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045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工艺学-3表面活性剂讲解(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3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这一专用名词的历史并不长,但它的使 用却可追溯到古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已用皂角、古埃及人 用皂草提取皂液来洗衣物。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天然表面 活性剂。这种物质虽然具有洗涤功能,但一旦进入人体, 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 本世纪初,肥皂对水质硬度和酸度的敏感性引起人 们的重视。这种缺点首先在纺织工业中产生强烈的反应。 1917年,德国化学家刚什尔成功地合成了烷基奈磺酸盐 ,它具有很高的发泡性和润湿性。虽然这种物质还没有达 到肥皂的洗涤功能,但为以后表面活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 础。 中世纪人们又发现了肥皂的洗涤功能,此后,直到 19世纪,肥皂一直是唯一的人工

2、合成表面活性剂,从结 构上看,肥皂是长碳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 其后,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经历了数次变革。30年代, 德国化学家广泛进行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开创了近代表面活 性剂时期,并形成合成表面活性剂与肥皂相竞争的局面。40 一50年代支链烷基苯磺酸钠(TPS)因优良的洗涤性和耐硬水性 占据洗涤剂的主导地位;随后由于TPS难以生物降解造成河流 污染。在1964年被性能优异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取代,同时 ,50年代后石油化工的发展,促进了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大力 发展,其中醇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优异的低温洗涤性、 低泡性、可生物降解性等,加之脂肪醇和环氧乙烷原料的充 足供应获得迅猛发展。至今已有超过阴离

3、子表面活性剂之势 。 90年代,表面活性剂向无毒、无公害、高效、全天然 发展,烷基多苷(APG)成为第四代最具潜力的表面活性剂。 该产品性能优异,无毒无刺激,可完全生物降解,广泛地 应用于家用洗涤剂、餐具洗涤剂、清洁剂、香波、浴液、 化妆品等诸多产品的生产领域, 存在问题和差距 1. 我国现在是表面活性剂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 表面活性剂人均拥有量尽管由1994年的0.138kg/ a上升 到2005 年的2.3kg/ a,但与世界表面活性剂强国相比, 仍 有较大差距, 如我国表面活性剂人均拥有量是美国的1 /13,不到日本的1 /4。 2. 我国是表面活性剂进口大国,出口小国 我国每年进口大量

4、表面活性剂, 2004 年进口206565 t, 用外汇31807 万美元, 2005 年达231151 t, 用外汇39041万美元;而出口却很少, 2005 年出口73191 t,创汇仅8387万美元, 出口量是进口量的1 /3,出口 额是进口额的不到1 /5。 3. 表面活性剂原料短缺,仍需大量进口 4. 产品和装备更新换代任务仍很繁重 大型乙氧基化装置已进口11 套,大型磺化装置进口60套 5. 缺乏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 无跨国公司 6. 科研项目多,对外公开成果少,产业化更少 3.1概述 3.1.1表面活性剂与表面张力 表面与界面 由于表面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处状况不同, 出现很多特

5、殊现象,称为表面现象。像: 荷叶上的露珠,水中的油滴等。 产生表面张力的微观机制 表面张力 简单介绍几个相关名词 表面:凝聚体与气体之间的接触面 界面:凝聚体与凝聚体之间的接触面 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表面收缩的 力(mN/m)。 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 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比如: 露水总是尽可能的呈球型,而某些昆虫则利用表面张力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实验一:满水杯投硬币 o 这个实验,也可以说是一个关于表面张力的小 游戏。先找一个朋友和你一起来进行这个游戏,然后 准备一杯水(把水加到杯子的边缘处,目视水至杯口齐 平处),16枚1元的硬币(也可以更多)。

6、然后是这个 游戏的规则,和朋友每人一次向杯子里轮流投放硬币 ,每次投放硬币数没有限制,可以一次放进1枚,可以 2或3枚,或者更多,直到谁先把水溢出杯子为止。投放 硬币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轻轻的放进盛满水 的杯子。有人最多一次投放了82枚1元硬币。 实验二:有孔纸片托水 o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 一满杯 o操作: o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o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o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o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o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 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o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 强作

7、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 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 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o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 然不会漏雨一样。 溶质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存在三种情 况: 1、随浓度增加,表面张力上升(如 无机酸、碱、盐多属这种情况)。 2、随浓度增加,表面张力下降(有 机酸、醇、醛多属这种情况)。 3、随浓度增加,开始表面张力急剧 下降,但到一定程度便不再下降(肥 皂、长链烷基苯磺酸钠等属于这种情 况)。 定义: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加入少量时 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 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 3.1.2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上的定向排列 临界胶

8、束浓度: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开始形成 CMC 胶束的最低浓度。 3.1.3 表面活性剂分类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羧酸盐型:R-COONa 磺酸酯盐型:R-OSO3Na 磺酸盐型:R-SO3Na 磷酸酯盐型:R-OPO3Na 伯胺盐型:R-NH2HCL 仲胺盐型:R-NH(CH3)HCL 叔胺盐型:R-N(CH3)2HCL 季胺盐型:R-N(CH3)3CL 氨基酸型:R-NH2CHCHCOOH 甜菜碱型:RN(CH3)2CH2COO- 乙二醇型:R-O(CH2CH2O)nH 多元醇型:R-COOCH2C(CH2OH)3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1.4

9、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质 表面活性剂都是两亲分子,由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不 同,很难用相同的单位来衡量,所以Griffin提出了用一个 相对的值即HLB值来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对非离子 型的表面活性剂,HLB的计算公式为: HLB值= 亲水基质量 亲水基质量+憎水基质量 100/5 例如:石蜡无亲水基,所以HLB=0 聚乙二醇,全部是亲水基,HLB=20。 其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20之间。 1.HLB(亲水亲油平衡值) 根据需要,可根据HLB值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 剂。例如:HLB值在26之间,可作油包水型的乳 化剂;810之间作润湿剂;1218之间作为水包 油型乳化剂。 HLB

10、值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 | | | | 石蜡 W/O乳化剂 润湿剂 洗涤剂 增溶剂 | | 聚乙二醇 O/W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大小可用胶束量来描述,胶 束量就是构成一个胶束的分子量。 胶束量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缔合度 在低温时,表面活性剂一般都很难溶解。增加浓度,达到饱 和态,表面活性剂便会从水中析。但是,如果加热水溶液,达到某一 温度时,其溶解度会突然增大。这个使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突然增大 的温度点,我们称为克拉夫特点,也称为临界溶解温度。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的这个熔点很低,一般温度下看不见。而大多数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都有自己的克拉夫特点,故它

11、是离子型表面活件剂的特性常数。 2.胶束量 3.表面活性剂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 克拉夫特点 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反,将其溶 液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透明溶液会突然变混浊、这一温度点称为 浊点。这一过程是可逆的,温度达浊点时乳浊液形成,降温时,透明 溶液又重新出现。 聚乙二醇型表面活性剂之所以存在浊点,是因为其亲水基依靠聚 乙二醇链上醚键与水形成氢键而亲水。氢键结合较松散当温度上升 时、分子热运动加剧,达到一定程度,氢键便断裂,溶解的表面活性 剂析出、溶液变为乳浊液;而当温度降低至浊点之下时,氢键恢复, 溶液便又变透明。 对于应用而言,克拉夫特点是下限,而浊点是上限。 浊

12、点 3.1.5表明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极广,主要有五个方面: 1.润湿作用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接触角的大 小,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例如,要农药润湿带蜡的植物表面,要在农药中加表 面活性剂; 如果要制造防水材料,就要在表面涂憎水的表面活性 剂,使接触角大于90。 2.起泡作用 “泡”就是由液体薄膜包围着气体。有的表面 活性剂和水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包围着空 气而形成泡沫,用于浮游选矿、泡沫灭火和洗涤 去污等,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也有时要使用消泡剂,在制糖、制中药过程 中泡沫太多,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薄膜 强度,消除气泡,防止事故。 3.增溶作用 A

13、、被增溶物进入胶束内部 B、与表明活性剂分子并列 分布 C、吸附在增溶胶束表面 D、包裹在亲水长链内 4.乳化作用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大于 10-7m直径的液珠分散在另一不 相混溶的液体之中形成的粗分 散体系称为乳状液。 有时为了破坏乳状液需 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 破乳剂,将乳状液中的分散相 和分散介质分开。例如原油中 需要加入破乳剂将油与水分开 。 要使它稳定存在必须加 乳化剂。根据乳化剂结构的不 同可以形成以水为连续相的水 包油乳状液(O/W),或以油为 连续相的油包水乳状液(W/O) 。 从表面张力的角度来分析洗涤过程,那么洗涤作用与表面活 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密切相关。表面活性剂可大

14、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如果水的表面张力降到比油污和织物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还小时, 水溶液就可以在油污和织物表面铺展,这时油污和织物被水润湿。表 面活性剂会在水与油污之间的界面上吸附,同时也在水与织物之间的 固体表面上吸附。 5.洗涤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RCOONa羧酸盐 R-OSO3Na 硫酸酯盐 R-SO3Na磺酸盐 R-OPO3Na2磷酸酯盐 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2.1羧酸盐型 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俗称皂类,是使用最多的表面活 性剂之一。 一、单羧酸盐(肥皂) 天然油酯与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即形成肥皂和甘油 使用肥皂时应注意:酸性介质和水中的钙、镁等容易使 肥皂失效。 通常所

15、用的碱多为氢氧化钠,所以一般的肥皂即钠皂 ,但制化妆用皂时也用氢氧化钾,此时不经过盐析,这种 含有甘油的钾皂可在比较柔和的状态下使用。 作为原料油脂可以使用的有许多种,如牛油脂、椰子 油、棕榈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硬化油等,其中 牛脂用量最多。因为原料油脂的种类不同,所含的脂肪酸 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所以生产出的肥皂性能各异。 二、多羧酸皂 多羧酸皂 使用不多,较典 型的是作润滑油 添加剂、防锈用 的烷基琥珀酸系 列产品。 三、N酰基氨基酸盐 以氨基酸或多肽混合物等含羧基的化合物与油酰氯缩 合制得羧酸盐表面活性剂。 前者代表品种为梅迪兰(Mediahn)即N酰基肌氨 酸钠,是配制高品质低刺激个人卫生用品的理想原料,目 前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外商正以高于原料价数倍的价 格向我国推销此品,国内已有厂家选用中亚石化公司代理 的美国Hamposyl产品,用于牙膏和其它个人卫生用品 中。国内现在研究开发该品的单位有十余家,目前虽已在 实验室建立了中间体及终产品的分析方法,但由于设备等 问题,合成工艺尚待完善。 其合成原理如下: 酰基氨基酸 氨基酸 由多肽混合物与油酰氯缩合可得重要的纺织染整助 剂 Lamepon A(雷米邦A),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