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医药发展史.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0328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89 大小:1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族医药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瑶族医药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瑶族医药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瑶族医药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瑶族医药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瑶族医药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医药发展史.(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瑶医药概论 前言 一、课程主要内容 u第一章 瑶医药发展史 u第二章 瑶医医道纲纪 u第三章 瑶医生道基础 u第四章 瑶医病道基础 u第五章 瑶医诊道基础 u第六章 瑶医治道基础 u第七章 瑶医药道基础 u第八章 瑶医方道基础 u第九章 瑶医中道基础 u第十章 瑶医神气道概述 u第十一章 瑶医打道基础 1.知识目标 在了解瑶医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瑶医学的基本特点、瑶医的基本 思维方法、瑶医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其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 作用;了解瑶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瑶医经络学说及瑶医中道思想。 2.能力目标 在具备中医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瑶医学的基本技能 和

2、思维方法,具备运用瑶医药知识和技能进行防病治病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 力。 二、课程目标 瑶医药发展史 瑶医药学院 谢阳姣 第一章 电话:18172384560 QQ:524598948 微信:heziyao221931 早期瑶医药经验 瑶族发展历史 目 录 1 瑶医药发展史 瑶医药发展现状3 2 4 01 瑶族发展历史 起源 瑶族人群DNA抽样调查研究证明,瑶族来源于古代九 黎和三苗,是从九黎部落和其后三苗部落发展而来的, 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实际上,现在的瑶族是蚩尤九黎集团成员的后裔与湘 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 民族。 起源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

3、载 ,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 ,演变为三苗。 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九黎和三苗并无渊源。 始祖蚩尤 与炎帝、黄帝并称中华文明三大 始祖。中国古代九黎东夷的最高族 长,瑶族和苗族的共同祖先。 另一种解释是,蚩尤是部落联盟 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因而既是炎 帝后裔,又是两皞集团首领,也是 九黎之君,后来三苗集团也加以袭 用。 蚩尤,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 理教化,为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于蚩尤善耕,使阳谷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 地之一。 近几年,一批国内权威专家经考证历史文献,认为蚩 尤曾生活在山东、河南、河北交界地带。考古发掘资料

4、 和民俗文化资料,认为阳谷曾经是蚩尤九黎族活动的中 心区域,当然也是蚩尤埋葬之地。 始祖传说 传说瑶族远祖叫盘 瓠,是一只五彩斑斓 的龙犬,故瑶族崇拜 狗为神,忌食狗肉, 好五色衣服。 始祖传说 盘瓠实为犬神,是披着犬服的人。白天是犬、夜晚脱掉 衣服成为人。后因其犬服被其妻收走,因此未再变回犬。因 为其赫赫战功,所以被封为盘王。 盘瓠是古时候的平王时期 ,守伏在王座旁的龙犬,当 时平王受高王侵犯,盘瓠立 下战功,杀死了高王,所以 受到平王重视,并成为了他 的附马。 发展和变迁 九黎部落 (5、6千年前) 北迁 涿鹿之战 4、5千年前 南逃(三苗集团) 向南、西南逃 南北朝时期后 向国外迁徒 明

5、清时期 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 河北省张家 口市涿鹿县 江淮地区 湘、粤、桂 岭南山区 越南、老挝、泰国、 缅甸等东南亚 向美欧迁徒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法国、 加拿大、瑞典等 瑶族迁徙和分布图 (中国境内) 瑶族迁徙和分布图(向国外迁徒) 命运转折点涿鹿之战 蚩尤九黎族向 北发展,与黄帝和炎帝部落争夺适于牧猎 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野(即浊陆,今太行山与泰山之间 古河流域冲积的广阔原野)展开长期争战。 蚩尤族勇猛凶悍 ,擅长战事,先驱逐炎帝部族,后又乘势北进涿鹿(在今河 北境), 攻击黄帝部族。后炎黄联手,击败蚩尤,最终在河 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的那场殊死战役中将其擒杀。取得战争 胜利的部落

6、联盟首领黄帝,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涿鹿之战之影响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 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涿鹿之战对于蚩尤的后裔来说,却是命运的转折点, 灾难的开始。这场战役开启了他们上千年被驱逐而不断逃 亡的屈辱历史。也造就了现如今瑶族山地民族的特性。 蚩尤逐鹿中原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 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 瑶族概况 瑶族是个多族系的民族,自称为“尤人”,此外,瑶族自 称还有勉、优勉、金门、史门、敏、标敏、布努、布诺等60余 种。瑶族他称多达390余种,命名方式五花八门。 以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分:盘瑶、盘王瑶、盘古瑶、布努 瑶、唐王瑶、山公瑶、

7、猴瑶等。 以服饰的颜色特点分:红瑶、白瑶、花衣瑶、白裤瑶、黑 瑶、青瑶、青裤瑶等。 瑶族概况 以头饰的特点分:有板瑶、顶板瑶、尖头瑶、角瑶、笠头瑶等。 以头发式样分:有背发瑶、背髻瑶、梳瑶、涂头瑶等。 以居住地域分:有高山瑶、深山瑶、半山瑶、峒瑶、平川瑶等。 以常住地名分:有道州瑶、常宁瑶、金秀瑶、七都瑶、连山 瑶、 双平瑶等。 以主要经济特点分:有砍山瑶、过山瑶、韭菜瑶、茶山瑶等。 目前,根据语言主要划分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平 地瑶四大支系。 盘瑶 布努瑶 茶山瑶 平地瑶 瑶族人口 广西54.6%A 湖南25.2%B 广东7.3% C 云南6.7%D 贵州1.6%E 江西0.04%F

8、国内总人口279.6万。 国外25.2%G 总人口70万,(其中:越南54万,85%) 分布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 金秀瑶族人口分布 图腾 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 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 信奉巫教和道教。 道教对瑶族的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 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 宗教的内容。 民俗和礼仪 女性为尊的民族,去别人家要先与女主人打招呼。 好客的民族。 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 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尊老爱幼的民族。 火塘是瑶族家庭的

9、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 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火忌讳倒着烧。 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贮放家具等器物及圈养牛、猪等,居住 面距地面若干米。通风、采光、照明功能良好,可有效地防避瘴气,抵御野兽 蛇虫袭击,减少风湿病的发生,在岭南地区极具适用性。 居住习俗干栏建筑 其它习俗端午药市 重要节日 讨念拜: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对一个拯救 了族人的姑娘的祭拜。 达努节: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举行,为纪念始祖密洛陀。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 十六日。 瑶族大小节日近30种,其中最隆重的有“勉”支的盘 王节,“布努”支的达努节等。 成人礼度戒 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

10、是瑶族特有一种习俗,是瑶族 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 本节小结 瑶族起源 发展和变迁 瑶族族系划分 瑶族人口和分布 宗教和图腾 民俗和礼仪 节气文化 05 06 07 03 01 04 02 思考 目前有哪4大族系?人 口分布怎么样? 宗教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 的民俗和节气?跟你们自己 的民族有什么异同? 瑶族起源于哪里?哪个 族?始祖是谁? . 具有什么样的变迁史?悲 惨始于哪一场重要战争?. 瑶医药发展史 02 概念 瑶医药是瑶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形 成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经验总结,包括诊疗经验和用药经验 两部分。瑶医药学属传统医学范畴,也是我国少数

11、民族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医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医药理论体 系和诊疗技术体系,具有区别于其它医学的重要特征。 起源 没有专门的典籍进行记载。 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的首推后汉书南蛮 传 最古老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有瑶族特色的 熏洗方八首。(西汉文物) 宋代记载增多,如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山 泽间有之” 。 梦溪笔谈中记载灵香草“唐人谓之玲 玲香,亦谓玲子香” 发展历程 一、自然存在时期(远古1949年) 巫、医合体。 师传徒,父传子,母传女的口传方式进行传承。 逐步形成瑶族诊、冶、养的医药体系。 发展历程 二、迅速发展时期(19491985年) 初步整理形成瑶医药

12、理论,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并出版相关著作加以论述和传播 。 发展历程 三、繁荣昌盛时期(1985) 各瑶医研究机构、瑶医医院、瑶医教育机构等相 继成立,对瑶医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挖掘和研究,并 结合现代技术,促进其创新发展。 特性 巫医合体、药食同源、摄生防病。 诊至简、治无痛、医不贵、 药灵验、效快捷(简、便、廉、 验、捷)。 善用生药。 医药一体; 防治一体化; 医护一体化; 医药与宗教结合; 医药与民俗结合; 本节小结 瑶医药概念 瑶药医起源 三个发展阶段 瑶医药特性 03 04 02 01 思考 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发展历程? 瑶医药的概念? 起源?. 发展现状 03 一、瑶医药学术体系

13、的建立 (一)瑶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001年12月,由覃迅云、李彤主编的中国第一本瑶医专著中 国瑶医学出版,.形成了较系统的瑶医知识体系,奠定了瑶医 学的理论体系。 实用瑶医学、观目诊病等著作的出版,使瑶医学的理 论体系更趋完善。 瑶医理论体系的要点 生理病理理论:三元和谐论、盈亏平衡论、气一万化论、心肾生死 论、 鼻关总窍论、百体相寓论、证同疾异论、诸病入脉 论。 一般病因水土与气候、饮食、劳累过度、房事不节、 先天 赋、虫兽伤害等 特殊病因痧气、瘴气、蛊、毒、风、痨、瘟疫、虚等。 诊法:强调数诊合参,有目诊、甲诊、手诊、头面诊、体相诊、 脉诊、手摸诊、试诊等。 病因 治疗原则:强调“祛因为

14、要”、“风亏打盈”、“治求专方”、“恶 病不补”的原则。 病症分类:瑶医将病症分为痧症、瘴症、中蛊、中毒、中风、和痨 症六大类。 特色治法:针刺法、火攻疗法、发泡药罐疗法、刮推法、熏浴疗法、 芳香疗法、外敷药法等共三十多种。 工作回顾 (二)瑶药理论体系的建立 2001年12月中国瑶医学出版; 2002年12月中国瑶药学出版; 2008年实用瑶药学出版; 2009年中国现代瑶药出版; 2014年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出版。 工作回顾 (三)标准体系的建立 2016年12月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瑶医常用病名命名和书写规范 瑶医疾病四态分型规范发布实施; 2014年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

15、卷)出版; 2017年1月瑶医常用诊疗技术规范出版; 2016年12月,瑶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出版; 目前,正承担4个医学标准的起草工作;以及承担广西瑶医药材质量标准第 二卷部分药材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工作回顾 二、瑶医药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1979年,金秀县人民政府成立瑶医药研究所; 1985年5月31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立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1986年,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瑶医门诊部; 此后又建立了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柳州、百色地区相继成立了 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融水、金秀、大新、天等、龙州、环 江、罗城、马山、隆林等县相继成立了民族医院。 PS:恭城瑶医医院将于今年10月动工起建,病床数300张;广西 国际壮医医院,将设瑶医病床200张。 工作回顾 1985年广西覃氏瑶医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