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高考研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22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36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高考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高考研讨.(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理综化学试题解读暨二轮安徽理综化学试题解读暨二轮 备考探讨备考探讨 2 提 纲纲 第一部分: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启示第一部分: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启示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高考试题作为复习的重要资源高考试题作为复习的重要资源 第三部分:高效使用第三部分:高效使用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高考二轮复习建议和案例展示高考二轮复习建议和案例展示 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特点 4 离子和分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 方程式书写及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平衡及 常数、元素周期律、定量实验仪器识别及 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电化 学、含苯环的有机物转

2、化、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因素 特点一:主干知识高频率 2009-20132009-2013安徽安徽化学高考题核心化学高考题核心考点对比考点对比 题 号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7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材料技术化学与材料技术 8有机官能团实验仪器及操作离子共存粒子共存气体制取综合 9 实验仪器及操 作粒子共存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粒子共存 10粒子共存化学平衡 元素化合物及基本实 验操作 元素化合物及基本 实验操作原电池 11化学平衡电化学 化学中规律的正确应 用电化学综合化学平衡 12电化学金属防腐电化学 电离及离子浓度比 较 化学原理和实验综 合 13 电离

3、及离子浓 度比较 电离及离子浓度 比较 滴定曲线及离子浓度 比较 定量分析和溶度积 的应用 电离及离子浓度比 较 25 元素推断、物 质结构 元素推断、物质 结构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元素推断、物质结 构 元素推断、物质结 构 26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路线 27无机流程无机工艺流程无机工艺流程 定量实验与元素化 合物结合无机工艺流程 28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6 特点二:常规试题常考常新 如:离子、分子共存(四年都涉及分子 )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动态过程)(2009- 13,2011-13,2012-12)(考查思维的连续性) 仪

4、器辨识新型活塞的滴定管(2010年-8 ) 元素化合物图像(2010-12,2012-13、 2013-8)、表格(2011-10、2012-10、) 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氧化还原法滴 定(2012-27) 创新精彩纷呈 (2012-8)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 量共存的一组组是 AK+、Ca2+、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 难难度系数:0.42 (2013-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组是 A银银氨溶液: Na+、K+、NO3-、NH3H2

5、O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氢氧化铁铁胶体: H+、K+、S2-、Br- D高锰锰酸钾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难难度系数为为0.53 9 一流的素材资源占有率高 石墨烯、亚氨基锂(Li2NH)、火箭推进剂N(NO2)3、固体燃料电 池、水电池、热激活电池、新型药物中间体合成 、新型固化剂 一流的理念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化学服务社会 绿色环保:汽车尾气处理、低温脱硝技术、废水处理【 Fenton法处理含p-CP (对氯苯酚)的工业废水、含氮污染 地下水中处理】、绿色化学理念制取Cu2O、绿色储氢方 法、燃煤烟气中的硫回收 变废为宝:含Cr2O72-

6、转化为磁性材料Cr0.5Fe1.5FeO4、锂电 池正极材料回收、含Cr2O72-电镀液转化为铬黄(PbCrO4 )、粗MnO2的提纯、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稀土元 素Ce回收 特点三:情境新 理念新 创设新情境,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 试题在素材的选取、情境的创设和设问方式 上,尽可能密切联系实际,贴近与化学有关 的科技新发现、新进展,落实“从生活走进 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 ,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新课程理念,渗 透STSE思想,保证了试题的新颖性。 28(14分). 以运用草酸还原法处理工 业废水中有毒离子 Cr2O72创设探究过程的 问题为情境,具体以探究 影响化学

7、反应速率的因素 为知识载体,探究pH和 草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 影响,要求考生运用控制 变量的思想进行实验设计 ,探究铁明矾中起催化作 用的成分。考查考生运用 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的 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分析、解释和科学举 证能力答案具有一定的开 放性 2013年 28(13分). 以工业碳酸盐溶液法回收废 铅酸电池中铅膏为载体,设 置了包含沉淀转化、平衡常 数、平衡移动以及定性和定 量手段确定混合物成分为考 查主题的探究实验过程。试 题融合度较高,知识容量较 大,最后一问的开放性高, 适宜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思 维能力。第一次从定性 到定量两个角度提出确定物 质成分的思维程序。更符合

8、实际的科研过程。把高考试 题从虚拟引领到实际。这点 对我们命题和选题的指导意 义深刻。但从试题的探究性 角度来看,略显单薄。 2012年 28(13分). 以Fe粉和KNO3溶液反 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 ,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 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 响。通过新颖的双纵坐 标的实验曲线图向考生 提供解题信息;具体以 探究脱氮原理为知识载 体,要求考生运用控制 变量的思想进行实验设 计,以探究溶液的pH 和其他因素对脱氮速率 的影响。第一次以 完整的科学探究的程序 设置化学探究过程,包 括前期实验原料处理、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 案, 验证假设。 2011年 一流的素材 一流的理念 11 凸显“以能力

9、测试为主导”,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 素养。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对实验现象、图形、模型、图表的观察,以及试题提供的各种信 息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 ,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工艺流程、有机推断等非选题为主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四年的试题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有:一道选择 题、一道实验探究题且在第27题中都有一题实验小题 特点四:注重能力考查 12 设计方案 预测现象 本题以工业蚀刻银为背景材料,通过完整的科学探究的程序设 置化学探究过程,要求考生运用控制变量的

10、思想进行实验设计 ,以探究刻蚀银过程中氧化还原发生的原因。其中题干中包括 提出假设、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思考与交 流。体现了考试说明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 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化学实验和探 究能力”的要求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 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 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先用0.1mol 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 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为防止空气 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

11、中通入 (写化学式)。 (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 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 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该反 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 的原因是 。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 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溶液的pH; 假设二: ; 假设三: ;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 论。 (已知:溶液中的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20112011年安徽理综年安徽理综-28-28题题 其中控制变

12、量的思想是设计实验的核心。 必须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 液,对中学生而言至少要取两组进行对比 实验;要分别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 不相同,并通入N2;分别向溶液中加入 过量的等质量的Fe粉;测定相同反应时 间时各溶液中NO3-的浓度。若pH不同的 溶液中NO3-浓度不同,表明KNO3溶液的 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 响。显然,这是该实验的最佳设计 方案。 14 特点五:知识整合及考点融合 离子和分子共存,有机和无机融合 性质质、实验实验 整合,操作、探究并存 选择题:每年第7题 和离子、分子共存 非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工 艺流程、有机推断等为主.(其中2012 、20

13、13年试题的融合性更突出) 15 2010-27题的工艺流程第(1)小题 2010-28题:该实验题以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第 三章第二节(醛)实验3-5银镜反应为支点,融合了必 修1关于铁的化合物性质中Fe3+的探究性实验。 2011-28题:该实验命题基础来自于原理(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2-2和 科学探究。其中离子测定的方法来自 原理(鲁科 版)第二章第三节P56拓展视野 2012-27该实验命题基础来自原理(鲁科版)P102 二、离子反应的应用(物质检验和含量测定)。 2013-28题:该实验命题基础来自于原理(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

14、2-2和 科学探究。 本题第(1)题中:正极材料中的铝与NaOH反应,生成 NaAlO2,通入过量的CO2,则生成Al(OH)3沉淀。此法来源于 必修二(人教)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 源)课后习题第6题第(2)问:通人过量二氧化碳使(1)所得溶液( 指NaAlO2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铝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利用利用实验实验实验实验 【2-22-2】H H 2 2C C2 2 OO 4 4 还还还还原原KMnOKMnO 4 4 为载为载为载为载 体体结结结结合合【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催化中催化剂剂剂剂 对对对对反

15、反应应应应速率影响速率影响实验为实验为实验为实验为 基基础进础进础进础进 行命行命 题题题题 特点六:源于教材及教材知识拓展 教材才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2013年安徽28 2020 这是最好的 例证! 18 第二部分 高考试题作为复习的重要资源 19 高考试题特征概述 一个需要选拔性考试。 两个关注关注现行教材、关注新课标教材。 三个回归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实际。 四个原则科学性、探究性、拓展性、综合性。 五个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能力、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计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0 1.体现原创性和公平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陌生度高新情境、新背景 综合性强多个知识点、多种能力 超出常规思维敏捷 一、高考试题的一般特点 21 2. 凸显学科内综合性 兼顾必修和选修 由于试题少,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大导致试题综合 性较强。 (2013年安徽-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 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 HCHO+O2 催化剂 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HCHO分子中既含键又含键 D每生成1.8g H2O消耗2.24L O2 22 3. 重视化学用语的识别和表达 所涉及的化学用语: 元素周期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