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2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研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学研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学研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学研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学研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研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讨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大气环境 思考P43的活动 大气分 层层 平均高 度 气温 变变化 原因气流运 动动特 征 天气状 况 对对流 层层 平流 层层 高层层 大气 12km 50km 递减 递增 先减 后增 地面 辐射 紫外 线 对流 平流 复杂 多变 晴朗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太阳辐射主要波长范围?分哪几个部分? 太阳辐射能如何分布? 2、太阳辐射各种波长的光如何被削弱的?有 哪些削弱作用?什么特点? 3、天空为什么呈现出蔚蓝色? 吸收作用 地 面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 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思考:1、

2、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 可见 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 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特点: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小结 flash 演示 作用 形式 参与作用的 大气成分 波长长范围围作用特点 吸收 反射 散射 臭氧(平流层 ) 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

3、白色 空气分子 、 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概念: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太 阳 辐 射 大气削弱 地 面 吸 收 短 波 辐 射 长 波 辐 射 A A1 A2 A B B1 B2 C C1 C2 读左图,回答问题: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具体 表现为( )、( )、 ( ), A2更小的原因 是( )。

4、3、C1表示( ),C1A2说明了( )。 4 、B1称为( ),有霜的夜晚B1( )。 A B、C 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 散射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小 思考P45活动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大气上界 地 球 赤道 下垫面因素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 B A C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高气压

5、低气压 B A C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市区 郊区郊区 AA BB (百帕 ) 1000 1005 1010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 2.地转偏向力 (百帕 )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6、)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北半球高空) 3.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百帕 )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风向 地面摩擦力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影响因素: 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 1、大气是在 均匀的地球表 面运动 2、且不受地 转偏向力 大气运动状 况是怎样的? 第一步假设: 1、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 2、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第二步假设: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 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多 , 温度高,空气膨胀

7、上 升(多云雨)在高空 形成高压,近地面形 成低压(赤道低气压 带)。 两极地区太阳辐射少 ,温度低,空气收缩 下沉,高空形成低压 ,近地面形成高压( 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 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由高压 流向低压。在高空由赤道 上空流向高纬,但由于地 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渐偏 转,北半球右偏,到北纬 30度附近,偏转为西风, 不能再继续北流,在北纬 30度上空堆积下沉,致使 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 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和极地高压带流向两侧,其中由 副高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北风右 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补充了赤道流走的气流,这样在赤道和副热 带之间便

8、形成了低纬环流圈。 由副高流向高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南风 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由极地高压向低纬流的 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北风右偏成东北风,称 为极地东风。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 形成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使近地 面出现低气压,即副极地低气压带。 在近地面由副高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向右偏向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爬到高空的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向南的一支到北纬30度 附近下沉,从而在副热带和副极地之间形成了中纬环流 圈,流向高纬的一支在极地上空下沉,补充了极地流走 的气流,从而在副极地和极地之间形成

9、了高纬环流圈。 1、副热带高压和极地 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 的成因有何不同? 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 是 热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 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 的。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 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风 带:南左北右,无信西东 1、随 移动而移动。 2、从冬至到夏至向 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向 移动。 太阳直射点 北南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压带分布成因气流活 动动 对对气候 影响 赤道低 压带压带 副热带热带 高压带压带 副极地 低压带压带 极地高 压带压带 风带风带分布风风向对对气候 影响 北半球南

10、半球 低纬纬信 风带风带 中纬纬西 风带风带 极地东东 风带风带 (一)大气活动中心 陆 地:吸 热 快,放 热 快 (升 温 快, 降 温 快) 海 洋:吸 热 慢,放 热慢 (升 温 慢,降 温 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因 一 月 份 海 平 面 等 压 线 分 布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低压带 DD D G G G D D G GG 陆地(冷)海洋(热) 亚洲高压(蒙 古西伯利亚高 压) 阿留申低压 七 月 份 海 平 面 等 压 线 分 布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低压带 亚洲(印度)低压 陆地(热)海洋(冷) DG G G G D G G G

11、 夏威夷高压 G 亚 洲 高 压 东 南 北 西 西 北 季 风 东 亚 冬 季(一 月 份) (二)季风环流 0 G 亚 洲 高 压 D 东 北 季 风 西 北 季 风 东南 北 西 南亚 冬季(一月份) D 亚 洲 低 压 东 北 南 西 东 亚 夏 季(七 月 份) 东 南 季 风 0 D 亚 洲 低 压 G 西 南 季 风 东 南 季 风 东南 北 西 南 亚 夏 季(七 月 份) end 东 亚 季 风南 亚 季 风 原 因 风向 原 因 风 向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 夏 西 北 风 东 南 风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冬 夏 东 北 风 西 南 风 四、常见

12、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 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 团空气。 根据温度的差异,气团可分为冷气团与暖气团 冷、暖气团交界面称为锋面。 冷锋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 向移动形成的锋.冷气团在运动过 程中是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的过程中,随高度的增 加,逐渐产生水汽过饱和现象,以致产 生阴雨天气 冷锋的雨区在锋后 暖锋 冷气团 暖锋 暖气团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 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 气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的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概念 天 气 过境前过境

13、时过境后 影响我国的 天气情况 读图判断 依 据 冷气团主 动移向暖 气团,形 成冷锋, 分为慢行 冷锋和快 行冷锋 受暖气团 控制,天 气晴朗、 温暖 阴天、 下雨、 刮风、 降温等 天气现 象 气压升高 ,气温和 湿度骤降 ,天气转 晴 我国北方夏 季的暴雨大 多数是由冷 锋形成的锋 面雨,我国 冬天爆发的 寒潮为冷锋 南下 冷气团的 箭头向前 ,锋面坡 度陡、或 锋线标有 三角形符 号 暖气团主动 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 受冷气团 控制,天 气晴朗、 寒冷 云层增 厚,多 形成连 续性降 水 受暖气团 控制,气 温升高, 气压降低 ,雨过天 晴 冷气团沿 斜面后退 ,锋面平 缓,暖气 团

14、上升或 锋线标有 半圆形符 号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v2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气压气流 近地面水平 气流运行 垂直气 流运行 天气特点 高 压 低 压 反气旋 气 旋 北半球 辐 合 下沉 上升 晴朗 阴雨 南半球 辐 散 北半球 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气旋的气流运动形式 反气旋的气流运动形式 气旋与反气旋气流运动的差异 锋面气旋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 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此图中,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 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 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日期 气温气压压 (百 帕) 天气现现象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月1日2028121002.5天气晴朗,12级级偏北风风 1月3日91721005中雪,68级级偏北风风 1月5日71301008阴转转晴,23级级偏北风风 (4)上表中反映的气象灾害是_。 (5)从上表中可知,锋锋面过过境的日期是( ) A、1月1日以前 B、1月3日 C、1月5日 D、1月5日以后 (1)按性质分,甲为_锋,乙为_锋。A、B、C、D四地,受暖 气团控制的是_。 (2)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