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88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80 大小:1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0页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0页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0页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0页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自然地理第七章讲解(2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近海 第一节 我国海域环境 第二节 我国海洋资源 第三节 我国海岸与主要岛屿 第一节 我国海域环境 n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海洋稳定着地球 环境,原因在于海洋水的吸纳与沉积作用 和海洋水的运动。海平面变化是全球变化 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的海平面变化将给 人类造成重大损失。 距今约32亿年前,在原始海洋里, 已经出现了细菌和简单藻类的单细 胞生物。如至今还广泛生活的蓝藻 ,仍然保留着当初那种原核生物状 态。 蓝藻的出现,几乎是一件和生命出 现同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居然能 够吸收阳光,利用太阳能把溶解在 海水里的化学物质变成食物。换句 话说,蓝藻的细胞里含有叶绿素,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

2、成蛋白质, 放出氧气。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氧气 ,地面上形成臭氧层,减弱了日光 中紫外线对生物的威胁力,使水生 生物有可能发展到陆地上来,也为 低等动物的兴起提供了食物。 在距今4.33.45亿年期间,地壳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海面缩小 ,陆地广泛出现,气候变得干燥炎热。 在海水退潮、涨潮的过程中;一部分藻类慢慢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 铜匈在泥沼上,没有根,茎直立。没有叶子,叫光蕨。就是它们和陆 上的狂风、干旱做斗争,顽强的适应,终于给大地披上了第一次绿装 。以光蕨为先驱的裸蕨类成功地登上了陆地之后,蕨类植物大繁荣的 序幕拉开了。 这个时期,水族里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件;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3、海域 ,至今还生活着一种身体半透明的小动物,因为它首先在我国文昌县 发现,所以叫文昌鱼。达尔文曾把这称为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 提供了揭示脊椎动物的钥匙。在文昌鱼的基础上进化,发展出现了 鱼类 在距今2.71.35亿年间,生物界进化 的主要场所,由水域转移到了陆地。 陆地上的蕨类森林,渐渐地由苏铁、 银杏、水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所代替 。辽阔的大地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 森林。但那时既没有鸟语,也没有花 香,大地显得单调而幽静,只有行动 呆板的两栖类动物在丛林沼泽中缓缓 游荡,偶能看到1米左右的大蜻蜓飞 过。这时,由两栖类进化成的爬行动 物出现了。从化石上看这一阶段是恐 龙的时代。 恐龙在地球上至少

4、生存了1亿6千万年 ,一度成为统治地球的主人。根据不 完全统计,已经被科学家命名的恐龙 至少有650种。这些恐龙大小不一, 干奇百怪,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构 成了奇异的恐龙称霸的世界。 到距今700万年左右,哺乳 类进入了极盛时期。大地几 乎象现在一样的丰富多彩了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一 派莺歌燕舞景象。哺乳动物 占据了地球每个角落:高山 上的羚羊,草原上的牛、羊 ,原野上的骏马,空中的蝙 蝠,地下的鼹鼠以及重新返 回海洋的鲸、海脉和海豹等 等。 海洋浮游生物 太平洋亚北极带、西中带典型 的浮游生物组合 潮间带上的海藻 盐 蒿 棘皮动物海星 节肢动物-海南三强蟹 软体动物海兔 腔肠动物水母

5、海洋中的哺乳动物 海牛 海象 北海狮 海 豹 海 狮 海 狗 儒艮 海 獭 虎 鲸 座头鲸 在地质史上,它比大西洋 的资格还老。大约在 6500万年以前,古地中海 是一个辽阔的特提斯海。 它的范围很大,向东穿过 喜马拉雅山,直通古太平 洋。那时,它仅次于太平 洋,大西洋还没形成呢! 后来,北面的欧亚板块与 南方的印度板块漂移并靠 近,撞在了一起,挤出一 个喜马拉雅山,特提斯海 从此便退缩成现在的地中 海。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 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 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 度洋的附属海。 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 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 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 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 的,给

6、人们的印象太深刻 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 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 是蓝绿色的。 大西洋西部的一个边缘 海。西部和南部与中美 洲及南美洲相邻 。 加勒比海东西长约 2735公里,南北宽在 805-1287公里之间, 总面积为2754万平 方公里,容积为686万 立方公里,平均水深为 2491米。现在所知的 最大水深为7100米, 位于开曼海沟。 海被分为四类,海盆地的成因则更为复 杂一些。 1. 内海,也称“地中海”。它四周被陆包裹 ,仅有一个或几个海峡与大洋或与邻海沟 通,如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以及红 海、里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红海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2.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

7、或岛弧 与大洋或与邻海相隔,但直接受到洋流、 潮汐传播的影响。边缘海都连列在西北太 平洋一侧,如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3.外海。它虽位于大陆边缘,但与大洋有 广阔的联系,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4.岛间海,指大洋中被一系列岛屿环绕的 水域。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n中国海的范围和面积 广大而辽阔,就整个海 域自然地理分布范围而 言跨度约38个纬度,东 西跨度约24个经度。总 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其中有5000多个岛屿 分布其中。 n在地理位置上,我国 近海介于亚欧大陆和太 平洋之间,海域由北向 南呈弧形分布 第一节 我国海域环境 一海域的划分 1 海区

8、分界线 根据地形和水文特征的不同,通常将中 国的近海分为5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台湾以北太平洋海区 一海域的划分 1 海区分界线 n渤海黄海: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半岛北 端的蓬莱角 n黄海东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朝鲜 半岛南端的济州岛 n东海南海:福建东山岛台湾浅滩台 湾南部鹅銮鼻 一海域的划分 2 五大海区 (1)渤海-古“沧海” 范围与面积: n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 三省一市之间。具体位置在北纬3707- 410、东经11735-12110。 n 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m 渤海 渤海 面积:80000平 方公里 2 五大海区 (1)渤海-古“沧海” 构成 n

9、北部的辽东湾 n西部的渤海湾 n南部的莱州湾 n东部的渤海海峡 n中部的中央盆地 -海底地势由边缘的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倾斜 ,在渤海海峡北部的老铁山水道附近,水深达到 最大值(h=80m) 2 五大海区 (1)渤海-古“沧海” 特点 n三面被陆地包围的近封闭的浅海 n水温性质深受大陆影响,表现为水温较 低、盐度小、含沙量大,冬季有封冰现象 出现 2 五大海区 (2)黄海 范围与面积: n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 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具体位置在 北纬3140-3950、东经11920- 12650。 n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m 黄海 面积: 380000 平方公里

10、2 五大海区 (2)黄海 构成 有山东成山角和朝鲜的长山串为界, n北黄海:大陆性强(低温、低盐、高含 沙),平均水深38m n南黄海:大陆向相对较弱,平均水深 46m(最深处在济州岛以北,h=140m) 2 五大海区 (2)黄海 特点: n受淮河、古黄河等大陆河流的影响,海 水低温、低盐、高含沙,呈浅黄色,故称 为黄海 n海底地势开阔平缓,地势向东南微倾 -黄海为半封闭的浅海,水文特征受大陆 影响强烈 2 五大海区 (3)东海 范围与面积: n东海北连黄海,东到琉球群岛,西接我 国大陆,南临南海。具体位置在北纬 2340-3310、东经11711-131。 n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

11、0米左右 东 海 面积:770000 平方公里 n东北部-通 过对马海峡进 入日本海 n南部-通过 台湾海峡进入 南海 n东部-通过 琉球水道进入 太平洋 2 五大海区 (3)东海 构成 以台湾岛和五岛列岛为界 n西北大陆架部分,平均 水深349m,由海岸向东南 微倾 n东南大陆坡和海槽,最 深点位2719m 特点-大陆边缘海,受大 陆影响较小 2 五大海区 (4)南海 范围与面积: n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 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 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 加里曼丹岛。 n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边缘海 ,平均水深1212m 面积:350000平

12、方 公里 2 五大海区 (4)南海 海底地势 -由周边向中心有较大坡降的菱形海盆, 周边为大陆架区,中央有海沟、海槽的盆 地,最深处为5377m 特点 地处热带,水温高、含盐量大 2 五大海区 (5)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 范围 n南界为琉球劝导的先岛群岛,北界为巴士海峡 特点 n其东侧为狭窄的大陆架,大陆架外侧为大陆坡 、海槽和海沟 n处于太平洋构造活动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 繁 n深受黑潮暖流的影响,海水高温、高盐 台湾岛以东海 区处于菲律宾海盆 西北部 二 海底地貌 根据大量的海深测量资料, 人们已清楚知道,海底的基 本轮廓是这样的:沿岸陆地 ,从海岸向外延伸,是坡度 不大、比较平坦的海底

13、,这 个地带称“大陆架”; 再向外是相当陡峭的斜坡, 急剧向下直到3000米深,这 个斜坡叫“大陆坡”; 从大陆坡往下便是广阔的大 洋底部了。 整个海洋面积中,大陆架和 大陆坡占20左右,大洋底 占80左右。假使我们把海 洋底部的轮廓,画成 个示意 剖面图,就有点像个水盆的 样子。 二 海底地貌 n渤海、黄海、东海海盆处于亚欧大陆和 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大陆 、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些 板块的活动建构了我国海域的地质格局。 n在此基础之上,环海的陆上河流又将丰 富的物质输送入海,沉积到海底,在一定 基础上改造了海底形态 二 海底地貌 1 我国海底地势总规律 -由西北向东南

14、逐渐加深,以海南岛南侧- 台湾岛-五岛列岛为界,此先西北为平缓的 大陆架区,此线以东南部分为陡峭的大陆 坡、海槽、海沟和深海盆地及岛弧大陆架 图1 中国海及邻域海底地形图 二 海底地貌 2 大陆架 (1)定义 n地理学: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它的范围 自海岸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 著增加的陆架坡折处为止。 n国际海洋法: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 依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 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 基线量起,距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 ,则扩展到200海里。 2 大陆架 (2)地形特征 n地形平坦,向外海微微倾斜,平均坡度 为007

15、,最大坡度不超过1-2 n宽度各地不等,平均宽度为70km 2 大陆架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特点 大陆架面积广大 我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 的大陆架之一: n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 n东海有2/3位于大陆架上 n南海大陆架面积占总面积的1/2 2 大陆架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特点 我国大陆架宽广、坡缓、水浅 n宽广:中国近海为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 架之一,整个大陆架的平均宽度大于 100km,东海大陆架宽度在240-650km, 是亚洲最宽广的大陆架 n坡缓:一般1的坡度冲向冲绳海槽,海槽又 以极陡的坡度过渡到琉球群岛,然后又以 10-13的坡度深入6000多米深的琉球海 沟 4 岛弧、海盆和海沟 (1)岛弧 在大陆坡外缘常有一些延长1000多km的 岛屿,略向海洋方向突出,呈弧形分布, 称为岛弧 4 岛弧、海盆和海沟 (2)海盆(边缘海盆地) -在岛弧和大陆之间,或岛弧与岛弧之间 的深海盆地 n我国海盆主要集中在南海中部(南海中 央盆地),常1500km,最宽处820km,中 部水深4000-4300米 n活动的海盆,成为海槽,如冲绳海槽, 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