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069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姓名:朱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王延杰 2010-12 摘 要 I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学生管理者,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 锋队,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高度重视高 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热情和从业积极性,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注重调研的基础上,以淮 南联合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和对策。 全文包括四部分研究内容。一是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与工作现状。

2、重点分析 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条件、工作特点,淮南联合大学辅导员队伍现状。二是概括了高 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与表现。在界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涵义的基础上,概括了高 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方式。并分别从学校、学生及辅导员自身三个角度指出了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性。三是剖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别从六个方面分 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四是提出了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 议。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与成因,分别从做好选聘工作,增强职业认同感, 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和 建议。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

3、 工作环境 Abstract II Abstract College tutors are the students managers, who work in the forefront of student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y a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 of higher education to guarantee the vanguard, and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force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

4、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attention to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their full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investigatio

5、n in actual work, took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se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of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 it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vestigates the work responsibilities and working status in universities,

6、analyzes the qualifications that an university instructor should possess,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and job tiredness. Based on defining the meanin

7、g of job tirednes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main representation of it. And points out the harmfulness of job tiredness from school, student and itself. The reason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burnout is analyzed in the third part. It is analyzed from six aspects. Part four pro

8、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relieve the university counselors burnout.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representation of job tirednes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election of engagement, enh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mpr

9、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creation of harmonious work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College tutors Job tiredness Professional identity Working environment 第 1 章 导 论 1 第 1 章 导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职业倦怠是 1974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首次提出的,用于描述那些从事服 务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 的状态。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

10、导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 不能及时有效地缓 解工作中的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出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衰竭状态。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支队伍工作状态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和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有很多高校辅导员感觉压力太大、提不起劲来、情绪不 高。不少辅导员职业精神失缺,工作热情逐渐下降,逐渐失去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倾 向于选择运用权力的效应教育管理学生;成就感低,工作态度消极冷漠;降低了对学生 的期望;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失调,易对领导和他人的建议产生抵触

11、情绪等。根据 2005 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中国15个行业的工作倦怠指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教师 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位居第 3 位。 而高校辅导员做为专门从事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倦怠现象更易出现,这将会严重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对学生、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危害极大。据对全国 103 所高 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情况说明,任职周期低于 5 年的辅导员占 85%以上,队伍的不稳 定和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寻求有效缓解辅导 员职业倦怠的对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职业倦怠的现象

12、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西方研究者的理论主 要有以下几种。1.情感冲突观。代表人物弗鲁顿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过分努力达到一 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忽视自身需要所引起的疲惫状态。2.情感耗竭观。 代表人物玛勒诗和派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 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产生职业倦怠的个体会对工作丧失了情感甚至以非人道的方式 对待服务对象。3.情感调适观。代表人物凯尔尼斯,认为当个体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 河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2 化或感到自身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将会产生职业倦怠。 国内学者研究的角度则偏重于从教师个体的人格特征、 我国教育环境背景

13、等因素开 展研究,认为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期望过高, 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心理压力;2.教育机制及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辅导员工作难 度大,任务重,定位模糊,成就感低;3.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 门的业务培训,辅导员的发展空间小,出路不畅。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已 引起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江西省、广东省教育厅和上海市教育局等先后出台了 政策,在管理体制、培训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如专职辅导员可根 据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 也可以按相应级别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 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为教师职业

14、倦怠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为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3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整理研读相关的资料、著述、文献,大胆吸收的有 益成果,按计划系统地搜集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剖析其职业倦怠现 象产生原因,研究解决对策。 (1)调查和实证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实状况 或历史状况进行分析。 (2)比较法:通过比较各省、市有关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和举措,来对如何 缓解我国辅导员工作倦怠提出可行的意见。 (3)个案研究法: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通过对一些专职辅导员的案例分析、综合 和归纳,并结合其它高校辅导员工

15、作情况,从而得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造成的危 害及防范的措施。 1.4 研究内容 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例证调查研究来进行。 将参考国内相关研 究成果,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意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进行阐 述。运用掌握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其存在 的根源及对策研究等逐步开展论述。 本文共分五章内容,在第 1 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现状中,重点阐述了高校辅 第 1 章 导 论 3 导员的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并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 队伍工作现状。在第 2 章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与表现中,主要介绍了

16、辅导员职业 倦怠的主要内涵及几种典型心理和行为表现。在第 3 章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中, 深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所面临的压力,剖析了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第 4 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中,分别从学校、学生及辅导员自身三个角度阐述了辅 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在第 5 章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中,重点从加强辅导 员队伍建设、建立建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组织保障等几个方面提 出了针对性的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建议和对策,并列举了一些高校(主要以淮南联合 大学为例)制定的相应的政策与实施方案。 1.5 主要创新之处 本为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深入揭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河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4 第 2 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现状 教育部 24 号令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