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27期1-4章节.FIT-副本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1977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27期1-4章节.FIT-副本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27期1-4章节.FIT-副本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27期1-4章节.FIT-副本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 2016月日出版1223年 第期 总第期 适 用 于 R 27 391 九年级 R第27期 单元复习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00015报社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 106 号邮编: 150010 印刷: 郑州华宇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本学期总定价: 26.00 元 编辑部质量反馈热线:0431-80866034陈老师投诉电话:0791-86855729张老师 于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 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 使滤液浑浊】 。 (3) “三靠” : 淤 装待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 ; 于 玻璃棒的一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盂 漏

2、斗下端管口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使滤 液沿烧杯内壁流下, 防止滴下的液滴四处迸溅】 。 七、蒸发 1. 实验器材 铁架台 (带铁圈) 、 蒸发皿、 酒精 灯、 玻璃棒、 坩埚钳。 2. 操作要点 (1)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 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 的 2 3 为宜 【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溶液向外飞溅】 。 (2)在蒸发过程中, 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由 于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 。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 热, 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 八、化学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1. 浓酸和浓碱的使用 (1)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 硫酸时,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烧杯 壁慢慢

3、注入水里, 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 散。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 水立刻沸腾, 使硫酸液滴溅出】 。 (2)浓酸和浓碱的实验事故处理: 淤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 后涂上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于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 用较多的水冲洗, 再涂上 硼酸溶液。 盂 一旦酸或碱溶液溅入眼睛里,要立即用水冲洗 (一定不要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必要时请 医生治疗。 2. 验纯 (1)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的粉尘跟空气充分混 合, 遇火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在点燃可燃性气体 (如 氢气、 一氧化碳、 甲烷) 前, 一

4、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验纯的方法: 收集一试管可燃性气体, 用拇指 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如果气体较纯, 气体 将会安静地燃烧, 并发出 “噗” 声; 如果气体不纯, 会发出 尖锐爆鸣声。 3. 实验事故处理方法 (1)灭火方法: 淤 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于 电器失火不可用水浇灭, 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火灾现场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 【防止有 害气体和烟尘进入口和鼻】 ; 弯腰跑; 逆风跑。 (3)毒气泄漏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 逆风跑; 根 据密度跑 (毒气密度大, 往高处跑; 毒气密度小, 往低处跑) 。 (4)煤气、 液化石油气、

5、 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泄漏 的处理: 不能开灯、 开抽油烟机等一切电器, 不能点火, 应立即关闭阀门、 开窗通风。 九、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 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当比较多与少、 大与小、 高与低的时候, 要运用控制 变量法, 进行对比实验。 考 点 聚 焦 考点 1: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考点解读:本考点涉及实验安全, 常用仪器的识别、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及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 洗涤与连接, 过滤, 蒸发, 浓酸和浓碱的使用等基本操 作。试题常以选择或填空的

6、方式呈现, 难度一般不大。 典例 1:化学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2016 安徽) 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 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援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硫酸冲洗 B援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 将尾气直接排放 C援 使用酒精灯时, 直接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D援 家中天然气泄露时, 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不慎沾到皮肤 上, 先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故 A 项错 误;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 所以不能直接排放, 故 B 项错误; 直接向 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7、容易造成火灾,故 C 项错误; 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 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 天然气泄露时, 要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故 D 项 正确。 答案:D 典例 2:常见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2016 河北) 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 热的是() ABCD 解析:烧杯、 锥形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需要 垫石棉网, 故 A、 B 项错误; 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故 C 项 正确; 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 不能加热,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典例 3:实验基本操作 (2016 宜宾)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读取液 体体积 闻药品 的气

8、味 向试管中 滴加液体 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ABCD 解析:A 项, 量取液体时, 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 低处保持水平, 图中俯视刻度, 操作错误; B 项, 闻药品 的气味时, 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 使极少量的气体 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操 作正确; C 项,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 不能伸入 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 加液体, 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操作正确; D 项, 检查装置 气密性,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用手紧贴容器外壁,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不漏气, 操作正确。 答案:A 考点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考

9、点解读:本考点试题一般给出简单的实验过程, 要求判断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或运用了什么科 学探究方法。 典例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016 滨州) 法拉第曾以 蜡烛的故事 为题为青少 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 及对问题的回答, 其中 “对问题的回答” 属于 “设计实验 方案” 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 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 形成对流 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 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 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 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 掠, 观察纸上留

10、下的火痕 特点 解析:A 项属于结论; B 项属于解释原因; C 项属于 实验现象分析; D 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D 典例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016 遵义) 进行下列对比试验, 不需要控制变量 的是() A援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援 用铁钉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 C援 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D援 用镁、 锌与稀硫酸反应, 比较镁、 锌的金属活动 性强弱 解析:A 项,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 均与氧气 接触,只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 B 项,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 要控制好水、 氧气等变量, 属 于控制变量法; C 项, 氯化钾

11、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与盐 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无需控制变量; D 项, 此实验 中, 金属片的长度、 厚薄、 稀硫酸的浓度均相同, 只是金 属的种类不同, 根据反应生成气泡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 活动性, 属于控制变量法。 答案:C 跟 踪 练 习 1.(2016云南模拟) 为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 生, 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援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氢氧化钠浓溶液清洗 B援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当收集完氧气后, 先熄灭酒 精灯, 再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C援 打翻燃着的酒精灯, 用湿抹布盖灭 D援 在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 为了方便观察, 试管口 对着自己 2.(2016 兰州)

12、 下列仪器, 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 接加热的是() A援 烧杯B援 集气瓶 C援 锥形瓶D援 试管 3.(2016 富阳市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援 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 先用干布拭去, 再立 刻用稀 NaOH 溶液冲洗 B援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托盘天平左盘上 垫一张洁净白纸 C援 测定溶液 pH,将干燥的 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 片刻后取出,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援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4.(2016 南宁)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 些做法, 其中错误的是() A援 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援 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援 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

13、杯内壁 D援 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5.(2016 南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上 下 振 荡 广 口 瓶 闻气味振荡试 管贮 存氧气倾倒液 体 ABCD 6. (2016 恩施州)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 作, 其中正确的是() 点燃 酒精灯 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读出液体 的体积 液体的 取用 ABCD 7.(2016 安溪县模拟)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 无色溶液, 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 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 A援 调查取证B援 上网查资料 C援 做实验D援 组织讨论 8. 对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教科书里展示的 探究活动未采用对比法的

14、是() A援 认识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B援 酸、 碱化学的性质探究 C援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D援 MnO2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不断搅拌 浓硫酸 水 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知 识 归 纳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伴随的现象 形状、 状态等的变化 发光、 放热、 变色、 放出 气体、 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不能依据现象) 举例 灯泡通电发光;物态 变化 (熔化、 凝固、 汽 化、液化、升华、 凝 华) ; 汽油、 酒精等的 挥发; 蔗糖溶解 燃烧

15、; 呼吸作用; 光合 作用;食物的腐烂、 发 霉;酒和醋的酿造; 农 家肥的腐熟;铁生锈; 钢铁的冶炼 二者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 煤气爆炸 等是化学变化; 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等是物理 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 颜色、 状态、 气味、 硬 度、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挥发性、 导电 性、 导热性、 延展性、 吸附性、 磁性 可燃性、 氧化性、 还原 性、 稳定性、 酸碱

16、性、 腐 蚀性、 毒性 确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 仪器测定 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变化 (动态过程) 体现 决定 性质 (内在属性) 考 点 聚 焦 考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考点解读:本考点主要考查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以 及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的判别。此类试题一般以实际生 产、 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 常结合图示、 成语及古诗词判 断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 1:物质的变化 (2016 遵义)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 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援 木已成舟B援 火上浇油 C援 量体裁衣D援 滴水成冰 解析:A 项,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B 项, 火上浇油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C 项, 量体裁衣过程中只 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项, 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 成, 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典例 2:物质的性质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