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40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倩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 问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海禁政策的影响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主要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国内市场狭 小、缺乏资本和自由劳动力等 前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巩固封建统治 后期: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的重要原因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国家的侵略 消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后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辛

2、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抗战前夕抗战前夕(19271936)(19271936) 国民党统治后期国民党统治后期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在沿海地区出现;在沿海地区出现; 初步的发展;初步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发展;短暂的发展; 陷入困境;陷入困境; 和平赎买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目标: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 颜。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 家还。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 甜。 你

3、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 引自黄梅戏天仙配 请根据下列图画和材料,指出其所反映的经济形态、基本特点?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我叫张三,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 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 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 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 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 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 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 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 二,李二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 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 几件洋布

4、衣服。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 布、洋棉“其质既美、其 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 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 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 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上海口岸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 洋货得以倾销的原因有哪些? 机器生产,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控制中国海关;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获得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的特权。 一部分棉纺织业 手工者破产失业 棉布生产者 棉布消费者 一部分棉纺织业 手工者继续参与 竞争 降低成本 买洋纱织布 打破了自给 打破了自足 中国手工棉纺织

5、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提高效率 (机器) 手工工场转变为 近代工业企业 外国资 本主义 的入侵 中国自然 经济的逐 步解体 农民 和手工 业者破 产,成 为自由 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 化程度发展 ,为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 了商品市场 和资金 民族资本 主义兴起 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 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 。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 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 的百分比为 13.5%,第二 年即升至 21%。 还是洋 人会挣 钱啊! 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 政局 李鸿章创办轮船 招商局 张之洞开办

6、的汉阳铁 厂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炼 钢厂 好高的利润, 比经商强!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明 清 时 期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前后 资本 主义 萌芽 外商企 业的刺激 诱导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鸦片战争后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否 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 ,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 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因此,它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 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 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没有列 强侵略中国照样会

7、产生资本主义” 共同探究 参考内容: 同意是的: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欧风美 雨”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 ,阻断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扩大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机器工厂制生产),无论机器还是工厂制,无论直接还 是间接,最先都是移植于外国先进文明,远远超出中国 传统经济、生产力基础。 反对是的:中国资本主义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它产 生于明朝中期,到鸦片战争前,工场手工业已发展到相 当规模。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与阻断,中国自身发展 的经济规律必将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形

8、成。 发昌机器厂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陈启源 方举赞、孙英德 时间: 地点: 途径: 代表: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 办商人华侨投资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 近代企业 概况: 投资资本额; 主要分布的部门 洋务派官办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是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它最初只是由铁 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 200元左右,工人四五个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 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 造了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

9、 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72年陈启源回国,次年创办一 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 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 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以后, 南海县最早的一批近代产业工人也随 着诞生了。 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第一个高潮; 1 1、时间:、时间: 2 2、原因原因: 3 3、概况概况: 4 4、特点特点: 5 5、影响影响: 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 新增资本和厂矿数、 著名的实业家和企业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原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原因: 1 1)甲午战争后,)

10、甲午战争后,列强列强侵略的加剧,侵略的加剧, 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 2)为挽救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许多爱国人士 提出提出“ “设厂自救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实业救国” ”; 3 3)清政府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 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时间 新设厂新设厂 矿总数矿总数 投资总额投资总额 (万元)(万元) 平均每平均每 年新设年新设 厂矿数厂矿数 每年投资额每年投资额 (万元)(万元) 1919世纪世纪 7070年代年代 甲午战甲午战 争前争前 5050个个470470 2 2 2020 1895

11、1895 19131913 549549个个1202.951202.9530-3130-3163.3163.31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 张謇 江苏南通人,是近代著 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 人物。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 中了状元,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 ,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 遂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先后建成 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 、冶铁、轮船等企业,建成了大 生纱厂资本集团。张謇是“实业救 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因而 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毛泽东说过:谈到中国民族工业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周学熙:我国清 末民初杰出的民族 资本家,创办了华

12、新纺织公司、中国 实业银行等企业。 在当时,他与江苏 南通著名实业家张 謇齐名,时称“南张 北周”。 周 学 熙 荣家兄弟:是中国最大 的民族资本家。以创办茂 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 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 享有 “面粉大王”及“纺织 大王”的美称。他俩除在 兴办实业方面驰誉中外以 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 教育等事业的发 展方面, 也有很大的贡献。荣毅仁 和荣智健 荣宗敬 荣德生 创办创办 人地址企业业 张謇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荣宗敬 荣德生 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著名实业家和企业 纺织业 面粉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

13、展的高潮) 特点: 沿海多、内地少 轻工多、重工少 近代民族工业在国 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 重 在抗日战争以前,近 代工业大约占10%左右, 农业和手工业大约占 90%左右。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和20世 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多、重工少 特点: 比重小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民族工 业的其他特点? 材料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 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百余家,其中资本万元 以上的50余家,资本总共不过五六百万。 189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以上的制造业 ,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 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 材料2:18951

14、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 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 中80%属于轻工业。 资金少、规模小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材料3: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 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 工人,专为美商的“船坞”加工、制造船舶 零配件;70年代,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 动机系英国造。 材料4:祝大春办公益纱厂,“为营业起 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 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技术力量薄弱 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 材料5:洋商见我工商业竞用新法,百计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 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 者。 材料6(中国商人)茶叶

15、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 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 到50。 材料7 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房,京城官员 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 他捐献,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 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经督察院奏准,令 撤去”,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外国资本主义阻挠民族工业 封建势力压制民族工业 共同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 (1)分布不均匀: 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内地较少 (2)行业不全面: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3)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5)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又 对二者依赖。 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