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89844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室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 质量管理(征求意见稿) Date1 一、工作流程: 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 润滑 干燥 检查 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Date2 (一)回收 1科室应及时用自来水清除明显的污物,避免干 燥,封闭暂存,准备回收。 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定路线,定封闭式 专车(或箱)进行回收,回收车有明显标识,回收时不 要在使用科室清点器械与物品。 3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4回收车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应进入供应 中心(室)。 6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 染病(非典,禽流感,肺炭疽),朊毒体感染的

2、医疗器械 与物品,使用后不要在科室冲洗,一律用双层封 闭包装回收到供应中心(室)包装上应标明感染 性疾病名称(上述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一次性器 械与物品,避免清洗消毒)。 Date3 (二)分类 1.供应中心(室)回收处应设分类 台,由回收人员与清洗人员进行器 械与物品的清点与分类。 2.双方按个人防护要求进行着装。 3.分类时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 密程度,归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 类登记。 Date4 (三)清洗 1.手工清洗 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冲洗:将待清洗的器械与物品置于流动水下 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1)防止产生气溶胶,宜在水面 下刷洗。 (2) 不应使用钢丝球用具,也不

3、宜使 用去污粉等。 (3) 清洗用具,清洗槽应每天消毒, 清洗用具应该沥干放置。 Date5 (三)清洗 洗涤:使用酶清洁剂浸泡器械(2分钟), 然后用刷子刷洗。 注意事项 (1)水温以15- 30为宜。 (2)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 (3)已凝固或污染严重置水面 下刷洗。 (4)洗涤用具沥干放置,每天 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Date6 (三)清洗 漂洗:流动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 (1)管腔内用高压水枪冲洗。 (2)流动水使用自来水过滤水( 软水)。 (3)洗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 清洗消毒。 终末漂洗: 用蒸馏水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1)不应使用自来水或过滤水 。 (2)最好使用流动水。

4、Date7 (三)清洗 2.机械清洗 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清洁剂泵管是否通 畅,确保清洁剂用量准确。 (2)定期检查设备的清洗消毒效 果。 (3)设备舱内,旋臂应每天清洁,除 垢。 Date8 (三)清洗 3.附注 (1)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 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或者手工清洗。 (2)超声波清洗 注意事项按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橡胶和软塑料类的器械不宜使用 超声波。 器械物品应浸没在水面下,管腔 内应注满水。 清洗时应加盖,手不可与清洗液 面接触。 Date9 (四)消毒:可选用热力消毒法或化学消 毒法。 1.热力消毒法 湿热消毒:煮沸15分钟。 干热消毒

5、:12030分钟(锐器 不宜使用干热消毒) 。 2.化学消毒法 75%乙醇30分钟(需每天更换) 3.获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适用于医疗器械 消毒的其他消毒剂与消毒器械。 Date10 (五)润滑 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 润滑剂。 (六)干燥 1.应用机械方法进行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 法。 2.穿刺针,管腔类器械宜使用高压气枪辅助干燥 处理。 3.不耐热器械宜采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4.机械干燥温度70-90; 干燥时间 一般金属器械15分钟-20分钟 塑胶类器械30-40分钟 注: 已使用干热消毒的器械则不必再进行干燥处 理。 Date11 (七)器械检查 1.应

6、设器械检查台,定岗,定人。 2.全部器械均应进行检查并登记。 检查内容: 洁净度(关节处应打开检查):残留物.血渍.水垢.锈 斑。 功能:完好,灵活性,咬合性,锐器的锋利度。 规格与数量 带电源器械应检查是否漏电。 检查方法:目测 放大镜检测 3.检查不合格器械不能进入打包间,应分别作出 处理意见. Date12 (八)包装 包装程序:器械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 1器械装配:依据器械装配规程或示意图进行 2包装 (1)盘、盆、碗等宜单个包装。 (2)有盖器皿应打开盖子,摞放时器皿间用能吸 湿的毛巾、纱布、纸隔开。 (3)有轴节器应撑开摆放。 (4)管腔物品应盘绕,勿打折。 (5)精细器械

7、,锐器等应有保护措施。 (6)灭菌包重量:器械包不宜超过7公斤 敷料包不宜超过5公斤 Date13 (7)灭菌包体积 下排气灭菌器: 不宜超过303025cm 预真空灭菌器: 不宜超过303050cm (8)包装材料 可重复使用材料: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洗, 不应有缝补或破损。 一次性使用材料:纸塑、皱纹纸、不能有 破损。 (9)包装方法 闭合式:包装材料应为2层(硬质容器包装例 外)。 密封式:低塑包装宜为一层。 Date14 3封包 (1)闭合式包装宜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 不应使用别针、绷带、绷带。 (2)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标识,标 识被破坏即视为已污染。 (3)密封式包装采用热封机

8、封包,密封宽度 应6mm,两端应留2.5cm。热封机每日使 用前检查:温度,密封宽度,密封完整性与连续 性、生产日期、无菌有效日期等。 4.注明标识:每个包装上均表示有物品名称 ,包装者,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等。 Date15 (九)灭菌 1灭菌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下排气,预真 空)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 液体、油剂、粉剂、膏剂不 应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耐高温、耐高湿物品首选本法。 Date16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 设备类别 物品类别 温度() 时间(分) 压力(Kpa) 下排气式 敷料 121 30 102-9 器械 121 20 102-9 预蒸空式 器械、

9、敷料 132134 4 205.8 Date17 (2)干热灭菌 耐高温、不耐高湿的物品可选用。 油剂、粉剂厚度20cm,离 墙5cm,距天花板50cm。 (4)操作人员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应换鞋、 洗手、戴帽、戴口罩。 (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灭菌物品存放 间。 (6)一次性灭菌物品应除去外包装再进入灭 菌物品存放间(运送时应带灭菌手套)。 (7)灭菌物品有效期:棉布包装7天,皱纹纸包 装6个月,纸塑包装1年。 Date23 灭菌物品发放 (1)做好记录。 (2)已发出物品不能再进入灭 菌物品存放间。 (3)运送器具应每次清洁消毒 并干燥保存。 Date24 二、特殊感染污染器械、器具与物

10、品 的处理 原则(1)先消毒再清洗消毒和/或 灭菌。 (2)双层包装运送。 (3)宜选用一次性物品。 (4)容器,消毒剂,清洁剂应每次更 换。 (5)处理结束后,应立刻更换个人 防护用品,进行洗手与手消毒。 Date25 (一)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污染 的器械,器具与物品。 种类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禽 流感”。 处理1.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 剂浸泡30分钟。 2.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 灭菌流程的进行操作。 Date26 (二)朊毒体感染病人(或可疑者)污染 的器械,器具与物品. 处理1.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 钟 2.压力蒸汽灭菌:121-60分钟或 13230分钟 或 13413818分钟 3.经过上述处理后,再按照一般污染 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进行操作 。 Date27 三、质量管理: (一)清洗质量 1.设检查台,配备照明放大镜,每天每批检查清洗 质量并登记(检查内容见有关章节) 2.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器械包内全部器 械清洗质量并登记。 (二)消毒质量 1.热力消毒(湿热,干热),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 间。 2.每年应检测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 3.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设备应检测主要性能参数。 Date28 (三)灭菌质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