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758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出师表》名句默写 练习(答案不完整).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名句默写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 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两句意思一致。 2、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_, _,_。 4、在前一段时间,你们班上课纪律很乱,学习成绩很差,你 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长,对于新上任的你,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这就是:_,_。 5、作者的志趣是(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_,_。 6、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_, _。 7、出师的战略目标(诸葛亮的政治愿望)是:_, _,_,_。 8、作者的感情可用六个字概括为:_ _ 9、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

2、为国效 力原因的语句是:_,_。 10、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 话来说就是:_,_,_, _。 11、出师表中的对偶句是:_,_ 12、出师表中,诸葛亮用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 “_,_”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 13、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 _,_,_。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_,_。 14、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建议的句子是: _,_,_,_,_, _。 15、表文结尾,明确各方责任,对后主谆谆告诫的句子是: _,_,_,_。 1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_ 17、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 _,_,_,_

3、1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 _,_,_,_,_。 19、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 _,_;_,_,_。 2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 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_,_,_, _。参考答案(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

4、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

5、,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