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2982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密度调查延误05讲解(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密度调查 n教学目的:了解交通密度的相关概念,掌握 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n重点: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n难点:交通密度占用率 一、交通密度 n(一)定义: n某一瞬间,单位路段长度内的车辆数。 n K = N / L n式中:K车流密度,辆/km N观测路段内某瞬时车辆数,辆 L观测路段长度,km 交通量反映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的频繁程度 , 交通密度大小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为使 车流速度具有可比性,车流密度应按单车道来定义, 单位:辆km车道。 n 临界密度 n 交通量由零逐渐增大,接近或达到道 路通行能力时的车流密度,相应车速成 为临界车速。 n 临界密度反映交通流量达到

2、最大时的 密度,故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 n 阻塞密度 n 当密度继续增大,导致所有车辆无法 通行时,导致所有车辆无法通行时,速 度接近于零,交通量也趋近于零; n1、车头间距 n 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连续行驶前后相邻两辆 车之间在某一瞬时的车头间距。 n表示符号:hd 单位:m/辆。 n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 车头间距。 n如果知道车头间距hd (取平均值),如何求出 此时的交通密度K.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n(二)表示方法 n1、车头间距 n K=1/ hd X 1000=1000/ hd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h hd d 1km1km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n(二)

3、表示方法 n2、车头时距 n 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连续行驶前后 相邻的两辆车的车头通过某一点的时间 间隔。表示符号:ht 单位:s/辆 n n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的数学关系? 平均车头时距(s/辆) 道路的交通量(辆/h)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n(二)表示方法 n2、车头时距 ht = / n(平均车头间距和平均速度。)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n(二)表示方法 n2、车头时距 n为保证行车安全的最短车头间距称为极 限车头间距。极限车头间距随车速的变 化而变化。 n hd=ht V n 极限车头时距一般为2-3s。 n平均车头时距和平均车头间距与宏观参数的 关系如下: n ; n式中: 为平均

4、车头间距(m)。 n 为平均车头时距(s)。 二、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 3、临界密度(Km) 道路上运行车流量达到最大时的交通 密度Km。Q到达最大值QVAX。 4、限塞密度(Kj) 道路上车辆几乎无法行驶时的交 通密度。 此时,v=0,Q=0.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p 例题 在一条长30km的某路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5min内测得60 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V=30km/h,试求Q,ht,hs,K 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这段路所需时间t。 解: 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 车流密度: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 作业 市郊一段500m长的公路上,于起点断面 5min内测得通过车辆为30辆,车速为40km/h

5、 ,车流为均匀连续的。求平均车头时距ht、 平均车头间距hs、交通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 过该路段所需要的时间t?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n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和区间 长度而变化,且反映不出车辆长度和速 度的关系,尤其是在车辆混合行驶时密 度的大小并不能明确表示交通流的状态 ,这就要引入车道占有率的概念表示密 度。 n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 有率两种。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1 空间占有率 l空间占有率:在一瞬间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占用 的长度与路段总长度百分比(%),表达式为: 式中: Rs 空间占有率(%); L 观测路段总长度(m); Li 第i辆车的长度(m);

6、 n 观测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空间占有率示意图 L L1L2L3Li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n例题1:某路段长度为450米,有5辆小 汽车(平均车长4m),9辆大汽车(平 均车长10m),求Rs。 n Rs=(4x5+9x10) /450 x100%=24.4%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n例题2:某路段长度为450米,有9辆小 汽车(平均车长4m),5辆大汽车(平 均车长10m),求Rs。 nRs=(10 x5+9x4)/450 x100%=19.1% n结论:空间占用率不仅和交通量有关, 还和车辆的组成有关。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2 时间间占有率 l在道路的任意路段上,车辆通过时间

7、的累计值与观测 总时间的百分比,其表达式为: 式中: Rt 时间占有率(%); T 总观测时间(s); ti 第i辆车的占用时间(s); n 观测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辆)。 三、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n2、时间占有率(Rt) n例题1:已知某断面40s内有9辆车通过 ,其中有小汽车4辆,通过时间平均为 0.6s,大汽车5辆,通过时间平均为1.1s ,求 Rt。 n解:Rt=(4x0.6+5x 1.1)/40=19.8% 四、交通密度调查 n(一)密度调查的时段与区间的长度 n 在道路某一区段范围内的交通密度每时每刻 都在变化,因此,所谓密度,总是指某一瞬时的密 度值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密度值。在交

8、通研究 中关心的常是后者。从实测经验得知调查时段 越长密度变化越平缓。 n 另外,在正常交通量条件下,车辆在道路上分 布也不均匀,即路段不同,部位的交通密度一般也 不同,只有实测路段达到一定长度后,交通密度的 变化才趋于平稳。 四、交通密度调查 n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实测密度均方差为实测时段和区间长度的减函数; 测时时段达35min以上时,均方差受测试路段长度的 影响变弱; 测试区间大于800m时,均方差受测时时段长度的影响 变弱。 根据以上结果,建议在交通密度调查时,测时时 段应延续5min以上,路段长度应尽量大于800m 。 四、交通密度调查 n(二)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

9、 基本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的无出入交通的路段AB上t0时刻存在的车 辆数为E(t0),从t0到t一段时间内从A处进入该路段的车辆 数为QA(t);驶出该路段的车辆为QB(t)时,则t时刻时, AB段上的车辆数为为: E(t)= E(t0)+ ( QA(t)-QB(t) n(Et0为初始车辆数。) Kt=E(t)/LAB 四、交通密度调查 n(二)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 n用试验车求初始车辆E(t0)的方法: 用试验车在A端处的时刻为t0 ,到达B端的时刻为 t1,则自t0 到t1的时段通过B端的车辆数为q,即为t0时 刻AB路段的初始车辆数,试验车的行驶速度应尽量与同 时行驶的车流保持一致,

10、即不被超越也不超越其他车 辆,测试结果才较为准确。 四、交通密度调查 若出现超车现象,则应按下式计算初始车辆数 : E(t0) Et0=q+a-b. q从t0 到t1到时段内通过B端处的车辆数 ; a实验车超越其他车的辆数; b其他车超越实验车的辆数。 n四、交通密度调查 n(二)调查方法 2、摄影法 n 利用空中定时摄影方法求得实测路段的车辆数 ,然后除以路段长度即可得到摄影时刻的路段交通 密度。若进行连续摄影,即可连续测得各时刻交通 密度。 n此法简单并且实测精度高。但设备及器材较昂贵, 像片处理工作也较复杂。 摄影法 n具体作法为:在拟测路段上选 长度50100m区段并在路面 上作出标记

11、,然后调整摄影机 使其对准拍摄范围作定时拍 摄即可。当实测区段过长时 会使摄影精度下降,此时可使 用多架摄影机分段连动摄取 。在拍摄照片后,通过对照片 处理即可求得摄影时刻的交 通密度值。 n五、交通密度资料的运用 车流密度调查是交通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了解研究交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 1、车流密度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政策 的重要基础数据。调查车流密度,可对道路的 三参数函数关系进行研究,掌握交通运行规律 ,以便预测未来交通运营发展状况,制定交通 控制措施。 车流密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非常重要。 五、交通密度资料的运用 2、车流密度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是反映

12、 道路上车辆拥挤程度最直观指标,直接反映 道路上的车辆密集程度。因此,了解密度, 就可以对道路的交通状况作出评价,同时为 改善道路的各种设施提供参考。 3、车流密度指标,可以反映路上交通拥挤状 况,当道路上交通严重拥挤,车辆运行处于 停滞状态时,流量和速度已等于零,无法描 述交通状况,用车流密度则可表示。 第6章 延误 n一、基本概念 1.延误:是指行驶在路段上的车辆由于受 到道路环境、交通管理与控制及其他车 辆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n2.延误的分类: n(1)停车延误:是一辆车通过道路设施的某一 部分所用的全部停车时间。 n(2)行程时间延误:是一辆车通过道路设施的 某一部分所用

13、的实际时间与无延误时间的差值 。它包括停车延误和慢行延误。 n(3)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 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 叉口处。 n(4)运行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 干扰而引起的延误。 n(5)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 驶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自由行驶时间) 之差。 二、 交通延误调查 n1、延误是反映交通流运行效率的指标 。 2、延误调查的目的: n 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 小,评价道路上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在 交通阻塞路段找出延误的原因,为制定 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减少延误提 供依据。 二、交通延误调查 n3、延误调查的意义:

14、 n 通过延误调查可以直接得到车辆 行程时间和损失时间的准确数据,这对 于评价道路交通设施的服务质量、进行 道路交通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以及研究 交通拥挤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二、交通延误调查 n本节将重点介绍路段行车延误和交叉口延误 的调查方法。 n1.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n1)跟车法 n 跟车法是指观测人员乘坐测试车沿着待 测路段行驶,观测并记录有关行车延误数据 的方法。 n 方法:当测试车通过调查路段起点时, 观测员启动第一只秒表,记录沿途经过各控 制点的时间;当车辆停止或被迫缓行时,观 测员启动第二块秒表,量测每次延误持续时 间,记录员将此延误持续时间连同延误地点 、延误原因

15、等记录下来。 二、交通延误调查 2)输入输出法 n这种调查方法的前提是:假设车辆到达 和离去属于均匀分布;车辆排队现象存 在于某一持续时间的其中一段时间内: 如果到达的车辆数大于道路通行能力则 开始排队。而当到达的车辆数小于路段 的通行能力时,则排队开始消散。 二、交通延误调查 n优点:操作简单,作为分析瓶颈路段行车延误的 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n缺点:用这种方法调查延误很难得到平均每辆受 阻车的延误和受阻车辆占总数的比例,也无法确 定产生延误的准确地点和时间,无法识别延误的 类型。另外,输入输出法的理论前提是车辆到达 和离去均属于均匀分布,这往往和实际情况不相 符合。 n因此,在调查时,统计交通量的时间间隔取值越 小,瓶颈路段的长度取值越短,调查精度才能越 高。 n下表为某瓶颈路段进行延误调查时,输入输出法的调查 结果。已知该路段通行能力为360辆/h。 n( 1)分析车辆延误的情况; n( 2)计算第300辆车的延误时间。 时间时间 到达车辆车辆 数(辆辆) 离去车辆车辆 数(辆辆) 阻塞情况 到达 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