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8976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 教育思想。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的蓝图。 课程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课程改革是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 1999年1月,国务院在批示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时 指出: “今后35年内要以改革课程教材 体系为重点,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 代化课程教材体系”。 2001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 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改革与课程新理念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展望 四、高中数学课程基本框架 五、高中数学

2、课程突破点 六、高中新课程方案要点 教育部课程调查专家组的调查 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 中学课程方案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调查范围: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吉林等九省市。 调查对象: 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与 教师,300多名社会知名人士。 调查方法: 二阶抽样设计,问卷调查,访谈。 调查精度: 6 %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 与教材方面取得的成绩 改革了多年来只设置国家课程的现状,首 次设置了部分地方课程 民族传统之一:高度集中、高度统一; 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 与科学的分类对应设置中小学课程, 强调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 我国九年义务

3、教育在课程 与教材方面取得的成绩 选择教材的权力下放到地、县。 制定了小学与初级中学不同层次的培 养目标; 允许地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 程进行适当调整;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劳动态度与技能, 动手能力,搜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创新精神,自主创造能力、美的感受 课程、教材、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的准确性方面 课程目标 校长、教师认为 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 基础知识与技能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信念 动手能力 公德 美的感受与技能 自主创造 搜集利用信息 健康 劳动态度与技能 74 62 46

4、33 1917 17 3 3 3 15 2 1 12 11 8 3 4 4 3 教师(%)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 成正比;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 成正比;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的发展 出现较大反差; 学生知识的增长与学习能力 的发展不成正比;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学生学习态度扭曲 学生智力的发展与心理、人格 的发展出现较大反差;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小学二年级数学)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种 成6行,每行3棵,该怎样种? 2.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目标要

5、求过高,教材偏难 (小学二年级数学)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种 成6行,每行3棵,该怎样种? (小学六年级数学)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 完成,做了两天后,任务又增加了60个,这样 工效需提高15%才能按期完成任务。问原计划加 工零件多少个?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试题 1 1999年5月1日有 个 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昆明世博会 开园典礼。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题 1 1999年5月1日有 个 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昆明世博会 开园典礼。 试题题 2 1999

6、年10月1日北京 万军 民参加了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大会。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题 3 在大观园中贾母的丫环是 ,宝玉的丫环 是 ,最 富反抗精 神的丫环是 。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内容偏多,教学时间不够 课程门类多; 课程内容多; 作业多。 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 偏少偏少适当适当偏多偏多 校长校长教师教师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学生课外作业量超过课程方案 的规定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高年级 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初中生不得超过2小时。 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

7、生一天课间中 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市初三学生这一 比例高达83%。 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学生基本没有户外活动时间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玩耍 是儿童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 加拿大:每天都是儿童节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 椐哈尔滨市2001年调查,高中 学生的近视率为78%,高中三年级学 生的近视率为90%。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8、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9、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随年级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 兼: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 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主要是外在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 来自对数学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这是目前我 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 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4. 教与学的方式 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学科知识,布置 的作业主要是课本上的书面习题; 4. 教与学的方式 教学以学生被动接

10、受为主要特征 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学科知识,布置 的作业主要是课本上的书面习题; 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真实理解发表意 见的机会。 4. 教与学的方式 相关分析 相关 系数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5. 教师行为方面 0.3 相关分析 相关 系数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 5. 教师行为方面 0.3 0.23 相关分析 相关 系数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 5. 教师行为方面 0.3 0.23 存在的问题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11、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6. 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缺乏实践性考试 6. 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缺乏实践性考试 当众公布分数并排出名次 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缺乏实践性考试 当众公布分数并排出名次 考试成为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 6.考试现状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 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

12、中学生的这 一比例已达75%。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排名次的做法,70%的考 试结果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 “不是哪几个人要改革,不 是哪个部门要改革,而是我们的 国家需要改革,基础教育不改革 不行了。”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90年代

13、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 19891991年联合国IAEP测试获得第一名; 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与足球 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学习勤奋,解题能力强,应试能力强; 二

14、、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学习勤奋,解题能力,应试能力强;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课程内容偏多、偏旧、偏繁, 要求偏高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问题 国务院文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1)课程内容偏多、偏旧、偏繁, 要求偏高 课程内容陈旧 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体系。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问题 国务院文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统计 80的内容是传统计算与四则应用题; 15的内容是几何,主要是计算周长、面积 与体积; 5的内容是统计,主要是计算。 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 (2)不讲知识的发生过程; 中小学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