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0699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一)讲解(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业 基础知识 定义: 特点: 地域上的灵活性 季节上的连续性 分类 资源密集型(采掘工业) 劳动密集型(纺织工业) 资金密集型(冶金工业、石油工业) 技术密集型(电子工业) 按产品的去向 按投入因素 按发展历史 轻工业(提供生活消费品)/ 重工业(产 品用于生产资料) 传统工业 / 现代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 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工业: 传统与新兴工业 传统工业 传统工业又称夕阳工业,指经济发达国家的整个工业中 其地位逐渐下降的工业部门: 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等 新兴工业: 新兴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而言,指随当代科技进步而迅速 发展起

2、来的富有生命力的工业部门。它们在现有工业部门 结构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发展速度较快,代表着未来 工业的发展方向。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激光、光纤通信、信息技术、机器 人、宇航、新型能源、海洋开发、新型材料及生物工程等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三、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鞍山钢铁工业区位 上海宝钢区位试分析 1、理想的 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便利的交通 假若你是一位投资者,让你选一个厂 址,你希望这个工厂建设在什么样的地方 呢? 厂商 经济效益 低成本高利润 理想区位条件 现实区位优势 原料导向型 2、决策者选择区位目的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导

3、向型 技术导向型 1、该类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2、影响该制糖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工业布局相类似? 工业区位因素原材料 工业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 工业特点:对原料依赖性很高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原料笨重,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的工业 如甜菜制糖、低品位铁矿、粗铜冶炼 原料不能久贮的工业 如水产加工、水果加工 原料易碎、易燃、易爆或不宜长途运输 如化工厂、硫酸厂、纯碱厂等 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1、该类工业有何特点? 2、酒类饮料制造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布局类似的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市场需求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市场指向型工业

4、 产品运输不便(易碎、保鲜、笨重) 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工业、 家具制造业 产品时效性强 如印刷工业 原料到产品重量变化不大,运费占成本 比重大 如石油加工、汽车制造、棉纺工业 接近市场 1、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地带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2、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有什么影响? 3、你还知道哪些工业分布与运输有关? 工业区位因素运输条件 工业类型: 运输条件对工业的影响: 区位选择原则: 运输指向型工业 影响一个地区矿产资源 的开发程度; 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 择的影响减弱; 新型运输工具使用,改变工业生产过分 集中于原料产地或消费区的现象。 沿海沿江港口、高速公路沿线和铁路

5、 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50年代,美国向日本转移 6070年代,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 移 80年代,四小龙向东南亚部分国家和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90年代后期,中国东部沿海向内陆地 区转移 1、影响这 些工业的主 导因素是什 么? 2、该类工 业有何特点 ? 3、你还知 道哪些工业 要这样布局 ? 工业区位因素劳动力 工业类型: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部门类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 制鞋、玩具制造等工业 1、影响这 些工业的主 导因素是什 么? 2、该类工 业有何特点 ? 3、你还知 道哪些工业 要这样布局

6、? 工业区位因素技术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类型: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物工程研究等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动力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类型: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 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 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 制糖厂、水产品加 工水果罐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 工业 瓶装饮

7、料厂、 家具厂、 石油加工厂 接近消费市场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 工业 电解铝工业(有色 金属冶炼)、化学 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者 水电站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的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 、电子装配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 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 集成电路、精密 仪表 接近高等教育和 科学技术发达地 区 鞍钢的区位 宝钢的区位 项目鞍钢宝钢 地理位置辽辽宁鞍山上 海 兴建时间建国前20世纪纪70年代 铁矿石来源当地供应应进进 口 能源来源山西、黑龙龙江安徽淮南、山西 水源辽辽 河长长 江 消费市场沈阳、大连连、 长长春等 上海、南京、 杭州等 鞍钢与宝钢工人数量及文化程度对比 鞍钢

8、与宝钢的区位对比 建厂时间工人数量工人文化程度 鞍钢50年代50万小学为主 宝钢70年代3万高学历比例极高 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原料导向型) 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市场导向型)。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布局的变化科技起什么作用?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 使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 本中的比例降低,方便的 利用国外廉价优质的原料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科 技 进 步 交通条件改善和 运输能力提高 生产机械化和 自动化水平提 高 工业产业对信 息依赖程度提 高 原料、

9、燃料对工业区位的 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 劳动力的数量对工业区 位的影响减弱;劳动力 素质的影响在增强 信息网络通达性对工业 区位的影响增强 四、工业区位的选择四、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港口区位 中国鞍钢、中国鞍钢、 包钢、武钢包钢、武钢 宝钢、日本福山、宝钢、日本福山、 意大利塔兰托意大利塔兰托 早期(19世 纪初) 煤炭区位 20世纪初铁矿区位 时时 间间区位指向区位指向举举 例例 英国伯明翰、英国伯明翰、 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 冶金技 术的进步 交通运 输的发展 动力导向型 原料导向型 二次大战后 市场导向型 污染水源 污染空气 固体废弃 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10、化工厂 炼油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水泥厂 酿造厂 发电厂 钢铁厂 工厂设置在 居民区常年 盛行风向的 下风地带 污水排放口 远离水源地 及河流上游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布局原则 盛行风向 重污染企业 居民住宅区 单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 盛行风的郊外 双风向:垂直于季风的郊外 多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1 )污 染空 气工 厂 西南 南 西北 东南 西 东 北 东北 (2)水源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 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居民住宅区 河流 重污染企业 (3)有污染的固体 废弃物应远离居民区 和农田 2、经济因素的

11、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2)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3)动力(燃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5)交通运输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主要区 位因素 工业区位 因素的发 展变化 因素 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原料导向型经济 市场导向型经济 动力导向型经济 劳动力导向型经济 技术导向型经济 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技术、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加强 交通运输在发达国家工业区位中的影响地位减弱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

12、要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把工厂与其主要区位因素相连 电子计算机厂 市场 炼铝厂 原料 制糖厂 廉价劳动力 服装厂 技术 啤酒厂 动力(交通)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联系 印染 厂 织布 厂 纺纱 厂 棉花 棉纺 棉布 成品布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分厂与总厂的关系) 共用当地的资源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一)工业联系 1、前一道工序与后一道工序之间 的联系,如服装生产(上下游的关系 )、钢铁联合企业 2、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 联系(总厂与分厂的关系)如汽 车生产 生产上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工业的集聚 珠江三角洲

13、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 距离递减规律,距惠州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比例越高 专业化生产的工业联系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 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 费用和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和效率,取得规模效益 (二)工业联系 由一个或几个较大工业企业和若干中小企业集聚组成 的工业群体基本工业地域 中小城市经济主体,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专业性工业地域:以大型工业联合企业为核心以某 一个工业部门为主 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学工业区 综合性工业地域: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多个 区位相同的企业集聚 如:辽中南工业区 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 o石油化工行业是淄博市的支柱产业,淄博资源丰

14、富,目 前已发现50多种矿藏,其中耐火粘土、化工石灰岩、煤 、铁等储量大、品位高,均为山东的主要产地。北部有 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 o齐鲁化学工业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境内,分为5个 功能园区,即炼油化工区、乙烯联合化工区、伊士曼化 工区、精细化工区、塑料加工及化工塑料产品技术贸易 区。 o齐鲁化工区的产业依托齐鲁石化公司的原料、产品优势 ,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塑料加工为主线,发展配套 和深加工产品,形成上下游产品一体化的产业链。 o形成丙烯、芳烃、合成树脂、精细化工、医药五大系列 产品产业链。 工业地区 工业地域的发展 o分类 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o我国主要工业区 珠三角、辽中

15、南、沪宁杭、京津唐 o世界重要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美国硅谷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 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型地域: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新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一些没 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的灵活多变的以 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 ,“新”有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时间新,多是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开始形成 的; 第二,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有传统工 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 第三,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新兴工业区两种类型 :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而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 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普拉托纺织工 业区。该区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 合作将众多中小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 区。如美国的“硅谷”、德国南部等,基本上没 有传统工业,由于环境质量好,逐步发展成以 微电子技术、宇航、生物工程为主的工业地域 。 传统工业区 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