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92186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1 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学法提示 1.合作探究,理解诗句。自主收集诗人的生平资料及诗歌创作的 背景资料,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探讨诗歌中关键词语和重要语句的 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探究主旨,理解方法。同学之间展开合作探究,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内涵,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掌握鉴赏 诗歌的方法。 3.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通过阅读鉴赏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歌作品, 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体味自然和人生的 多姿多彩,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赏析示 例 长恨歌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

2、当时作者36 岁,任盩厔(zhu zh,今陕西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 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 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故事,大家都很 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诗歌,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 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歌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 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当时长安歌伎多以“我诵 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 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左拾遗, 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等职

3、。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 动,他创作的秦中吟新乐府是讽喻诗的代表作品,这些诗 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黑暗。 白居易的叙事诗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 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的主张。现存诗三千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1.注字音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2.写汉字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6.积名句 (1)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

4、歌)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 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2012江西高考)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13大纲全国高考)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 观刈麦)(2013课标全国高考) 背景助读基础梳理 (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 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2014浙江高考) (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2014安徽高考) (8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2014天津高考)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15安徽高考)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目标一】 把握作品的思路和结构 1.概括这首长诗的内容,简要梳理其层次结构。 参考答案(1)自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叙述唐玄宗、杨贵 妃相恋经过及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2)自“九重城阙烟尘生”至 “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3)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回返长安后 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4)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 界的杨贵

6、妃仍心系尘寰,对唐玄宗思念不已。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2.从全诗来看,诗人是如何一层一层地来表现“长恨”的? 参考答案(1)对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 宗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具体形象地表现 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 (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其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 重经旧地,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 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 魄了。 (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

7、个动人的仙境,通过 成仙之后的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 会相见”的信念以及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 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执着,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 长恨”情感达到极点。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目标二】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 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看起来是乐到了 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发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 贵妃的爱情悲

8、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 的特殊、曲折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长恨”的原因。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2.试结合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分析它们是怎样和情感的抒发结合 起来的。 参考答案首先,诗中极力铺写,美景与颓景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 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悲伤。如“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 。其次,通过当下的孤零与回忆昔日的欢愉,同样形成强烈的反差, 如“池苑皆依旧”“落叶满阶红不扫”。再次,通过孤景的直接抒发与 联想,如“萤飞”“孤灯”等表达情感。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1.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歌颂唐玄宗、杨贵妃的坚贞爱情的, 你同意吗?你

9、是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的? 参考答案不同意。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意在讽 喻、告诫在位君王,莫重蹈覆辙。其言也凄凄,其盼也切切。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 生门户”“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 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 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些全是讽喻。如果把长恨歌的主题 定为爱情说,那么面对诗中大量的讽喻,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至于诗中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恩爱悲伤,也是不悖于题旨的。 “汉皇重色”是题旨,自是讽刺,之所以长恨,正是因为“人非草木皆有

10、情”。由情而生恨,无此情则无此长恨。对情的描写正是对恨的反 衬。其情愈深,其恨也愈浓、愈重、愈久。可见,对情的描写不但 不悖于题旨,相反是对题旨的深化,可谓寓讽刺于风情之中。 另外,白居易作为封建王朝的代表者及维护者,不可能认为帝王 的爱情比唐王朝的繁荣、稳定更为重要。他说“一篇长恨有风情”, 重点自是长恨。如果只描写风流韵事,那么不如说“一篇风情有长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2.人们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所偏差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1)脱离时代背景,脱离当时人们对 杨贵妃误国的痛恨的心理基础而读长恨 歌,只从艺术角度去研究长恨歌,而忽 视了诗中所隐含的政治功能。而对白居易来说,“选

11、择一个酿成 了极其严重的政治灾祸(安史之乱)的重大事件来表达一个纯情的 主题,是不可思议的”。 (2)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拥有一份爱情,且其爱情愈惊天动地愈好。 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也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当对爱情 有所期盼的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 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而把长恨歌 的主题定为爱情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显然是缺乏理性,缺乏说服 力的。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感情浓郁,手法灵活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 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最为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 景

12、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特点,体现出了 高超的艺术成就。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首先,事件本身的叙述,便饱含着浓郁的感情。诗作从唐玄宗和 杨贵妃两情相悦写起,然后写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此后唐玄 宗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叙述紧紧围绕李、杨二人的恩 爱悲伤,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二人爱情的赞美和深深的遗憾,读后不 禁让人扼腕叹息。特别是诗的后半部分,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 贵妃,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 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 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

13、 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现实生活中找 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 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进一步深化、渲染了“长 恨”的主题。 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 其次,诗人为了增强抒情效果,在抒发情感时采用了移情入景的 手法。有时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 的心境;有时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 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如“黄埃散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 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 铃肠断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

14、,耿 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从黄埃散 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到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 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诗人在叙事写人中时刻不忘层层渲染,反复 抒情,回环往复,从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 得更加深邃丰富。 说“安” 古人造字,喻形寓意。何为“安”也?室中有女为安。 女子,柔软如水的人儿,在古时,地位是如此的卑微,终日闭户不出, 端坐家中,或织布纺纱,或挑水浆衣,有女子在家,室中平安。女子,也 应为一家之栋梁。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诽谤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红颜薄 命”,似乎所有的罪恶安在女子身上是那么合情合理。 美文品读素

15、材开发 美文品读素材开发 纣王好色淫乱,民不聊生,但为何总说妲己是祸国的元凶?唐玄宗 的沉沦迷醉似乎扯到杨玉环的纠缠而变得更加容易被宽恕,那又何 须吟上一首长恨歌来歌颂其天长地久?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 红颜”使他的“情圣”身份抵过“乱臣贼子”,但为什么陈圆圆变成了“ 祸水”而遭人鄙弃?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 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 娇妻凄苦迷离的下半生呢?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国, 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 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美文品

16、读素材开发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 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 亘古不变的猎风与沙石的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 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 空。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镌字满”,功过留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兴修水利,广开言路,打 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 象征。 室中有女便为安,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个 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美文品读素材开发 品读提示 文章以“析字”手法开篇,引出对女子功劳的肯定 女子是一家的栋梁。主体部分先以纣王、唐玄宗、吴三桂、林觉 民四个人物打头,以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