64.67%,随着手机娱乐功能(如音乐、视频播放功能、游戏功 能)的增强,有 63.33%的被调查者选择用于娱乐的需要,用于其他学习需要的也 占有较大一部分,占35%。另外,还有44.67%选择发短信,61.33%会在闲暇之时刷 空间微博。从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的用处来看,手机使用方面大学生还是偏向缺 乏理性的,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是偏向娱乐化。 图2-3 大学生手机用途情况折线图 2.2.2 不良影响 此前就有很多提出,新媒体的出现让人际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僵硬,特别是手机的出现 ,逐渐让原本的“人际关系”被“人机关系”所取代。根据图3-1研究表明58.33%的人和 24%的人平时是通过

14、手机和朋友去的联系,而17.33%的大学生少数时候也是通过手机和朋 友联系,仅仅只有0.33%的人不是通过这个途径。由此可知,手机在人际交往中占据这 重要作用。而根据图3-2可知,在日常生活,大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是通过手机这个平 台去舒缓而并非是和朋友诉说。甚至14.67%的大学生觉得找不到人去分享。35.67%的大 学生习惯性的选择手机而并非是朋友。由此也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手机渐渐代替富有情 感的人类,去“倾听”大学生主人们的烦恼,大学生对手机也依赖程度越来越深。 图3-1 大学生用手机和朋友取得联系程度 图3-2 大学生使用手机舒缓情绪的理由 2.2.2 不良影响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15、手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 用。图4-1显示:在手机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手机依赖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46.33%的大学生会经常有意无意查看手机,精神难于集中,44.33%的大学生也会偶 尔有此举动。少于百分之十的人会很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图4-2可知57.33%的大学 生会因为手机在身边而无心去做一件事情,仅仅只有2.33%的大学生不会受影响。 换句话说也就是每300个大学生中身边携带手机,只有47个人可以完全不受影响, 全神贯注做事。 图4-1 大学生查看手机比率分析图 2.2.2 不良影响 而图4-3进一步佐证:8.33%和33.33%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为手机

16、而陷入焦虑。虽然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但是这也足以见证手机对 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程度之大。手机将会是大学生生活乃至整个社会 所有人生活的难题。 图4-3 大学生因手机焦虑与否比率图 图4-2 手机对大学生认真做事影响程度 3.1性别特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本节主要 探讨性别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产生影响。本次调查回收的 问卷中,男大学生共有148份,女大学生共有152份,分别将男女 大学生按照性别分为两组。该类差异性检验问题属于完全随机设 计的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数据的处理,应先 把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然后用变换后的数据代入式计算得到 t值。 计算得到男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均值 =3.656,方差 =1.739;女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均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