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2001.06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3196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学报2001.06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建筑学报2001.06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建筑学报2001.06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建筑学报2001.06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建筑学报2001.06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学报200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报2001.06(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梁思成先生百年诞辰隆重举行多种纪念活动 本刊讯 值此梁思成先生诞辰 一百周年之际,为彰显这位学术巨匠 对中国建筑界做出的卓越贡献。清华 大学建筑学院等多家单位主办并组织 了各种纪念活动。 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暨梁 思成纪念馆构思方案展 4月8日在 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加展览的青 年建筑师、教师、艺术家和学生们以图 纸、模型和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和多 角度的视点展示了梁思成对于建筑史 研究、古建筑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卓 越贡献。

2、 展览共展出46件方案。 于4月 13日结束。 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座谈 会暨 梁思成全集 首发式 4月20日 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出 席会议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 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教育部部长陈 至立,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原最高人民 法院院长郑天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 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清华大学党委书 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贺美英,中国科学 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 士周干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 书记赵晨,首都建筑界、教育界、文物 界和新闻界人士,以及梁思成先生的 亲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代表 100多人。 纪念会由贺美英同志

3、主持,陈至 立、俞正声、吴良镛、赵晨以及梁先生 亲属代表梁再冰等先后在会上发言。 与会者高度评价了他的生平业绩和辉 煌成就。 第一届“梁思成杯”学生竞赛 4 月15日截稿,共收到十几所院校的 107件设计作品和52篇论文。清华大 学建筑学院蒋亮、刘思雍的作品“融” 获金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赵扬、卜骁 骏的设计作品“门”和林波荣、谭刚的 论文“皖南民居夏季热物理环境的测 试研究”荣获优胜奖。清华大学王南、 袁牧、 天津大学郭海鞍等6组同学获得 设计佳作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敬、东 南大学马晓亮等4组同学获得论文佳 作奖。 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报 告会 4月18日在:清华大学建筑馆 隆重举行,

4、与会者达650余人。大会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教授主 持,吴良镛教授首先作了发言,梁思成 先生曾留学过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的建筑学院院长Gary Hack作了热情 洋溢的报告,中国建筑学会和北京首都 规划委员会的领导、 东南大学建筑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 与城规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领导分别致辞。郑孝燮、 张锦秋、 傅熹 年以及学生代表王南等20人先后做了 发言。张文彬、 梁从诫、 梁再冰等也出 席了报告会。会上,还为第一届 “梁思 成杯” 学生竞赛的获奖学生颁了奖。 与此同时,梁思成先生生平展和 第一届“梁思成杯”学生竞赛作品展, 也于2001年4月2

5、8日 5月5日在清 华大学建筑馆举行。(左川 供稿) 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发言(摘登) 吴良镛: 我这里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 梁先生毕生为近代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建立了不可磨 灭的功勋。梁先生是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是古建 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事业的推动 者。他是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的开创者。他是建国初期几项重 大工程的主持人与设计者。他是新中国一些建筑学术团体的 创建者和组织者之一。 二、 梁先生

6、博大的胸怀和不倦的敬业精神。梁先生的一 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贡献,这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 国内外基础教育分不开。为了更好地向他们学习,我们还应 从老一代学人身上发掘更深层的蕴藏。 三、 向学术巨人学习,迎接新世纪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 伟大复兴。只要把中国建筑发展放到世界建筑历史的背景 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梁先生等人身上有类似巨人的品质,是 21世纪中国的学术巨人。 在完成建筑学伟大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学 习前贤爱祖国、 爱人民、 为人民谋福利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个 人认为,爱国和为人民是最基本的。世界全球化,无论怎样, 立志为吾土吾民服务,乃是中国建筑师最根本的职责。因此, 我们要呼

7、吁发展全社会的建筑学,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对此, 仍然用梁先生引用过的话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 谋不成”,学习梁先生的伟大而现实的意义也在于此。 张祖刚: 今年4月20日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 4月28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 报告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因为梁 思成先生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作用,他是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我代表中国建筑学会, 介绍一些关于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学会方面所作的贡献。 一、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主要创始人。1951年 10月建筑界知名人士梁思成先生和港离、王明之等作为原

8、始发起人,向全国各地联络,征收签名的共296人,称为发 起人,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筹备委员会,梁思成先生为主任 委员。后经批准1953年10月召开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全国 会员代表大会。 二、梁思成先生还是建筑学报刊物的创始人。1953 年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务理事会讨论确定,由梁思成先生任 编辑委员会主任,负责出版会刊 建筑学报 等编辑工作。在 梁思成先生确定的“为总路线服务,报道指导性的建筑理论 和重要技术论文”办刊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工 作,于1954年6月出版了第一本建筑学报 。 三、梁思成先生积极促成中国建筑学会加入国际建筑师 协会组织。1955年,时任国家建协秘书长的法国著名建

9、筑师 瓦哥先生,通过华揽洪先生的联络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周 荣鑫同志、副理事长梁思成先生的努力,共同促成中国建筑 学会加入国际建协组织。1955年7月,国际建协接纳中国建 筑学会为其会员国。 郑孝燮: 梁思成的足迹是一条建筑文脉。梁公文脉包含着理论学 说、经验积累,都是依托他呕心沥血、发掘、研究、整理、著 书立说、开课授徒,并参与重大设计和城市规划等全心全力 投入得来的结果。 梁公认为建筑除物质功能外,更重要的在于它是艺术。 他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 一类。 所以它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 更多方面,也 更重要” 。同时“建筑的风格并不因材料、技术不同而失去其

10、 民族性” 。又说,建筑的民族特征问题“总有一部分继续着前 个时代的特征,另一部分发展着新生的方向,虽有变化而总 得继承许多传统的物质。所以,无论是哪一样工艺,包括建 筑,不论属于什么时代,总是有它的一贯的民族精神的” 。可 见,“建筑是有民族性的”,这一基本理念,始终像中枢脊髓 那样贯通着梁公文脉。 以上梁公的这些论断,不但已为东西方各国的建筑历史 所证明了,而且也是理论上对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前景, 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 。可以肯定, 即使今后,在经济、科技越来越全球化的同时,不同国家、民 族、地区的文化也是“和而不同”的多元化。这是因为,民 族的文化遗传基因是延续不

11、断的。20世纪,梁公这位学术巨 匠始终不渝地提倡“中而新”的建筑创作观。同时他和林徽 因还形象地提出“学中文”,意思是只有学懂中国建筑历史, 才能知己知彼,作好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建筑创作。 莫伯治: 20世纪50年代,我有机会在从事多年工程实践之后转 入建筑创作。第一个项目就是广州的北园酒家。这是一个规 模不大的营业性餐厅,采用岭南庭园和岭南建筑相结合的形 式,并且用了农村拆旧房时剩下的旧料和废料(包括旧砖、 门 窗、彩色玻璃、木雕部件等)。1958年梁先生到广州时,对北 4建筑学报 20016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

12、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园酒家给予了肯定,说它是建筑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而又 有强烈地方风格的设计。1959年,北园酒家又被选入建筑 十年中。 梁先生对北园酒家的评价,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这种鼓舞和鞭策,伴随着我将近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历程。 这是一个不断创作、不断创新的历程,我已88岁高龄,而这 个历程还没有结束。 近年,我在完成广州艺术博物院(2000年5月揭幕)的同 时,完成了新会梁启超纪念馆的设计。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创 作融合岭南建筑与园林、 现代主义理念和表现主义手法于一 体,可以认为是我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的继续追求和探索。 今年5月1日揭

13、幕的梁启超纪念馆与梁启超故居形成 一个新的群体,以青山绿水为烘托,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表 达了我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 刘小石: 梁思成先生多年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古建筑遗产 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多方面的开拓性工作和贡献。他勇于接 受新事物,比较早的就思考建筑理论、设计创作以及城市规 划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濒临结束时,他就注意到 当时西方建筑界热烈讨论的战后城市改造和居住环境问题, 在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市镇体系秩序一文,系统地阐 述了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和主张。1949年北平解放以后,他以 满腔热情投入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提出过规划 方案和许多建议。为了北京历史古城的保护和首都的现

14、代化 建设,他写文章、作报告、奔走呼号、竭尽思虑、不遗余力。 梁思成文集 第四卷收集了这段时间有关城市规划的论文、 建议和信函共八篇。他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贡献,不仅在于提 出建设新的行政中心等一系列建议和主张,以保护北京这座 历史名城,他的贡献还在于,对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一 系列建议和主张以及规划理论原则和方法。经过近半个世纪 历史沧桑的演变和正反面经验的比较,我们不能不愈加认识 到他的主张的正确性、预见性和宝贵的价值。可以说,这些 建议是梁先生在对古人和外国人的学术成就和正反面经验 教训加以总结、深刻认识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学。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继承并加

15、以发展的宝贵财产。 傅熹年: 作为一代宗师,梁先生在学术上的风骨、坚持真理的精 神值得学习。 他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既敏于接受新事物,也 尊重自己的传统。他认为,建筑(包括城市)并非完全出于 实用目的,而具有文化内涵。20世纪50年代,他倾主要精神 于北京的城市规划,力主北京应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想调和 新旧,多保留一点文化古都的格局。但在那个希望站在天安 门上能看得四街都是工厂烟囱的年代,他的努力只能是无效 劳动,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困惑中。就是这种环境下,他 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写政治表态文章中,以检讨的语气 委婉地说,感到拆北京城砖如同揭自己的皮一样痛苦。他在 这里表现出的坚持真理的勇气

16、、韧性和学者的凛然风骨是极 值得敬佩的。这里表现出他对历史、对当代、对后世的强烈 责任感。1955年以后,他在建筑方面已不能发表什么意见了, 而在1958年国庆工程时又不能不说几句。 他巧妙地把 “中” 、 “西” 、 “古” 、 “今”四字作排列组合,像作选择题那样,排除 了谬误后,剩下来的只能是正确,以此方法提出“中而新” 的 问题在那时没有很好的解决,从近年各地大量出现与K. P. F和SOM作品集上建筑图片颇多相似之处的大量楼宇看, 现在似乎也仍需努力。尽管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我们要 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筑和城市在现代化的同 时,仍应有中国特色,让人能感到是中国的新城市和新建筑, 所以,梁先生在困难条件下委婉提出的意见,今天仍然是很 有意义的。 在梁先生百年诞辰时,作为建筑界一代宗师,他勤奋治 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广博精深的学术成果和坚持真理的学 者风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张锦秋: 梁先生引证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有关的建筑历史及理 论的研究,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创作的基础,使西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